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种现象非常可怕,社会到了‘反智’的阶段”

《禁止蒙面規例》实行已经超过20天。

香港又将迎来一个周末。暴力泛滥成灾已经成为“周末例牌”。

止暴制乱为何困难重重呢?暴徒散播的谣言为何屡禁不止?当下又该如何逐步恢复民生呢?

对此,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专访香港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黄国健。


“我觉得这种现象非常可怕,社会到了‘反智’的阶段”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黄国健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 暴力冲突都持续了好几个月,这中间其实政府也推出了不少的政策手段,比如《禁蒙面法》等,您觉得目前的社会气氛有没有改善呢?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黄国健:从表面状况来看,参与暴力行动的人数是少了,但是暴力程度反而升高了。到底怎么评价是好了还是更坏了呢,一方面暴力份子人数确实明显减少了,但暴力程度升高了,一开始时候扔燃烧弹等行为是不普遍的,但现在连遥控炸弹都出现了。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一般市民的感觉,对于人身安全的担忧并不比以往减低。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政府推出《禁蒙面法》后,有人说止暴制乱的工具不够,您认为政府是否还应该再出招?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黄国健:

我相信在法例上,当然还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的。 但问题是执法的决心、执法的能力和司法的配合,这些都是止暴制乱重要的因素。当在制定了这些法例之后,能不能够落实,其实是在考验执法的决心和执法的能力。如果执法之后,拘捕一些人之后就到了司法阶段。

但司法方面呢,我们看到动乱已经发生了四个多月,似乎法庭还没有一单有标志性或阻吓性的案例有判决结果的,到现在都没有。警方很辛苦地在暴动现场抓了人,这些人上了法庭,用很轻微的条件就可以获得保释,这样的做法是没有阻吓力的。而且这令警方很灰心,辛苦执法抓了人,最后轻易地就让疑犯保释,甚至这个保释条件还允许嫌犯离开香港,出去参加一些所谓的海外会议。

警方方面也会有疑问:这样的话,就算抓了人还有什么意思呢?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警队还面临了被反对派恶意的文宣攻击、网络起底的威胁,导致市民对警队有不少的误解,此外社会上还流传不少的谣言导致人心惶惶。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黄国健:网上到现在都充满了各种假消息,广东话叫“流料”,有很多谣言和不准确的消息。

一个因素是:香港整体的媒介、我们叫主流传媒,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尽到传媒的责任。 明明有很多不正确或是不确定的信息,还传来传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譬如831太子站事件,到现在网上还有许多人坚持那天太子站死了几个人,有的人造谣说,为什么死了人也没有家属出来追究、是因为家人都收了“封口费”,所以没人出声。 还有人甚至说连家属都“被失踪”。

如果连这么荒谬的谣言都有人相信的话,证明了这个社会由于仇恨的因素或是斗争的思维,令人已经丧失了正确分辨黑白是非的能力,连分辨简单常识的能力都没有了。再比如说,有个15岁的少女被发现浮尸海面,一直就有人说是被警察和政府害死的,到她的母亲出来见传媒,我都看不到有主流传媒大规模的出来报道澄清。

甚至这位母亲拿着少女的出生纸和母女生活照,出来作证,但仍然网上还有人在造谣说这不是她的妈妈,这个妈是假的,还有的人说这位妈妈收了钱。

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证明了这个社会已经是不分是非皂白的了。 我自己就觉得这种现象非常可怕,社会到了“反智”的阶段。

“我觉得这种现象非常可怕,社会到了‘反智’的阶段”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 暴力持续四个多月了,这种不分是非的舆论对社会和民意产生多大的影响?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黄国健: 如果讲传媒的力量,对比是很悬殊的。 先不说选哪边站,能够讲真话的、持中立报道立场的媒体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因为传媒稍微中立一些,都会受到恐吓、攻击。你看香港无线电视TVB,他们的记者受到攻击。这种黑色恐怖,就算有心想报道真实情况的媒体,也都要估量一下现状。我想这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保护传媒记者的安全、一般市民的安全、一些社会意见领袖的人身安全。

举个例子像何君尧,祖坟被人破坏,办事处被人砸烂好多次,他现在出入的安全都很成问题。有人问香港怎么会容许暴力呢?为什么大家不出来谴责、不出来抵抗暴力行为? 究其源头,那么谁先应该保护正义之士的人身安全呢? 话是讲出来了,这个后果谁来负责?有没有保证? 如果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这个社会中正义的声音、真实的声音会越来越小,到最后就没有声音了。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 除了政府的作为,最近立法会也终于复会了,您认为这个时候,建制派和泛民究竟有没有可能达成个基本共识,做些事情先止暴制乱、让社会平静安宁下来?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黄国健: 立法会是一个公开的平台,是一个政治的平台。政客们需要一个平台来表演。 所以在立法会的运作系统中,大家携手止暴制乱这件事,是一个天真的想法。 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看不到有迹象表明泛民议员想和暴力行为切割的。话多话少,话明话暗,他们和暴力分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且从他们的政治利益出发,他们也偏向于将来(激进派们)是他们背后的支持力量和政治力量,所以泛民议员不会去指责(暴力)也不会划清界限的。反过来,他们反而要在立法会会议或者运作上做一些动作,去讨好这些暴力分子。所以从立法会层面来说,我们看不到任何的可能性、令议员们共同为平息社会动乱出一些力量。维和、结束暴力,立法会起不到这个作用。

“我觉得这种现象非常可怕,社会到了‘反智’的阶段”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 香港内耗的话,受损的是各个行业数以万计的打工仔,日前政府推出了多轮纾困措施,您作为工联会立法会议员,如何评估这些措施,能否帮到基层市民?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黄国健: 工联会都代表了很多职工的利益。 最受影响的比如说旅游、酒店、饮食、零售,这些行业我们已经安排会见了政府的相关部门,希望他们就现在香港这个情况出台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譬如对中小型旅游社的补贴计划等。

我希望措施让从业员也能受惠,而不只是经营者。而且政府应该就现在香港经济的发展去预测、评估和研究,我相信未来不止是这些行业受影响,会有更多的行业危机慢慢浮现。 有些影响不是马上出现的,但政府现在就该着手研究了。

另外对于舒缓民怨的一些做法,比如轮候公屋,政府应该下决心。 因为有些工作不是马上见效的,特别是土地房屋问题。 就算马上做,也要几年后才能看到成效。但都要让社会看到,政府是有决心的、措施也是有效的。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 关于房屋政策,施政报告涉及了很多,比如放宽贷款等,但最近留意到香港几个指标屋苑的楼价又创了新高。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黄国健:我相信一个新的政策推出来,即时的反应未必等于政策的原意。要给一些时间去落实去看。比如有的家庭购买力积存了很久,现在贷款政策一放宽,有的人第一反应可能是马上就买。但是否持久,也要观察。第二,这个放宽按揭成数的政策,并不是让地产商得益,而是给想在二手市场里换楼的人松绑。

我相信每个措施都有两面作用,有利一些人进入二手市场,但副作用可能是在短时间内推高楼价。 我们要看高楼价会维持多久,政府应该密切观测楼市,看看到时是否应该调整政策、还是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来堵塞漏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