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夢”的舜宇集團,高質量發展有“密鑰”!

昨天,幾輛滿載貨物的廂式貨車從舜宇集團出發,開往江蘇。

據舜宇集團剛剛公佈的數據,9月份,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上升 43.9%,車載鏡頭出貨量同比上升31.9%,其他光電產品出貨量同比上升271.8%,呈現出持續高速發展態勢。而據香港聯交所發佈的舜宇光學科技(02382)半年報,今年上半年,舜宇實現銷售收入155.75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毛利潤28.64億元,同比增長23.4%。

“千亿梦”的舜宇集团,高质量发展有“密钥”!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

下行壓力猶存的背景下,

在不少企業銷售下滑、效益走低的當下,

舜宇是如何實現逆勢而上、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

帶您去解密——

“千亿梦”的舜宇集团,高质量发展有“密钥”!

“辦企業需要有戰略定力,看準的事就要堅持,提前謀劃並不失時機地抓住機會,永遠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昨天,舜宇集團董事長葉遼寧說的這番話,或許能讓我們找到答案。

2014年,在成立30週年之際,舜宇提出了進軍千億產業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宏大的目標,集團在深入調研論證之後,提出並實施了“兩個轉變”的戰略方向,即從光學產品製造商向智能光學系統方案解決商轉變,從儀器產品製造商向系統方案集成商轉變。圍繞這一戰略,舜宇邁開了更加矯健的步伐。

“目前,舜宇已經成了國內光電行業知名的‘單打冠軍’。‘第一’之後怎麼辦,必須激流勇進,否則就會被趕上甚至超越。”葉遼寧說。

“千亿梦”的舜宇集团,高质量发展有“密钥”!

堅守主業

成就行業“單打冠軍”

創立於1984年的舜宇集團,其前身是一家鄉鎮企業,從4間廠房、6萬元貸款和8名高中學歷者起步,在執著前行中成為全球知名的光學企業。

如今,舜宇的產品已經從單一的光學鏡片發展為涵蓋三大領域的十個系列;舜宇的市場,從為校辦工廠配套生產發展為與全球著名跨國公司結成戰略合作伙伴;舜宇的員工已超過1.6萬餘人;舜宇的生產基地,已發展成橫跨四省市的6個基地;舜宇的銷售額,從1985年的19萬元發展為2019年的數百億元。

更讓人欣喜的是,在大浪淘沙的市場機制下,舜宇穩紮穩打,把市場份額越做越大:目前,集團主打產品車載鏡頭、玻璃鏡片銷量全球第一,手機鏡頭、手機攝像模組銷量全球第二,舜宇已成為光電行業名副其實的“單打冠軍”。

“千亿梦”的舜宇集团,高质量发展有“密钥”!

舜宇的成功,有高科技、國際化經營、重用人才等等因素,而在葉遼寧看來,最重要的因素是“找準定位,把握方向”。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舜宇從事的是傳統光學產品,主要生產照相機、望遠鏡、顯微鏡的鏡頭鏡片。在當時短缺經濟的背景下,為了把“蛋糕”做大,舜宇也進行過“一業為主,多元開發”的嘗試,新上了工業陶瓷、通信交換機、消防設備、節能燈等項目,由於對產業不熟悉,累計損失達800多萬元,付出了沉重代價。之後,善於吸取經驗與教訓的舜宇高層,及時“剎車”,斬斷了這些業務,並將發展的方向重新聚焦於光學產業,在光電領域深耕細作。

這些年,舜宇並不是沒有其他的投資機會和資金,相反,隔三差五就有人向集團高層推薦“賺快錢”的項目。幾年前,國內一家非常有實力的房地產公司找到舜宇尋求合作,舜宇多次召開董事會商討,最終還是否決了這項投資。

“做出不參與的決定是艱難的。賺錢多,來錢快,誰不想呢?但是,舜宇對這類項目不熟悉。不熟悉,就不懂其中的規律,不能實現對資本的掌控。”葉遼寧說。

此後,舜宇始終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始終圍繞“光電產業”加減並舉求發展:用“減法”,剝離非相關、非熟悉的產業;用“加法”,專注主業,在做強的基礎上不斷將產業往縱深發展,做強做大光電產業。

“錢散人聚”

天下英才紛至沓來

舜宇創始人王文鑑的“錢散人聚”學說,早已被人們熟知,併成為集團重要的人才觀和發展理念。在實施過程中,集團以期權期股等形式,突出對專業技術人才和職業經理人的中長期激勵。

“千亿梦”的舜宇集团,高质量发展有“密钥”!

