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聽過我節目的朋友都知道,我的車剛買回來沒幾天,前擋玻璃就被石頭崩了一個小坑,4s店的朋友就推薦我去福耀的售後,去做玻璃修補。我當年在奧迪4s店的時候,看到後場有工人在更換玻璃,穿的也是福耀的工作服。那時候我就注意到很多車的玻璃上都是FY的英文,FY就是福耀。在中國,每生產兩臺車,至少有一臺用的就是福耀玻璃。我曾經做過一期節目,帶著聊過世界上幾大汽車玻璃製造企業,咱們國內的福耀玻璃,中國第一,世界第二。所以,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創業史今天咱們就好好的聊一聊。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我們知道一個人發點小財得靠腦袋,但是發大財就得靠機遇。每個時代總有那麼一些人能抓住機遇,可是機遇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往往我們發現的時候,他已經走遠了。大家都明白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的,但我們智商情商都不低,感覺天天都時刻準備著,怎麼機遇就不垂青自己呢。看看曹德旺的故事,也許會有些啟發。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德旺出生於1946年,9歲之前都沒有自己的名字,周圍人都喊他“小印度”。因為他出生在上海租界,巡捕多為印度人,很多家長喜歡把孩子打扮成巡捕模樣,所以大家就喊曹德旺“小印度”。直到1954年他9歲的時候,伯伯提議讓曹德旺去讀書,家裡才起來給他起了個名字,德旺的含義就是“聰明有德,必然興旺”的意思。有時候,風水這東西不信不行。我的名字裡原來有個跟財有關的字,但是上小學的時候別人總是給我起外號,我就把這個跟財相關的字給去掉了。所以,到現在我都發不了財。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德旺能發財,跟他的家庭背景還是有一定關係的。但不是說家裡人能給他資金和人脈的支持,而是他的血液裡就流淌著經商的天分。曹德旺的父親是福建福清高山鎮人,福清是全國著名的僑鄉,自古以來就有無數的年輕人遠渡重洋去國外學習打工。而曹家在高山鎮是望族,曾祖父曹公望,曾經是福清首富。但到他父親這輩,已經破落的差不多了。曹德旺父親也是一心想學做買賣,於是就去日本投靠自己舅公,舅公在日本開布店。直到1936年,家裡喊曹德旺父親回來成親,他才回到福清娶了妻,本來準備一年之後再去日本,誰知道盧溝橋事變爆發,只能滯留在上海。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因為回不去日本了,在日本的舅公就把他在日本賺的10萬日元都匯到了上海。可能大家對這筆錢沒概念,我查了一下,1943年,日本一名大將的月薪是550日元。當時的日元比美元還值錢,一下子收到這麼多錢,曹德旺父親都不知道該怎麼花了。周圍人看曹父有錢,就來找他投資,曹父開過夜總會,後來還成為了上海永安百貨公司的股東。但是上海這時候很動盪,曹父決定還是回到福清老家避一避。這一年,曹德旺剛剛出生。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父當年手頭闊綽,買了一艘機動鐵殼船,裝載上海家中所有的家產,自己和家人則坐著客輪迴福清。誰知道全家到了福清,貨船卻遲遲沒來,過幾天傳來消息:貨船在海上遭遇風暴,沉沒了。傾家蕩產這個詞,用在這裡應該是比較貼切的。所以,曹德旺本來是喊著金湯匙出生的,結果漂洋過海之後又變回了普通百姓。這裡說句題外話,曹德旺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有點“火”屬性,可能天生怕水。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但比較幸運的是,曹德旺的母親也是地主家的千金,幸好她把金銀珠寶隨身攜帶著,於是變賣了珠寶換成錢,買了塊宅基地,蓋了個二層小樓,又買了十幾畝地,就準備在這裡定居了。但是曹德旺的父親當年不是混日本,就是混上海,除了做生意其他什麼都不會,種地就更別提了。所以,曹父決定還是回上海去闖蕩。直到曹德旺10歲的時候,他父親才從上海打拼回來。所以,我們可以想象,曹德旺的童年記憶裡,父親這個角色是缺失的。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德旺對自己父親還是很崇拜的,因為他父親回家後經常拿著當時上海的《新民晚報》跟他吹牛x,說這上面有關於他的報道,介紹他的時候都是用“旅日歸僑代表曹勝美”,曹勝美是他爸在上海給自己取的洋名。他爸沒事就喝著小酒,跟曹德旺吹自己當年做生意的往事,那時候曹德旺還小,聽不太懂,但我相信他小時候就一定形成了想法,將來自己也要做生意。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德旺輟學的事說來挺搞笑,就是因為看教導主任不爽,結果趁教導主任在茅房裡大號的時候,他爬到牆頭對著他腦袋撒了泡尿。結果,這事兒鬧大了,曹德旺也怕了,從此就不敢再去學校上學了。初一都沒念完就輟學的曹德旺,沒學上只能去放牛,但曹德旺本人還是想讀書,他有個哥哥學習非常好,於是就拿哥哥的書過來讀,曹德旺嗜書如命,至今為止,他家裡的書籍任何人都不可以借閱。

