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三八線》中出現的M1加蘭德是一款怎樣的槍支?

M1加蘭德步槍是世上第一種大量服役的半自動步槍,1936年取代了美軍制式M1903春田栓動步槍,由於M1加蘭德精度高,射速快,而且一次可填裝8發子彈,因此我們國內有人稱呼它為“大八粒”。

電影《三八線》中出現的M1加蘭德是一款怎樣的槍支?

M1加蘭德

M1加蘭德設計

1920年,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在春田兵工廠開始設計半自動步槍。1929年樣槍在阿伯丁試驗廠參加美國軍方新式步槍選型試驗,通過綜合性能對比,1932年加蘭德半自動步槍被選中。在此期間美國軍械委員會曾要求使用更小的7毫米口徑的彈藥以減小後坐力,但是軍方考慮到現役的M1903春田步槍使用的就是7.62毫米的子彈,如果擅自更換彈藥會給後勤增加壓力,因此最終決定還是使用7.62毫米子彈,並於1936年正式定型命名為M1步槍,常常加上設計師的名字為“M1伽蘭德”(M1 Garand),1937年正式投產,從此美國步入半自動槍械時代。

Kar.98k與M1加蘭德對比

電影《三八線》中出現的M1加蘭德是一款怎樣的槍支?

Kar.98k步槍


電影《三八線》中出現的M1加蘭德是一款怎樣的槍支?

M1加蘭德步槍


美國是研發和裝備半自動步槍較早的國家之一,與同時代德國大量裝備的毛瑟Kar.98k相比M1步槍在射速上有絕對的優勢。M1加蘭只需要裝完漏夾後拉一次槍栓,以後每扣一次扳機就可以打出一發子彈,直到八發子彈全部打光,不需要像Kar.98k步槍那樣拉一次槍拉打一發子彈,M1發射7.62x63mm步槍彈,也叫.30-06步槍彈。

M1加蘭德的導氣方式

電影《三八線》中出現的M1加蘭德是一款怎樣的槍支?

上面是集氣式槍擊方式,下面是導氣式槍擊方式


電影《三八線》中出現的M1加蘭德是一款怎樣的槍支?

集氣式槍擊方式


早期的M1加蘭德步槍使用的槍口集氣式導氣裝置,這種導氣裝置的基本結構是在槍口裝一個集氣裝置或者集氣罩,然後收集子彈發射時槍口噴出的火藥燃氣作為動力,驅動一個活塞後坐完成自動循環。

使用槍口集氣式導氣裝置有很大的缺點,首先壓力會受到未燃燒充分的燃氣汙垢的影響,導致氣體壓力不穩定,所以故障率也特別的高,這種情況出現以後,槍械公司一度準備發展其他槍支用於M1加蘭德的備用,其中M1941半自動步槍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好在M1加蘭德改用導氣式裝置以後問題總算解決了。

裝彈系統

電影《三八線》中出現的M1加蘭德是一款怎樣的槍支?

筷子被M1加蘭德的槍擊夾住

M1加蘭德在裝彈的過程中有一個缺點,槍擊被操縱桿維持在後方,而操縱桿則被卡扣卡著,卡扣與託彈板相連,因此子彈在裝填子彈的過程中,拖彈板一旦向下擠壓,根據關聯動作槍擊就會向前運動,這個時候很容易夾到大拇指,熟練的士兵手法迅速倒不是問題,對於新手來講裝彈時都是使用大拇指壓彈,然後使用小手指擋住槍栓手柄以防止夾到手指。

電影《三八線》中出現的M1加蘭德是一款怎樣的槍支?

M1加蘭德的漏夾被排出器拋出

美國M1加蘭德步槍使用了可以容彈8發的漏夾。漏夾用彈簧鋼板衝壓成型,其表面經過磷化處理,漏夾兩側有抱彈口,裝彈時漏夾隨彈藥一起裝進彈倉,當打光最後一發子彈時槍擊移動到最後放位置時,拖彈板會受到壓迫利用彈倉內部的漏夾排出器將其向外拋出。因此打光最後一發子彈常常會聽到“叮”的一聲。

電影《三八線》中出現的M1加蘭德是一款怎樣的槍支?

M1加蘭德漏夾

M1加蘭德漏夾

M1加蘭德採用整體式漏夾有一個缺點,當士兵把子彈打一半時想換彈必須把半滿的En Bloc拿出來,這樣子彈就會散掉,因此出現有些士兵為了懶省事幹脆把剩餘子彈全部打光,最後再裝個新的漏夾,這樣也就無形中浪費更多的子彈。

M1加蘭德在影視劇應用

作為經典二戰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出現了各種武器,其中包括美軍的半自動步槍M1加蘭德步槍。

電影《三八線》中出現的M1加蘭德是一款怎樣的槍支?

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將陣亡戰士的M1上的扳機拆走,避免被德國人再次使用。

電影《三八線》中,一群韓國士兵手裡拿的就是美國的M1加蘭德步槍。

電影《三八線》中出現的M1加蘭德是一款怎樣的槍支?

美國軍官要求韓國士兵突圍鬧翻的場景,其中士兵手中舉起的就是M1加蘭德步槍。

電影《三八線》中出現的M1加蘭德是一款怎樣的槍支?

電影《三八線》中主演李長順使用繳獲過來的M1加蘭德步槍浴血殺敵的情景。

總之M1加蘭德作為一款半自動步槍的確在二戰時期是一款優秀的槍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