三十多年來,

共進行了4次大規模股份分配。

“千亿梦”的舜宇集团,高质量发展有“密钥”!

1994

第一次

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脫胎於鄉鎮企業的舜宇面臨著兩種選擇,一種是產權向企業的主要經營者集中;一種是對員工按照貢獻大小量化配股。按照當時民營企業通行的做法,企業創始人可以佔股30%—50%,但是王文鑑只拿了6.8%,包括食堂人員、清潔工在內的350名員工全部成為股東。

2003

第二次

舜宇建立了人才評價和激勵制度,構建由職業道德、素質、能力、業績等四要素組成的人才評價指標體系,每年對獲評優秀人才的員工給予股份獎勵。

2010

第三次

公司拿出1億股上市公司股份,在對優秀人才進行股份獎勵的同時,又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每年給予相應的崗位股份。

2015

第四次

公司把崗位股份的激勵面擴大到了全體課級以上管理人員和中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並決定將股份激勵作為公司的基本激勵制度長期堅持。

以“錢散人聚”為核心的分配機制,幫助舜宇合理地解決了人才的付出、收穫、積累和發展等重大課題,為企業凝聚人才、形成合力、激發創造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在期權期股激勵辦法之外,舜宇還制訂了規範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保證員工的收入隨著企業效益逐年增長。2014年,在集團成立30週年之際,舜宇又提出了“員工人均收入每五年翻一番”的目標。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這是舜宇集團名譽董事長王文鑑的用人理念,也是舜宇的用人觀。幾十年來,舜宇以“共同創造”為企業的價值觀,千方百計吸引人才,多方設法凝聚隊伍,打造了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的人才大軍,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的穩健快速發展。

舜宇事業的繼往開來,根本在人才。多年來,舜宇以愛才之心、惜才之情和用才之膽、容才之量,積極探索“對外廣攬人才”“就地培養人才”雙管齊下的高端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一套科學有效的人才引入和培養機制。

舜宇集團以“進校不離崗”的方式與高校合作就地培養人才,開創了我市企業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早在2003年10月,舜宇就成立了“餘姚市舜宇職業培訓學校”,將其作為員工的培訓基地。近年來,舜宇集團與浙江大學聯合舉辦“浙大餘姚現代企業管理培訓高級研修班”,使舜宇的中高層管理者在理論上得到提升;並先後與長春理工大學、浙江大學聯合舉辦工程碩士班,與寧波大學聯合舉辦大專本科班,形成了從大專到本科、碩士的員工深造渠道。

“千亿梦”的舜宇集团,高质量发展有“密钥”!

同時,公司建有省級企業工程中心、在職工程碩士班、博士後流動工作站,並在北美、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使人才有足夠大的活動平臺、足夠多的外配機會和足夠廣闊的發展空間。

舜宇實施職業發展雙通道,根據員工不同的特點和潛質,科學規劃職業發展路徑,建立了以任職資格為基礎的人才培養髮展體系,促進員工的職業發展。公司設立了11個專業覆蓋所有崗位、所有層級的任職資格標準,明確了能力素質和知識技能要求,並針對不同群體的員工,制訂了以此為基礎的培養髮展計劃,包括面向應屆大學生的“承暉計劃”,面向工程師的“驕陽計劃”,面向基層幹部的“乘風計劃”,面向中層幹部的“馭浪計劃”和麵向高層的“濟海計劃”,並持續推進、不斷完善。

