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供電局竟然有個“航空管理中心”?!無人機“觸電”大有可為

無人機作為高科技的產物

其應用範圍很廣

比如無人機航拍

換個角度看我們身邊的城市

是不是有新的發現?

肇庆供电局竟然有个“航空管理中心”?!无人机“触电”大有可为

還有無人機編隊表演

堪比孫悟空的“72變”

每次演出都能經驗全場

肇庆供电局竟然有个“航空管理中心”?!无人机“触电”大有可为

其實,無人機不但好玩

還是供電局巡線工人的好幫手!

肇慶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的工作人員

利用無人機電網巡線

一起來看看他們飛越高山

飛越肇慶的故事:

肇慶供電局輸電管理所機巡作業一班班長陸勇生有著多年的巡線經驗,他說,以前都是人工巡線,一組兩個人,要走到塔位下用望遠鏡查看。這樣檢查的不足之處是缺螺母等微小的問題可能會被忽略,但是這些小缺陷往往會引發大問題。另外,工人們巡線經常要翻山越嶺,效率也比較低,一天最多巡五六座塔。

肇庆供电局竟然有个“航空管理中心”?!无人机“触电”大有可为

如今有了無人機,巡線工人一天可以檢查大約30座塔,效率和缺陷發現率都提高了。

然而,

從人工巡線到無人機巡線,

並不是購買設備就能實現的,

技術和管理層面的出現的問題

才是大BOSS!

從2015年起,陸勇生和同事們就著手進行無人機電網巡線的技術攻關。當時他們使用的無人機精靈2,官方宣傳的圖像傳輸信號距離是800米,但在他們的實際使用環境中,起飛後可靠的圖像傳輸距離只有200米,這就要求操作人到塔位底下起飛,依然需要耗費很多的人力和時間。

肇庆供电局竟然有个“航空管理中心”?!无人机“触电”大有可为

機巡作業一班的陳澤佳介紹,他們通過職創項目研發了定向天線,改良後的圖傳信號理論上可以達到五公里,為了飛行安全,他們把傳輸距離控制在兩公里左右。在沒有遮擋的情況下,巡線工人只要看到塔,就可以讓無人機飛過去巡線,省時又省力。

肇庆供电局竟然有个“航空管理中心”?!无人机“触电”大有可为肇庆供电局竟然有个“航空管理中心”?!无人机“触电”大有可为

無人機巡線的推廣讓人倍感欣喜,但管理問題成為了陸勇生等人的另一道難關。其中,機巡的高效的同時,海量的照片如何歸類存檔就成了大問題。無人機巡線30多座塔,拍的照片超過1000張,人工歸檔需要大量的時間。對此,陸勇生聯繫廠家,研發了分照片的軟件,可以自動把每個部件的照片分別保存到不同的文件夾裡,只需一兩分鐘。

肇庆供电局竟然有个“航空管理中心”?!无人机“触电”大有可为

經過不懈的努力,2016年11月10日,國內首個地市供電局“航空管理中心”正式在肇慶供電局掛牌投入使用。2017年,肇慶供電局實現了國內領先,成立全省首個輸電線路無人機應用技術實驗室,成為全國首批13個獲批無人機科學試驗飛行空域之一的單位。

肇庆供电局竟然有个“航空管理中心”?!无人机“触电”大有可为

陸勇生介紹,今後無人機巡線會繼續向智能化發展,包括缺陷人工識別、自動分類、自動駕駛等,希望無人機在電力行業裡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