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時遭企業歧視

前幾天,有個話題在微博上很火。

很多學生反映,在應聘過程中,有的企業在招聘問答環節中明確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HR更是表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大多了,甚至覺得其實“非全日制研究室=本科生”。

當然,這些話也引起了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不滿,覺得自己就業被歧視了!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企業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室

一時之間大家熱議不斷,有的說非全日制就是花錢買個文憑而已,但是還有人說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一樣的題型,一樣的分數,一樣的發論文,憑啥你說我其實不過是本科。

其實,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發佈了《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這份通知規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並且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教育部發布文件,其實兩者地位相同

也就是說,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兩類研究生統一考試、統一劃分數線,招考方式正式並軌。唯一的區別就是畢業證書上的學習方式有“非全日制”字樣。

不過即使所有的流程一樣,課程一樣,但兩者還是有細微的差別。比如兩者學費不一樣,非全日制高於全日制,兩者可選的專業也有區別,全日制的選擇更多。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畢業證書上會明明白白標註“非全日制”。

從教育層面來說,這兩者都是具備同樣的效力,但從社會認可度來說,更多人偏向於全日制,認為全日制的含金量比非全日制的高。

你可以說這是偏見,是歧視。但沒辦法,就從現在的社會大環境來說,不是每個人的認知都能做到一樣。

所以才會出現上面提到的在招聘的時候,企業HR說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得不說,這也暴露出一個大家不願承認的社會真相: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這件事情上,我們不能主觀地判斷誰對誰錯,畢竟文件規定和我們現實遭遇總有差別,社會也免不了總會有偏見。

一個企業要招聘,要在幾分鐘內瞭解你,只能通過閱讀簡歷這種方法。換而言之,簡歷上面的學歷、經歷,就是你的敲門磚。不管你有多大能力,多大才華,只有踏進門內,才能被看到。

所以,人生不易,千萬別把學歷當成廢紙。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讀書無用論,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謊言

不知道從何時起,網絡上總是有一種聲音:讀書無用。

當海龜回國,拿著幾千塊工資的時候,有人說讀那麼多書,喝那麼多洋墨水,不照樣幾千塊;

當大學生拿著簡歷跑人才市場的時候,有人說讀書有啥用,畢了業不照樣找不到工作;

當辦公室白領工資趕不上工人的時候,有人說你讀那麼多書,還不如我工地幹一天工資高。

總之,只要你不如他,就會不斷有聲音在提醒你讀書沒用,自然這種讀書無用論的聲音也就愈演愈烈。

當然這種聲音有也影響了不少人的價值觀,他們會覺得讀書無用,甚至編造了段子:

“學渣小王高中畢業後開始下海經商,學霸小張高中畢業後讀了清華,後來小張畢業了到處找工作,到了最後一輪老總親自面試的時候,驚訝的發現老總原來是當時的高中同學小王。”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其實,這種反智段子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概率”。我們必須承認,在沒有學歷的人群中,也不乏各種收入高的職員、老闆,在高學歷中也有很多人潦倒一生,衣食無著。但是,總體平均來看,依舊是學歷高的人群中產生了更多的企業家、大老闆。

不信你看網上流傳已久的互聯網大佬飯局照片,網友在照片上給大佬備註了學歷,幾乎清一水211、985。這些人憑藉自己的豐富的學識、技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財富帝國。

知識改變命運並不是噱頭,學歷仍是高收入的敲門磚,而讀書無用論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謊言。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互聯網大佬們,其實都是學霸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讀書和不讀書,差別究竟在哪裡?

在國慶黃金週的時候,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非常火熱。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小故事,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點就是開國大典,在大典上要第一次升旗我我們的五星紅旗。

黃渤飾演的技術控就是負責做好自動升旗裝置,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天安門廣場上的阻斷球早已經生鏽壞掉了,這也就意味著,國旗沒辦法卡著節奏停到旗杆的頂端。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黃渤飾演的設計師,保證正常升國旗

於是,他們發動群眾尋找一種金屬,用這種金屬鑄造新的阻斷球,從而保證在開國大典上正常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群眾熱情是有的,但是結果卻微乎其微。普通群眾懷著赤誠之心捧來了他們珍視的寶貝,例如長命鎖、黃金、戲曲用刀具、子彈殼等等。這些東西,承載著滿滿的愛意和期許,但實際上此時此刻毫無價值。

關鍵時刻,一名穿著布衫的清華教授拿著一塊實驗樣本,來到了現場。正是這塊樣本石頭,讓五星紅旗正常升起。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會讀書的人,總能在關鍵時刻找到方法,打開破局。而不讀書的人,在面對困難和迷惑時,只能憑藉熱情和蠻勁橫衝直撞,幸運者偶得一條生路,不幸者從此銷聲匿跡。

在工作中又何嘗不是如此,面對同樣繁瑣的表格,愛讀書的人會自發尋找函數公式,快速準確解決各種疑難雜症。而不愛讀書的人,只會用老辦法慢慢攻克表格,平白多了幾倍的工作量。

讀書和不讀書,到底有什麼差別?一言以蔽之,愛讀書的人今天多學一點技能,明天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多學到一點知識,就是給自己的人生多添一條道路。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你可以學歷不高,但不能不讀書

在綜藝節目《演說家》中,網紅考研教師張雪峰不無感慨地說“500強的HR都在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招聘。”

是的,現實就是這樣殘酷,更殘酷的是很多人都是踏入職場後才明白原來學歷真的非常重要,紛紛感慨“悔之晚矣”。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但是,正如奧地利的心理學家維克多·E·弗蘭克爾所說: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人,都還有最後一種自由-選擇態度的自由。

面對因為學歷問題造成的就業市場上的差別待遇,你可以選擇自暴自棄、得過且過,也可以選擇持續讀書,為自己的事業和人生開掛。

雷海為,就是後者。

雷海為是本是杭州市一名普通的外賣小哥,業務愛好就是古詩,13年如一日刻苦讀背。終於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決賽中,外賣小哥雷海為打敗了北大的文學碩士,贏得了冠軍。

一邊是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的雷海為,一邊是北京大學的碩士。兩相交鋒,本是毫無懸念。此時此刻,雷海為卻憑藉海量的知識積累,超越了學歷的門檻,贏取了桂冠。

同樣,在職場上,你可以哀嘆世界500強的企業,因為你的學歷不夠高,永遠關上大門。你更可以選擇,在漫長的歲月裡日拱一卒、持續精進、重換新生。

對不起,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人在職場混,千萬別把學歷不當回事

人在職場混,學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要低學歷禁錮了你的人生。

讀書,就是打破學歷禁錮魔咒的唯一法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