放牛總不是個事啊,通過他哥哥的介紹,他謀到了一份很有意思的工作,在農場裡“數樹坑”,每天大人挖好樹坑,他去數一遍可以拿到5毛錢。這個活兒聽起來輕鬆,但幹起來卻不容易,因為樹坑太多了,數錯一個,就得從頭再來一遍。所以很多人寧願挖坑也不願數坑。曹德旺當時就琢磨,怎麼才能一次就數清楚,不出錯呢。於是就想到用樹枝做記號,一個一個點過去,效率大幅提升。所以說,做任何事都要用心,稍微動動腦子,辦法總歸是有的。他父親曾經告訴他:“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辦多少事。你數數,有多少個心啊?”曹德旺還真的數了起來:“用心、真心、愛心、專心、恆心、耐心。。。”做事喜歡琢磨方法,這是曹德旺的特點。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1961年,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剛滿15歲的曹德旺餓的前胸貼後背。有一天看見鄰居家在吃烤魚,他覺得很奇怪。農場的魚是公家的財產,肯定不能私自捕撈,這魚哪兒來的呢?後來他觀察發現,農場的魚塘是在海灘上圍墾的,陽光照射後,水分蒸發後會變鹹,池塘裡養的是淡水魚,一下雨水溢出來的時候,魚兒就會衝上岸。在岸上的魚兒,算是撿的。於是曹德旺就開始想招了,旁邊有個水庫定期會放水給農田灌溉,等到放水的時候,他就將放出來的水截留一部分,然後拐個彎引到魚塘裡。果然,魚兒就衝上了岸。有一就有二,時間久了,曹德旺的小聰明被人發現,給抓了個現行。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沒多久,曹德旺的父親騎了個自行車屁顛屁顛的來接他回家,老爹讓他回去跟自己一起做生意,去福州倒點香菸回福清賣。但是,那個時候做生意算“投機倒把”,所以這種事只能偷摸著來,曹父準備讓15歲的曹德旺揹著書包跟他走,香菸就裝在他的書包裡,沒人會檢查一個小孩子的書包。曹德旺一開始還挺興奮,因為他姐姐嫁到福州,他以為可以在福州見到姐姐了。但跟他爸騎自行車騎到一半,就發現這段路太遙遠了。我用地圖查了一下,從福清高山鎮到福州市區,整整100公里,每次返程還要用自行車帶30斤的貨。頭兩次曹德旺的父親帶著他,第三次開始就曹德旺一個人去進貨,他父親負責來銷售。但這個路程實在太遠了,曹德旺的母親不忍心這麼折騰小兒子,最後這生意也就沒繼續做下去了。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父的香菸生意做不下去了,就改成了賣水果。每天凌晨2點曹德旺跟老爸去福清縣城進貨,這下距離近多了,才30多公里,但是水果重啊,一次要載著300多斤的水果騎自行車回到高山鎮。當時一天下來,能賺3元左右利潤,當年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也就30塊錢左右。這麼看來,還是做生意賺錢。但是,做水果生意利潤沒有做香菸利潤高。做了三年水果生意後,曹父又回頭做起了香菸生意,結果不到一年就被人舉報。舉報的人,竟然是曹德旺小學時候的同班同學,曹德旺很不爽,因為她家也做生意,只不過有上面做官的親戚罩著。我想,應該從那時候起,曹德旺腦子裡就牢牢的記住了權利和生意之間的關係了吧。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德旺22歲時家裡就給安排結婚了,那時候基本是包辦婚姻。剛結完婚他就想出去闖一闖,他讓自己媳婦把嫁妝給賣了,湊了幾百塊錢給自己當原始資本。這一幕,怎麼跟他爸當年從上海回來時一模一樣啊。他拿著這些錢去外地種白木耳,因為他聽人說種這個可以賺錢。結果那一年種植戶太多,滿大街都是賣白木耳的,價格根本賣不上去。這時候,他又聽人說,去江西賣價格會很好。於是他立刻坐火車跑去江西,還真就賣了個好價錢。他一想,既然兩地有差價,那我還種個毛線啊,直接從老家進貨,然後去江西賣不就行了麼。結果,這生意賺的是盆滿缽滿。有一次,他一筆就賺了3000多塊。兄弟們,這是1970年的3000多塊啊,在當時2000塊錢就能蓋一棟房子。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但這種生意還是得偷摸著做,不然會被抓。有一次鎮裡一個領導表示想要入股,但是不投錢,今後如果遇到什麼麻煩可以找他,曹德旺一聽就懂了。有了這個保護傘,曹德旺膽子就肥了,有一次他一口氣進了3000多元的白木耳,但是因為包太大了,被火車站民兵扣留,說他投機倒把。