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01


近日,一個叫“天才小曦曦”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視頻裡,年僅4歲的“神童”陳曦像是舉辦了一場粉絲見面會,面對眾多成年人的提問,侃侃而談。

以“智者”身份答疑解惑,內容通透之極,令人驚歎。

我們來看看曦曦都說了些什麼:

問:外面的競爭對手那麼多,我們該怎麼辦呢?

答:物競天擇是自然法則,沒有追趕,你不會奔跑,沒有競爭,你不會成長做大事業,你不能要求保護,受保護的孩子,永遠長不大。

問:成功的人跟失敗的人,有什麼不一樣呢?

答: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

問:外面世界這麼動盪,風雨這麼暴亂,我怎麼找到寧靜?

答:沒有風雨,哪來的寧靜。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每個回答最後,都要跟一句。

“這樣子你懂嗎?”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頗有一種指點迷津的風範,引發眾人熱烈鼓掌歡呼。

乍一聽,這些回答似乎很有哲理,但深入一想,都是些十分籠統,說了等於沒說的雞湯。

不難發現,曦曦在說話的時候,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眼睛一直四處亂瞟。

而且他的話語、動作和眼神是分離的,完全沒有正常說話的語氣和語速變化。

顯然,他是根據關鍵詞,把一些格式化的內容背出來罷了。

畢竟4歲的年齡,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經歷和感悟,相信順著其中一個回答繼續問下去,曦曦肯定當場蒙圈。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可現場圍滿的成年人,他們活了這麼多年,歷經生活中的摸爬滾打。

現在卻依靠年僅4歲的“人生導師”,來解惑一個個生活大命題。

何其弔詭。

視頻最後,曦曦爸爸對著觀眾自豪總結道:

“他現在4歲,請問哪一家幼兒園可以教成這樣?”

原來,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神童”培養展示大會。

查了一下資料,曦曦爸爸名叫陳光,開了一個“陳光NBU國際記憶學院”,在各種渠道賣記憶力相關的課程和書。

這個教室場景視頻,就是節選自陳光自己的官方賬號,只是用自己孩子的表演來宣傳課程效果。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不敢想象,多少像曦曦一樣的“神童”被陳光培養出來。

靠著灌輸知識,說著與年齡嚴重不符的雞湯金句,給人一種少年老成的假象。

可即便小孩本身再聰明,長期用這種歪門邪道進行所謂學習。

不過是徒增更多傷仲永的故事罷了。


02


如今,兒童教育市場變得十分魔幻。

各種奇葩課程氾濫成災。

像最近很火的“量子波動速讀”。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第一次看到這個場面時,還以為他們在翻書扇風。

看到介紹才發現,這是針對低齡小朋友的“速讀培訓”項目。

機構聲稱,通過培訓能讓孩子掌握“一目千行,過目不忘”的本領。

達到1分鐘閱讀10萬字的效果。

這是什麼概念?

相當於50多萬字的史記原著版本,5分鐘就能看完!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面對記者採訪,該機構老師還剖析了其中原理。

“所謂量子波動速讀,是利用了物理學上的量子糾纏理論,提高大腦的感知力,把書中的內容轉化為圖像來記憶。”

還說,“書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離就越近!”

可能連自己都覺得胡扯,說著說著還笑場了……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可怕的是,這樣一套明顯收智商稅的課程,竟高達3-4萬元,卻還是讓無數家長心甘情願掏了腰包。

來源 | 央視新聞

實在讓人感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03


無獨有偶,在“量子波動速讀法”風靡的同時,一個叫“腦咖時代”的培訓機構也在茁壯成長。

他們聲稱研發出一種黑科技耳機,只要戴上幾個小時,就能達到全腦開發的效果。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圖片來源 | 某電商平臺

原理也非常高大上,就是通過發送腦波來激活大腦,發揮潛能。

開發出豐富的想象力、無窮的創造力、高速的記憶能力、快速的理解力,以及正確的直覺能力。

從此,孩子將擁有比以往多一百萬倍的記憶能力!

更神奇的是,耳機還有一個“超感模式”,能訓練激活位於間腦腦前丘和丘腦之間的“松果體”。

將人的五感無限放大,開發出“人類第三隻眼”。

即使戴著眼罩,也能識別面前的卡片顏色,圖像,甚至是書上的文字。

簡直玄幻至極。

可還是有不少人,為了這樣明顯的騙子產品乖乖掏錢。


來源 | 腦咖時代官微

這類培訓機構,套路無非幾種。

砸幾個“科學術語”,讓幾個“學有所成”的孩子現場表演。

再用各種獲獎得主、知名博士、國際專家做背書,讓人不明覺厲。

可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態下,家長們似乎都失去了基本常識與理性。

即使心裡有疑惑,也秉持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去購買、去報名。

就算有人明確告訴他們,這是騙局,也還是會心存僥倖:

“沒效果不過是損失一些錢而已,咱虧得起,萬一成功了呢!”

