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被譽為中國“嘉寶”,三捧金雞無人超越,難忘憂鬱眼神

她曾被譽為中國“嘉寶”,三捧金雞無人超越,難忘憂鬱眼神

我算不上是潘虹的粉絲,但喜歡她的悲劇電影。昨重看《人到中年》,依然同當年一樣被她那雙憂鬱執著的眼神所感動。人到中年的陸文婷,工作時是沉靜堅定的眼神,回到家裡呈現出疲倦不堪的神色,對丈夫和兒女則是一雙溫存憐愛的眼神;病房或手術檯前,神采奕奕,精神振奮。一個患者坐在床上,她細心地為他撕去矇住眼睛的紗布,神情執著而關切,流動的眼波如清澈的小溪,無限的熱情從那雙晶瑩的眼睛中流露出來。病危之時,閃出憂鬱悽傷的神色,有生的留戀,有對親人的眷念,這雙憂鬱的眼睛令人難忘。

她曾被譽為中國“嘉寶”,三捧金雞無人超越,難忘憂鬱眼神

杜十娘是明朝一個絕色名妓,彈琵琶、下圍棋、練小楷,畫竹蘭,琴棋書畫樣樣都會。她有時慵倦床頭,有時蓮步輕移,有時低吟曼舞,有時嘆息流淚。強顏賣笑的杜十娘,雖然流落煙花,卻對生活充滿美好的嚮往。當陸衙內大鬧妓院,她被強拖硬搡時,目光憤怒而不屈服;當她與李甲熱戀時,性情開朗,目光柔媚,流溢醉意,以八年來積攢起的百寶箱作了新生活的準備;當李甲負心轉賣了她,杜十娘悲憤至極,眼神中有驚呆憤怒,也有冷嘲悔恨。當她終於大徹大悟,絕望地帶著百寶箱投身滾滾大江時,她坦然從容,視死如歸。

她曾被譽為中國“嘉寶”,三捧金雞無人超越,難忘憂鬱眼神

哈哈哈,接我來了,接我來了,我要成皇后了,一個披頭散髮、衣衫邋遢,面容憔悴的瘋女人面對譚玉玲死後的大出殯,瘋狂地拍掌叫著笑著,她是獨尊後宮、奢侈虛榮的末代皇后婉容,那個被溥儀遺棄後的精神病患者。當年看到善良真誠的“陸文婷”變成了抽鴉片、和侍從私通、被蹂躪的宮廷女子時,我有些驚訝。不錯,婉容確實傲慢驕橫、奢侈虛榮,但皇后也有當妻子、當母親的願望,可她養小叭狗、獨守空房,一記耳光打了矇蔽自己的侍從,從那張憤怒的臉上,我也看到了另一種屈辱的神情以及婉容深沉的孤獨感和寂寞的心靈。

她曾被譽為中國“嘉寶”,三捧金雞無人超越,難忘憂鬱眼神

癱坐在井邊,萬念俱灰的徐麗莎,則使我看到了跟陸文婷大不相同的知識女性悲劇。徐麗莎是資本家女兒,儘管一個大學生因出身問題委屈做製藥廠洗瓶工,但眼神仍瀰漫著幻想的光亮;成為工於算計、充滿控制慾的朱世一妻子後,她對冷漠的家庭生活感到失望,眼裡流露出酸楚卻又無可奈何的痛苦;當渴望人格平等的她,用期待、愛慕的目光投向同事童少山時,迫於世俗、膽小怕事的童少山卻退縮了,她身心俱疲,眼裡表現出一種悽慘幻滅、悵然自省的目光,那是想衝破世俗觀念桎梏卻無法抗爭後的迷惘和絕望。

她曾被譽為中國“嘉寶”,三捧金雞無人超越,難忘憂鬱眼神

大凡優秀演員,也許都想突破固有的表演類型模式,所謂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如果說潘虹試圖跳出陸文婷系列人物的作品是《獨身女人》,那麼她遠離那些知識女性形象把目光投注在市井小人物身上的作品則是《股瘋》,這是她嘗試轉型的重要開端。當然,沒有《獨身女人》《女人·TAXI·女人》的“失敗”(反響不大),也不會有《股瘋》的成功。那時候的潘虹早已功成名遂,這種不甘於駕輕就熟,對藝術的執著自然是難能可貴的。但作為一個影迷,當我看到銀幕上的潘虹混跡於一門心思想掙錢,玩主般的市井主婦時,心中那個美好的陸文婷形象似乎被褻瀆了,儘管公交車司機範莉依舊有著明亮的眼睛,只是這雙眼睛沒有了昔日的明澈,所以以後的潘虹電影,我就很少看了。

她曾被譽為中國“嘉寶”,三捧金雞無人超越,難忘憂鬱眼神

有人說潘虹適合扮演悲劇一類的角色,我也有同感。看到她那雙憂鬱而又孤傲的大眼睛,就會想起銀幕上一系列悲劇女性,儘管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喜劇演技,但總感覺不是她的強項。早在80年代中後期,我已經從報刊中看到過潘虹是中國“嘉寶”的字眼,據說當年法國新浪潮的著名導演戈達爾擬邀請她出演好萊塢著名影星“嘉寶”,因與拍攝《最後的貴族》衝突而未果。且不說傳言真偽,憑《人到中年》《井》《股瘋》最佳女主角三次捧金雞,至今無人超越卻是不爭的事實。電影造就了潘虹,使她獲得了社會地位和實現了自我價值,電影也使潘虹的生活留有缺憾。

她曾被譽為中國“嘉寶”,三捧金雞無人超越,難忘憂鬱眼神

說她生活留有缺憾,這僅僅是個人以前的想法,我無意把注意力放在她和米家山結婚8年、相聚不到一年這段失敗的婚姻上,或許是因為潘虹把愛給了電影,或許是她的光芒過於耀眼。也許對於經歷了塵世的風雨與情感磨鍊後的潘虹老師來說,那是一種超脫的生活,誠如她自己所說,做獨身女人是我爭來的,不是迫不得已。因而,當我前些年從網上看到她看透紅塵、皈依佛門的消息,所說的現在沒有任何利慾爭端,心態好精神就好的話,我信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