曹德旺也聰明,說這是集體公社的東西。民兵說,那貨就先給收購站收了,錢暫扣,你開了證明再來拿。曹德旺回到鎮上就去找那個領導,讓他給開個證明。但領導一聽是這麼個事,立馬說自己胃疼,之後就避而不見了。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德旺估計也覺得這生意還是有風險,不如找個正經工作算了。經人介紹,曹德旺來到工地上當民工修水庫去了,結果剛在工地上幹了三天活,營房就失火了。當時在現場的就三個人,曹德旺算是其中一個,所以他們仨嫌疑最大。幸好,有一個路過的農民偶然看到了其中一個大鬍子抽香菸,把火柴丟到地上,接著就起火了。這才撇清了曹德旺和另外一個人的罪名。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但是這場火災使得工地上的板車全都壞了,沒辦法開工。曹德旺當年騎自行車倒賣香菸和水果,車子壞了不知道多少次,修車是把好手,於是主動請纓,願意幫工地維修板車。結果,這一修就是一個月。之後,工地上因為火災拿到了救濟物資和賠償金,其他人都領過了,唯獨少了曹德旺。領導這時候才想起來,曹德旺還在那個小篷房裡修車呢,於是趕緊把他喊過來。領導覺得曹德旺是個實在人,就跟他多聊了幾句,結果曹德旺講到自己曾經在江西火車站運白木耳,因為沒有證明被扣的事。工地領導突然來了一句,你這事我可以幫你想想辦法。原來工地上這個領導原來就是公社的幹部,結果還真給他弄到了證明,竟然這筆錢失而復得了。這真應了一句老話,吃虧是福。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因為有了工地領導照顧,曹德旺被安排到食堂做炊事員,不用風吹日曬,一個月還能拿90塊,當時一個處級幹部才能拿70塊月薪,估計當時的曹德旺心裡還是挺嘚瑟的。但是從他來食堂報道第一天起,就發現這裡天天在吵架。吵來吵去無非三個問題:1、民工沒有熱水洗澡;2、民工經常發現自己飯盒裡的米還在,水被人倒掉;3、食堂的糧食總是少。第一個問題,說白了就是沒人願意去挑水,曹德旺說那我去吧。第二個問題,說白了是民工之間的矛盾,有人搞惡作劇整人。於是曹德旺就把飯盒統一管理,定時上鎖。第三個問題,就是有內鬼。他偷偷觀察,發現是房東的老婆在偷東西,逮住現行,讓她寫了個保證書。三個問題全部迎刃而解,一下子,曹德旺的名氣在工地上就傳開了,領導又給了他個肥差,去當採購員,月薪100塊,但沒過多久,工地的活兒就結束了,曹德旺又失業了。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經人介紹,曹德旺又去了外地的農場做果苗技術員,月薪40元。這個收入跟當採購員時候的100月薪比差多了,但沒辦法,有活兒幹就不錯了。在農場工作的時候,曹德旺遇到一個貴人。那是在某個夏天的下午,曹德旺正在路邊大樹下納涼,結果馬路上遠遠地走來一個人,大約50歲左右,穿著舊軍裝,挎著帆布包,帶著大草帽。那人看到曹德旺,問他能否藉口水喝。曹德旺一聽他是福州口音,於是也用家鄉話回他,您先坐會兒,我去屋裡給您端碗涼茶。倆人就這麼聊上了,原來這人買不到永泰去福州的長途車票,一怒之下決定走回福州。那個年代為什麼竟是這樣的猛人?我查了一下,永泰到福州要60多公里。曹德旺說,你才走了一半的路,今晚也到不了福州,不如就在這裡住一晚吧,明天我幫您找個順路司機搭您一段。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結果倆人晚上就在農場裡,你有故事我有酒,大家都是好基友,就這麼聊了一夜。這人叫王以晃,是山兜農場的場長,為人豪爽。酒過三巡,聽了曹德旺過往做生意的經歷,覺得這是個人才,於是就拍著曹德旺的肩膀說,你不如到我那裡幹,肯定比在這裡有前途,我罩著你。曹德旺覺得這哥們肯定喝多了,沒把這句放在心上。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結果過年回家的時候,曹德旺看到滿屋子的雞鴨魚肉酒,問老婆這是誰送的?老婆說我也不知道那人是誰,他說是你兄弟,放下東西就走了。曹德旺問了一下那人的相貌,可不就是王以晃嘛。1973年,27歲的曹德旺過完年就去到了老王的農場報道,老王看到曹德旺很是開心,但轉而又搖搖頭,表情沉重,這搞的曹德旺有點慌。老王說你穿的太土了,我是來讓你做我們農場銷售的,你得打扮打扮。於是老王就用進口的確良料子給曹德旺做了身衣服,又把女兒的手錶送給了他。