1997年中專畢業進入舜宇集團的裘文偉,22年裡實現了從中專、大專、本科到碩士的“四級跳”。“第一個階段是自學考試,我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拿到了大專和本科文憑。第二階段,企業組織優秀員工深造,我的研究生學歷就是在企業的平臺上完成的。”2005年,裘文偉被派至車載光學擔任負責人。對於這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行業和職位,裘文偉帶領團隊頂住壓力,將傳統的光學鏡頭成功應用於汽車影像系統,使舜宇的車載鏡頭成為國內外高端車載鏡頭的代名詞,大批量應用在奔馳、寶馬、奧迪等著名品牌汽車上。裘文偉說:“不論在哪個崗位,我始終抱著這樣一種信念,‘要做得比別人更好,要做得比以前更好’,發揮最大的潛能,一步一步與企業共成長。”

目前,舜宇集團擁有近5000人組成的專業技術隊伍,有多名獲得國家、部委、省市科技進步獎的行業領軍人才,其中國家級千人專家2名,“3315”專家2名,納入省市級人才培養工程多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或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近1300名。對於從國外或外企“空降”而來的技術與管理人才,舜宇迅速把他們擺上重要崗位,給他們提供一切必須的條件,使他們得以憑藉舜宇舞臺創造出令人矚目的成果——

由舜宇恆平儀器幾位博士、高工共同參與的“高通量優選儀器開發及應用”被科技部、財政部列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經國家科技部批准立項,舜宇集團的“跨尺度三維光電振動測量儀的開發和應用”項目,再次被列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2012年加盟舜宇的三位美國硅谷博士與舜宇內部的高工聯合,不到兩年就成功開發了“三維信息採集系統”“人機交互手勢識別系統”和“體感手勢控制器”,2013年投入量產,成為全球首創,當年創造銷售額1億多元。

“時代變革要求我們對‘客戶至上、快速反應’賦予新的內涵。”葉遼寧認為,打造“客戶至上、快速反應”的競爭優勢,需要一批勇於“成就客戶夢想”的“夢之隊”。

葉遼寧認為,未來需要的人才,除了要擁有“遠大的視野、寬闊的胸懷、堅忍不拔的毅力”,還需要有國際交流溝通的能力,要有較強的客戶服務意識。這樣的人才,需要理解公司的戰略意圖、熟悉公司的運作流程及彼此間的握手協作關係,在市場競爭中形成合力。他透露,“現在,我們在原來一系列激勵措施的基礎上,正在探索新的人才激勵方法,努力釋放人才創新熱情,為公司更大發展增添源源不竭的動力。我們要基於任職資格體系建設,儘快搭建好吸引、培養、發揮各類優秀人才價值的人力資源優化平臺,使真正有能力的人脫穎而出,讓他們成為成就客戶夢想、實現舜宇千億夢的‘夢之隊’”。

矢志創新

搶佔新技術制高點

觀察舜宇集團35年的成長軌跡,可以發現:集團銷售額從19萬元到1億元用了10年,從1億元到10億元用了11年,從10億元到100億元用了9年。如今,舜宇人滿懷信心,正朝著實現“千億夢”的目標進軍。

“千亿梦”的舜宇集团,高质量发展有“密钥”!

葉遼寧說:“如果沿用現有的發展模式,要實現千億目標,意味著我們的場地要擴大10倍,我們的員工要增加10倍。這樣的發展道路顯然是不行的。靠土地、資本、普通勞動力大量投入去發展的模式已經過時,我們必須走全要素生產效率提高的道路。”

為此,舜宇以十年為週期制訂了千億目標發展規劃,明確將繼續堅持光電產業的定位,做精優勢業務,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同時,對公司戰略進行調整,強調從光學產品製造商向智能光學系統方案解決商轉變、從儀器產品製造商向系統方案集成商轉變。

“通俗地說,就是要在我們傳統的硬件中加入更多的算法與軟件,使我們的產品變成真正意義上的‘眼睛’,服務更多的客戶,應用到更廣的範圍。”葉遼寧介紹,早在2015年,在提出千億目標後,舜宇就著手佈局相關產業。

