父親參加開國大典閱兵,84年我成首批受閱女兵,至今踐行閱兵精神


#自拍我的故事# 我叫莊豔,是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中西醫結合科護士長。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閱兵式和群眾遊行。在35年前的1984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35週年慶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首支女兵方隊胳膊上戴著紅十字袖標,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颯爽英姿地走過天安門。當時21歲的我,有幸參與並見證了這場盛大的閱兵儀式。

35年時間轉瞬即逝,但那時的高光時刻卻一直不曾忘懷。

我的父親名叫莊林發,也是一名軍人。他1945年入伍,曾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也經歷其中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等。1949年,他還參加了開國大典閱兵式,之後又連續參加過4次閱兵。年幼時,每每聽到父親回憶起當年的往事,那種對軍人的崇敬、對軍隊的嚮往便油然而生。

戰爭時期,無數熱血男兒為了國家和人民解放踴躍參軍,征戰沙場。當年,父親送別自己的哥哥參軍入伍。之後於1945年,他也報名參軍。而這一別,分赴戰場的兩兄弟便生死兩茫茫,從此失去聯繫。1948年淮海戰役爆發,而就在這場關於解放中國的關鍵戰役中,離別3年多的兄弟倆竟然在戰場上相逢。

這張是當年父親授銜時的照片。我出生在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長在部隊大院,每天早晚聽著軍號起床、入睡。印象中,父親是一名樂觀積極、堅韌頑強的軍人。從小聽著父親的故事,雖然有時並不能都明白,但對祖國的熱愛、對軍人的崇敬、對軍旅生活的嚮往像一顆種子,深深紮根在我的心中。


1979年,我16歲參軍入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3年後,通過努力我考入了北京軍區軍醫學校。緊接著1984年1月,我收到了國慶受閱任務,並順利通過了選拔。當時選拔隊員非常嚴格,政治素質、身體素質、還有身高體重等方面要求都非常嚴格。10個月的訓練,我們經歷了春、夏、冬3個季節。儘管嚴寒酷暑、風吹雨淋日曬,但沒有一個人想過退縮,這種磨練不僅提高了身體素質,還培養了我們堅強的意志。

在訓練中,由於表現優異,我被選為基準兵。基準兵屬於框架兵,要作為定位,因此要求更嚴格,當然也要加倍付出努力。訓練中的辛苦,最多體現在鞋上。走隊列時穿的是皮鞋,大家都非常用力,一雙鞋腳掌下的鞋底很快就會磨透。修鞋的戰友幫我們在前腳掌下釘上一層牛皮,練壞了之後就再加一層,如此反覆修釘,鞋子的重量也隨之增加。等實在無法修補時就要換新鞋,但新鞋很硬,磨腳,我們的腳跟、腳掌都磨出了血泡。

訓練的機場跑道上,夏天超過50℃,走過去都能感覺到燙腳。頭上太陽暴曬、腳下地面炙烤,不少人都曬脫了皮。在訓練場,每個人都保持著頑強的毅力,相互鼓勵。那個夏天非常炎熱,閱兵村條件很艱苦,我們住在帳篷裡。結束一天的訓練後,大家拖著疲憊的身體,將帳篷掀起來透氣。同時,把排隊領回來的冰塊放在帳篷裡降溫。雖然艱苦,但回憶起參加閱兵集訓的那段生活,所有人都感到畢生難忘。


1985年畢業後,我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在中西醫結合科工作。在這裡一干就是35年,而閱兵精神一直貫穿在我的工作中。

工作中,我不斷地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病人,看到他們承受巨大的痛苦,自己心理上充滿了同情,有時甚至跟著家屬默默流淚。之後逐漸地,我認識到僅僅同情病患並不能減輕他們的痛苦,應該改革創新,將所學知識用於臨床,協助患者做好康復,避免併發症發生,真正造福病患。在臨床中不斷學習,把這些經驗也寫成論文、專輯,傳遞給更多年輕的醫護工作者。

在臨床中,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我進行了一系列改良創新,並申報了三項專利,其中一項已經通過審批。新型的護理工具不僅可以準確測量排出量,還可以防止褥瘡,減輕患者痛苦。


揮汗如雨的訓練,整齊劃一的排面,氣壯山河的口號,至今回憶起來仍令我們熱血澎湃,心潮難平。這是當年國慶大閱兵結束後,所有參與閱兵的官兵們一起拍攝的大合影。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支國慶受閱女兵方隊,400多名女兵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整齊劃一地走過天安門。走出了軍威,走出了國威,走出了我們女兵的芳彩。那一刻,成為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一段記憶,更是我們面對未來風雨不服輸的一種精神!

35年過去了,戰友們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付出,不斷前行。這是閱兵精神的一種延續,能夠參加閱兵是值得銘記一生的回憶,而在工作中克服困難,一如既往做好本職工作才是閱兵精神最好的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