曹德旺第一年的銷售業績不好,但是老王還是給他分了1萬塊錢。第二年,曹德旺就賺了3萬多;第三年,又賺了3萬多。曹德旺覺得在這裡混,真是找對地方了,如果沒有後來的兩件事他說不定就一直在這裡幹下去了。第一件事,是一次跟幾個幹部子女一起運送20多萬株樹苗到明溪縣。結果路上遇到傾盆大雨,街頭巷尾都在傳言這裡要地震了。嚇得同行的幹部子女掉頭就跑了,留下曹德旺一個人和20多萬株樹苗。等到事情過去之後,曹德旺回到農場希望領導處理那幾個幹部子女,但是領導各種敷衍。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還有一次,幾個陌生人來拜訪曹德旺,開門見山的說要請他去幫忙一起做樹苗生意,給出的提成比例是40%,對方還挑明瞭說,這可比你現在提成高一倍哦。按理說曹德旺應該開心才是,但是轉念一想,他賣樹苗的底細都被人摸得清清楚楚了,自己賺了那麼多錢,在當年是不被允許的。曹德旺當年就決定退出苗木界,不幹了。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德旺再次失業,回到老家無所事事,但是兜裡有了點小錢,他就想辦個廠,找點正經生意做做。但是辦廠生產什麼他沒想好,於是就找來兩個朋友老吳和小林商量。老吳是個中學老師,因為跟同單位女同事發生“不正當”關係被開除了。小林也是個高材生,因為開會時候出門撒泡尿,回來被評為右派,也被開除了。老吳當時就提議做“水錶玻璃”生意,一小塊水錶玻璃能賣5毛錢,1平米的玻璃成本5塊錢,可以做100片,這利潤相當可觀啊。老吳拍著胸脯保證,只要能做出來,他就能賣出去。小林也拍著胸脯保證,技術上的問題他可以解決。曹德旺一看,可以啊,這事兒能搞。但是幹成這件事得有三個前提:20萬的資金,10畝土地,以及解決老吳和小林的戶口問題。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當時個人不可以辦企業,但公社可以,這叫多種經營。曹德旺就去找公社負責人談這事兒,憑藉多年來闖蕩社會的忽悠功底,曹德旺很快搞定了公社企業辦的領導,領導讓他去考察一下無錫和上海的玻璃生產工藝,再給個具體方案。1976年10月,高山異形玻璃廠正式開始籌建,這一年曹德旺剛好30歲。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在籌辦玻璃廠的過程中,曹德旺慢慢發現,自己竟然成了可有可無的人。因為是公社出錢出地,老吳有銷路,小林懂技術,曹德旺除了有嘴皮子,其他啥也沒有,所以他根本沒有話語權。幸好老吳和小林挺他,曹德旺最終被分配成了採購員,又回到了月薪40元的日子。這個玻璃廠從籌建到開工歷時三年,等到開工之後問題就來了。曹德旺一開始聽小林吹牛皮,說水錶玻璃工藝很簡單,就打磨一下做個鋼化就行了。結果試生產了一年,成品率極低。大家也都很著急,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曹德旺說自己在上海有個朋友,應該能幫忙找個專家來看看。於是,公社批准曹德旺前往上海。