所以,與其說這是“智商稅”,還不如說是“焦慮稅”。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04


這些奇葩案例,體現了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焦慮。

為了不輸在起跑線,多少孩子被不斷“催熟”,過早接受知識教育,被揠苗助長。

很多時候,不是家長不想給孩子營造輕鬆的成長環境。

而是現實充滿了無奈,害怕孩子落後於人,害怕生活過不好,害怕加大下一代的貧富差距。

只能不得不加入這場教育“軍備競賽”。

有人說,父母有多焦慮,孩子的起跑線就有多前。

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像上了發條一樣。

有一百天開口講話的;

有兩歲開始認字的;

有三歲會背唐詩宋詞的;

還有四歲會100以內加減乘除,甚至開始學習微積分的……

這個加速的社會,就算你心態多好,都不得不把所有事拼命往前趕。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

孩子3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答:在英國肯定夠了,在中國肯定不夠。

雖然是段子,但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中國孩子的教育壓力。

近年來,我國高考人數逐年遞增。

到了2019年,報考人數竟突破了1000萬大關,雖然高校擴招,錄取率越來越高。

但作為全國家長孩子眼中的香餑餑,985,211學校依然競爭激烈,比如在高考重省廣東,一本錄取率就僅為11%。

來源 | 中國教育在線

可想而知,如今高中生的壓力有多大。

如果繼續往前推,孩子為了考上好的大學,就要上好的中學。

為了能上好的中學,就勢必從小學和早教開始,一絲一毫都不可以放鬆。

而且,在這場軍備競賽中,僅僅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

家長們自己也要提升學習,言傳身教,還有報各種興趣班,課外輔導機構。

從進產房那一刻開始,家長們就得準備接受高投入、長時期、密集型的家庭教育模式了。

在《母職的經紀人化——教育市場化背景下的母職變遷》裡,一位有近20年課外培訓經驗的老師這麼說道:

“有些孩子去學校裡的課已經沒法上了,因為他們學得太超前。”

這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來。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05


社會學博士山羊月曾經說過:

家長對孩子的高期待,直接鈍化了孩子對成就的認知獎賞。

本來孩子成績取得進步,理應得到鼓勵、讚揚。

但由於沒有達到要求,家長往往會繼續鞭笞,甚至貶低。

久而久之,孩子對成長就會缺乏動力,甚至產生自卑、自我否定、自我放棄的心理。

而這種心理又會進一步影響他們的學習成長,形成惡性循環。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武漢一位徐女士,在兒子半歲時就讓他上了培優班。

整個幼兒園期間,接受了英語、數學、聲樂等17項培優,並提前學完了小學二年級全部課程。

到了小學一年級,兒子成績更是穩穩的班裡第一名。

徐女士十分欣慰,她認為孩子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到了二年級,兒子竟產生了極大的厭學情緒,上課不聽,課後也不完成作業。

成績開始不受控制地急轉直下。

隨著課業的加重,孩子很快由入學時的尖子生滑到中下游,成了徐女士眼裡平庸的孩子。

來源 | 武漢晨報

這樣的孩子,根本不是自己平庸,而是被父母的期待壓成平庸。

他們也許天資並不差,只要適當引導,就能在成就感中獨立成長。

可父母的干預,摧毀了孩子的成就感來源,他們無法從成長中獲得任何快樂。

只能自暴自棄,隨波逐流。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06


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平庸焦慮,只是一種虛妄的自欺。

每個孩子都不平庸,你覺得孩子“平庸”,可能只是在你看重的方面不優秀。

真正的教育,應該注重引導、尊重,給與空間,這樣比一味著急更有效。

知乎網友@張曉筱 講述了自己家庭的教育故事。

我先生是高考狀元,年近四十,從我19歲認識他到現在,每一天都在學習,行業深鑽。

每次我覺得他做的很好了,他就對我說,他沒有達到對自己的期待和要求。

然而,他對兒子卻沒有任何要求,他總說:“做他喜歡的就好。”

我也非常支持這樣的教育理念。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去年冬天,送兒子去學游泳。

教練問我:“你有什麼期待?”

我說:“開心就好,不用太大壓力,學不學得會都沒有關係。”

起初的兩節課,教練陪著兒子打水仗,玩水球,泳姿學的沒比狗爬好多少。

我問兒子:“你開心嗎?”

兒子說:“是挺好玩的,但我想像別的小朋友一樣,遊100米。”

於是第三節課,我要求教練系統教他游泳技巧。

一個半小時後,我看到兒子以極其颯爽的泳姿遊了半個來回。

看到我過來,他興奮地對我喊:

“看到了嗎!看到了嗎!我是不是很厲害?!”

那一刻,征服困難獲得前行的成就感,寫滿了他的臉上。

他找到了讓自己產生深層次精神興奮的動力。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很多時候,降低期待值才能平常心對待孩子成長。

不論我們是否接受孩子平庸,都要遵循他們自己內心的選擇。

你只需要提供幫助和引導,幫助孩子找到內心的自我,實現通過內驅獲得成就感即可。

正如盧梭在《愛彌兒》中所說: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

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得極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

我們將造成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

兒童是有他們特有的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成長起來的時候,教他研究學問的方法。

不要教他這樣那樣的學問,而要由他自己去發現那些學問。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今日作者/

被“平庸”的中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