2015年,舜宇光電全資子公司浙江舜宇智能光學技術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涉及的非手機類領域,是光電視覺機器的衍生和更為廣泛的應用,與舜宇光電“從緊湊型攝像模組供應商轉變成光學影像系統方案解決商”的轉型思路不謀而合。

隨後,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柔性生產整體解決方案成功中標某國家級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的智能生產線項目,收穫了“智能柔性生產方案”第一單。該公司以智能柔性生產線和智能測量傳感器為著力點,依託本地應用系統平臺和遠程大數據應用平臺,為客戶提供“智能測量”和“智能生產”的整體解決方案,成為“中國智能製造最有價值創造能力的方案解決商”。與此同時,一個千億級智能光電產業基地已在我市光電小鎮初具雛型,該項目佔地1126畝,計劃投資200億元。舜宇將努力在現有業務基礎上積極佈局3D智能光學技術產業化、工業自動化等項目。

“要實現千億目標,離不開客戶的支持;離開了客戶,就像魚兒離開了水,企業將不復存在。”葉遼寧說,這個樸素的道理,舜宇人一直在持續實踐。

在過去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舜宇把“名配角戰略”作為企業長期堅持的基本戰略,在與國際“名主角”客戶合作的過程中,舜宇人始終秉承“客戶至上、快速反應”的法則,以客戶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快速反應、雷厲風行,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可以說‘客戶至上、快速反應’是舜宇贏得客戶信任、攻克市場危機、持續優質經營的制勝法寶,需要長期堅持。”葉遼寧說。

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讓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產品更新和服務改進的週期越來越短,科技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日新月異,已經從大規模生產的商品經濟時代跨入了大規模定製及分散化個性定製的產品經濟時代,客戶需求的多樣性與複雜性與日俱增。

舜宇在突破關鍵技術、拓展市場份額的進程中,也面臨著研發投入存在風險、生產能力難以快速提升等問題。對此,市

政府及陽明街道給予大力支持,根據舜宇科技投入與產出情況,每年安排專項獎勵資金,鼓勵企業進行研發投入、技術改造、人才激勵等,堅定企業發展信心。

“千亿梦”的舜宇集团,高质量发展有“密钥”!

“用好政策是企業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必然選擇,借力而為、順勢而行,把政策紅利轉變為企業紅利,把國家優勢轉變為企業優勢,把行業趨勢轉變為企業先機,拓展發展之道,用良好的‘天時’創造更大的經濟成果。”葉遼寧說。

近年,舜宇又出大動作——成立產業基金,實行資本運作與合作。舜宇把上下游企業進行整合,瞄準與舜宇關聯度密切的企業,或者有技術但缺少資金的優質企業,綜合採用收購、兼併、控股等方式,積極主動地與高技術公司合作對接,最大限度地融合內外資源,做強做大實業。收購韓國力量光學54.9%的股份,收購日本柯尼卡美能達手機鏡頭生產基地,在美國硅谷、韓國水原、日本東京等地建立市場開發與技術支持的分支機構……一系列對向拓展的新招術,為舜宇高質量發展拓寬天地。

舜宇走出了一條堅守主業不斷髮展的康莊大道,不過,在這一過程中,舜宇人並沒有固步自封,35年來,他們奏響了堅持轉型升級與持續創新的主旋律。對堅守主業和轉型升級的關係,葉遼寧說得很明白,“對於實體企業,堅守主業離不開轉型升級,轉型升級也離不開堅守主業。堅守主業是轉型升級的基礎;轉型升級是堅守主業的保證。‘轉型’不是轉到其他行業,而是以‘主業’為基點,向著行業最高的目標一步步前進;‘升級’不是單項升級,而是要根據市場與客戶的需求變化,對‘市場、技術、品質、製程、營銷到售後’整個過程進行系統升級。”

“千亿梦”的舜宇集团,高质量发展有“密钥”!