曹德旺通過朋友關係找到上海耀華玻璃廠的一位工程師,對方同意來幫忙解決問題。結果曹德旺一見那個工程師是個女的,心裡就涼了半截。因為在那個年代,女性工程師相當少見,曹德旺半信半疑的帶著這位美女來到玻璃廠。剛進門,大家看到是個女的,也都半信半疑。但人家也想低調,可實力不允許啊。花了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果然,調整完生產工藝,試製出來的玻璃片片都合格。

曹德旺把女工程師送到機場,這時候女工程師掏出一塊手錶給他,曹德旺心想我請你來怎麼反過來你還送我禮物呢?女工程師說,這是你們廠長送我的,特意交代讓我不要告訴你,我不想要,他硬塞。你看該如何處理?曹德旺心裡頓時涼了半截,人是他請來的,廠長竟然揹著他送人家一塊手錶,這意味著什麼?首先,是對曹德旺的不信任;其次,是想拉攏高端人才,關係握在自己手裡,以後好把他踢出局。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德旺當時有些心灰意冷,不想在玻璃廠浪費時間,想去香港投奔親戚。有一天,曹德旺的一個好朋友老潘找他一起去石竹山上祈夢求籤。曹德旺抽了一根籤,問是否可以去香港發展?對方搖著頭說,絕對不可,若去香港,家破人亡。然後曹德旺又抽了一根,問是否要繼續留在高山玻璃廠?對方點頭說,留下最好。因簽上所言,虎嘯鳳鳴不絕奇,意思是好到虎嘯鳳鳴都不覺得奇怪。你留下來,就能追求到別人很難追求到的東西。看到這段描述,大家是不是很想去福建石竹山去求個籤。告訴大家,其實我比你們還想去。因為,曹德旺不僅這次求籤被言中了,他後來還有一次去求籤,也是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又被言中了。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1979年,33歲的曹德旺經常往福州跑,因為要採購平板玻璃,但是採購玻璃需要指標。指標只能靠政府下發或者市場調劑。曹德旺認識一個兄弟叫張鐵幹,在福州張鐵幹帶著曹德旺去泡澡,曹德旺心想時間緊任務重,大白天去泡什麼澡啊?張鐵幹一臉壞笑說,你跟我去泡一次就知道了。去到澡堂子才發現,這裡是福州採購科長們的聚會場所,交換信息和串換指標都是在澡堂子裡面談成的。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德旺一下子就如魚得水了,天天請各工廠的採購科長吃吃喝喝泡泡澡,不僅玻璃指標,水泥、鋼鐵、木材等等,什麼指標他都能拿到。當年曹德旺要是倒騰指標,都能賺翻了。但他志不在此,他要的是人脈關係,因為今後肯定會有大作用。曹德旺的採購關係網,就是這樣搭建起來的。因為他關係過硬,甚至很多政府部門缺什麼指標,都找他來解決。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有一次,他去找福建省化建公司要玻璃指標,人家領導說,我們也很困難。曹德旺說,怎麼可能呢,你們應該有很多指標才對啊。領導嘆了口氣,說來話長,因為福建是林業大省,所以木材指標多,但是江蘇和浙江缺。所以福建就和江蘇,浙江用木材指標交換了玻璃指標。結果,木材運過去了,人家江蘇和浙江的玻璃運不過來。因為運玻璃還要車皮指標,人家搞不定。結果,曹德旺動用自己強大的關係網絡,很快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曹德旺成了這個圈子裡的風雲人物,南平市政府,南京軍區後勤部都來找他幫忙,他都給解決了。

當年高山玻璃廠每次都派曹德旺出差1個月,去福州搞指標,但曹德旺跑去福州1、2天就搞定了,剩下來的時間他就在福州找朋友喝喝茶聊聊天,閒下來就看看書。那時候,他認識了福州水錶廠會計科的陳科長,陳科長對曹德旺印象很好,就點撥他學點會計知識,以後早晚能用的上。陳科長隨手丟了本會計學的書給曹德旺,曹德旺翻開第一頁看到一句話:會計工作是廠長的參謀和助手 ,要做到比有對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幫有措施。。。曹德旺當時就拜陳科長為師,請他傳授會計學的知識,之後兩年曹德旺學完了所有關於會計學的知識。有些事就是冥冥中天註定的,如果沒有這段經歷,之後高山玻璃廠要轉給曹德旺承保的時候,他是絕對沒有那個底氣的。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從1977年-1982年,高山玻璃廠的訂單很多,但是質量總是飄忽不定。到了1983年,公社覺得玻璃廠就是個包袱,想找個接盤俠來接盤,這時候就想到了曹德旺。公社領導的說法還很水平的,他說高山玻璃廠呢,是在你手上建起來的,現在錢也虧的差不多了,不過呢,公社可以認賠,但是18個工人,4個幹部應該怎麼安置呢?現在政策鼓勵承保,我覺得你來承保最合適。

曹德旺心想,漂亮話給你說了,鍋我來背。但我估計曹德旺心裡其實早就清楚高山玻璃廠會有這一天,就憑他在福州的人脈和經驗,高山玻璃廠這麼多年存在的問題他能看不出來?一是他說不上話,因為只是個採購員而已;二是他根本不想說,應該曹德旺心裡也清楚,玻璃廠完蛋的時候,就是他接手的時候。

曹德旺提出了好幾條要求公社領導都答應了,但公社領導希望他每年上交一部分利潤,曹德旺答應每年上交6萬元利潤,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公社領導眉開眼笑,像是看個傻子一樣看著曹德旺。這麼個連續虧損的企業,到你手上就能賺錢?行啊,每年6萬就6萬,領導當場就拍板同意了。曹德旺還提出來,剩下的利潤自己拿60%,留20%做發展基金,20%做員工福利。這就是曹德旺學習會計學的成果。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德旺接手之後,就開始了一系列改革。先是樹立了會計的權威性,並對工資結構進行了調整。原來就是固定工資,18-22元的月薪。現在改成計件工資,按數量和質量進行考核,上不封頂。工人由原來的8小時白班,變成三班倒,設備24小時不停運轉。之後人手不夠,又從社會新招了60多名工人,工資水平提高到了100元左右,比當時的縣委書記還高。工人賺到錢了,熱情空前高漲,工廠的產量和質量大幅提升。承包才4個月,全年應上繳的6萬承包額就已經賺到了。

在1983年,全國有220萬隻水錶產量,高山鎮就佔了200萬,佔中國總量的90%。這一年,曹德旺賺了22萬,除了上繳的6萬,剩下的16萬,曹德旺和四個合夥承包人分走了60%,曹德旺拿大頭6萬多元。但是到了第二年,幾個合夥承包人突然提出要分錢走人。曹德旺心情鬱悶,又跑到山上去求籤,結果抽的簽上寫著:中原群鹿可追尋,不問東方問西方;回首過來日又午,寒蟬唧唧笑空歸。這次給他解籤的是個年輕人,曹德旺說求事業,對方說這籤不好,寒蟬唧唧笑空歸怎麼會好呢?曹德旺心情沉重的往山下走,正巧又遇到了上次給他解籤的老和尚,老和尚看他臉色不好,上前詢問。曹德旺說抽了個不好的籤,老和尚看了一眼簽上的字,問曹德旺求什麼?他說,我想問我應不應該離開高山玻璃廠?

老和尚笑道,這是好籤,意思是讓你不要離開。曹德旺一臉懵逼,老和尚接著說,逐鹿中原是皇帝的事業,說明您做的是一個大事業。不問東方問何方,意思是您不在現在的地方做,還要去哪裡?曹德旺問,那後面二句怎麼解釋?老和尚又問,您今年多大了?曹德旺說,我38了。老和尚說,這就對了,這後面兩句的意思,就是說您已近中年,已是正午之人,就算再有本事,也就像禪一樣到處鳴叫,到了冬天也依然是一個空殼。所以,你一定要留在工廠裡,切記,切記!看到這一段,我真的想訂明天的機票飛去石竹山。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但是曹德旺面臨的問題還是很大的,首先是合夥承包人撤資,其次是設備老化要維修或者換新,但是他沒錢。最後就是他覺得這是掠奪式經營,不能長遠。後來有個領導點撥他,現在有種做法叫做“合資”。曹德旺問,誰和誰合資?領導答,玻璃廠和你合資。曹德旺尷尬的笑笑,我去年賺了點錢都給家裡蓋房子了,我現在兜裡比臉乾淨。領導說,你可以把你家兩套房子抵押給銀行,鎮政府再給你做擔保,你從銀行貸出錢來合資。結果銀行貸了8萬,曹德旺自己找南平市政府借了3萬,又拉了鎮財政所所長,企業辦會計和他一個朋友湊了6.5萬,合計17.5萬,佔股50%,曹德旺成了個人股東中佔比最大的股東。

1984年,開始建新的水錶廠,還是在原來的老廠空地上擴建。同年6月份,曹德旺去南平出差,南平協作辦派了部汽車來接他去武夷山遊玩。在景區裡曹德旺買了根柺杖準備回去給母親用。曹德旺拎著柺杖正準備上車,司機突然很緊張的說,老曹,上車時請小心一點,車玻璃不要給我碰了,萬一破了你可賠不起。曹德旺哈哈大笑,你跟我開玩笑呢,我一個做玻璃的還會賠不起?司機說,車玻璃跟你那水錶玻璃完全是兩個概念,我這一塊玻璃要好幾千塊錢呢。曹德旺一聽就震驚了,幾千塊錢?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回去之後,他趕忙跑去汽車修理場調研,結果大吃一驚。當時一輛馬自達汽車,換一塊前擋玻璃要6000塊錢,要是加急,就得8000塊。曹德旺先是憤怒,這不是搶錢嗎?隨即一想,這正是因為國內沒有汽車玻璃的製造廠,才導致進口玻璃價格高昂。曹德旺心想,1平米的玻璃也不過幾塊錢成本,加工之後也就十幾二十幾塊錢,賣個幾百塊錢,也是暴利了。如果能生產出汽車玻璃,豈不是大賺特賺啊?於是曹德旺就想轉型做汽車玻璃。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曹德旺找到上海耀華玻璃廠的副廠長石頭,問他會不會做汽車玻璃?他說,不是不會做,關鍵是現在的小轎車都不是中國製造的,市場上的車型又太多太雜,我們這種大廠都是定量生產,這種單品小批量我們無法做。石頭廠長話鋒一轉,哎,你那小玻璃廠倒是可以做幾個品種拿去市面上賣賣看,說不定能賺錢。於是,曹德旺就從石頭廠長手裡花2萬塊錢買了圖紙和設備,然後還談好了後續員工可以派來上海耀華玻璃廠接受培訓,製造汽車玻璃這事就算落地了。

回來之後,曹德旺用工廠做抵押,又從銀行貸了50萬做設備改造,他要再建一座500㎡的廠房做鋼化車間。籌建期間遇到各種困難,都是曹德旺找上海耀華玻璃廠協調解決的,不到8個月時間,第一片汽車玻璃就生產出來了。經過安全性能測試,產品完全符合標準,這塊玻璃定價只要1000元。結果在市面上賣的非常火爆,很多做進口車配件的老闆趕來大批量訂購,還有車主直接開著車來廠裡換玻璃的。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1985年底,一個西裝革履,頭髮梳得油光發亮的人來到曹德旺辦公室。開門見山的說道,我是廈門一個生產玻璃的工廠老闆,生意沒有您這麼大,我們只生產前檔玻璃,沒有邊窗和後檔,我想代理你們的產品,並且歡迎您來我們工廠參觀指導。後來,曹德旺還真去廈門參觀了他的工廠,進門一看,很失望,因為這裡只是一個生產隊的報廢倉庫,非常簡陋。曹德旺感覺被耍了,這哪裡是個工廠,這裡面就一個爐子,爐子上面擱著一個四四方方的架子。

老闆介紹說,這個就是模具。他說這個工廠平時不開工,如果有人開車過來換玻璃,就直接劃一塊平板玻璃再把它燒彎,就給安裝了。曹德旺看的哭笑不得。但接下來的話,讓曹德旺很震驚。老闆說,別看我這個設備簡陋,但是任何一款車型來我這裡換玻璃,我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

福耀玻璃曹德旺(上)

任何一款車?曹德旺之所以震驚的原因,是因為他現在廠裡的模具做一套就得花二、三萬,一套模具只能做一款汽車玻璃。他仔細觀察眼前這個鐵架子,發現鐵架周邊用角鐵焊在架子上,四周均勻的用螺栓拴著,就是靠它來調整玻璃烘彎的幅度。這簡直就是一個“萬能模具”。曹德旺興奮的回到自己的工廠,只花了7天時間,就製成了一套萬能模具,這套模具的誕生,讓高山玻璃廠賺了很多很多錢。1990年福耀玻璃從瑞士訂購了1臺鋼化爐,結果模具的設計跟自己設計的萬能模具幾乎一個樣。

從1984年底合資後重建並投產,到1985年底,高山玻璃廠光是水錶玻璃就賺了20多萬,這還沒算5月份開始投產的汽車玻璃的利潤。這哪是生產玻璃啊,這分明是在印鈔票。這時候,周圍就有人開始眼紅了,曹德旺事業上真正意義的第一次危機即將來臨。今天咱們就先聊到這兒,在國慶期間的10月2日和10月5日,我們會再用2期節目把曹德旺的故事聊完,希望三刀故事會能夠陪伴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國慶假期。關於曹德旺的個故事,大家有什麼想說的,也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歡迎交流讀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