基於光電行業的特點,舜宇集團每三年制訂一次公司戰略,每年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對業務邊界、實施路徑進行必要的修訂。

2004年,在舜宇集團成立20週年時,舜宇制定了“名配角”戰略———為國際知名的大公司做配套,由此深化了國際化之路,帶動產品、客戶和市場的高端化。

“作出這樣的發展定位,是基於對全球光電產業現狀的認識。目前光電產業在國外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但國內還屬於有較高科技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無論是從技術、產品品質還是從生產成本、品牌知名度來說,國內光電產業都不是國外巨頭的對手。”葉遼寧說,“名配角”戰略是許多跨國企業的成功之道,也是舜宇快速融入國際光電產業的最有效途徑,“只有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提高自己,牽手世界500強企業,就等於和跨國公司一起參與了國際分工和利益分配。”

在實施“名配角”戰略後的短短几年內,舜宇在國際市場上實現了“三級跳”:從原來的港臺地區、韓國,覆蓋到日本、美國、德國等光學儀器發達國家,之後又向法國、意大利、荷蘭等國家延伸。

光學領域的三星、索尼、尼康,車載領域的麥格納、奧托立夫、大陸集團,光電領域的華為、聯想、小米,儀器領域的蔡司、奧林巴斯……在這些國際大牌的背後,都有舜宇這個“隱形冠軍”的身影。

雖然舜宇的定位是“名配角”,但是“配角”也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做“主角”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圍繞實施“名配角”戰略,多年來,舜宇堅持高科技、高效益、高價值三大目標,形成了技術研發體系和思想,技術創新已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

———建立了定位明確的二級研發組織體系,確保自主開發和引進的高新技術能快速應用於產品。擁有省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發展中心、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以及子公司研發部等。通過這些創新平臺,企業內部集聚的各種人才要素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種新產品、新技術、發明專利源源不斷地推陳出新,目前,舜宇集團獲得各種專利已超過400餘件。

———通過與浙江大學、上海交大、中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了一套產學研結合的成功模式。特別是與浙江大學的合作,舜宇從創業之初委託浙大在國家光學試驗基地培訓技術骨幹,到1988年和浙大光電技術開發公司建立科技生產聯合體,再到如今由原先的技術合作擴大到資本、管理、人才和服務等多領域多層次的科技合作,浙大的科研成果在與舜宇的緊密合作中不斷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讓舜宇大步跨入了屬於高新技術領域的現代光電信息產業,成為光電行業的佼佼者和領跑者。

———抓住有利時機,綜合採用收購、兼併、控股等方式,積極主動地與高技術公司合作對接,最大限度地融合內外資源,做強做大實業。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來襲,許多企業開始“節衣縮食過寒冬”,舜宇卻敏銳地嗅到這場金融危機中蘊涵的大好契機,收購了韓國力量光學54.9%的股份。2013年底,公司又收購了日本柯尼卡美能達手機鏡頭生產基地,使舜宇得到了柯尼卡美能達從光學設計、工程、製造、品質保證等全方面的現場技術派員指導,同時又獲得了柯尼卡美能達手機鏡頭相關的技術專利。這些年,舜宇還在美國硅谷、韓國水原、日本東京等地建立了市場開發與技術支持的分支機構。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舜宇人深知,市場需求是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市場需要的技術才是好技術,只有客戶買單的創新才是好創新,每一次機遇的把握、每一次風險的規避,無不滲透著在“客戶至上、快速反應”方面的持續探索與實踐。

2005年,舜宇成立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大舉進軍手機行業。手機行業的更新換代快,舜宇依靠自己的研發體系,將封裝技術從CSP升級為COB,與國內手機模組生產企業拉開差距,躋身世界第一陣營。近年來,集團又自主研發了各種自動化設備,用於高像素、多攝頭等高端攝影模組的生產,從而進一步拉大了與行業內企業的差距。

2004年,“車載攝像頭”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在老產品市場需求逐漸萎縮的背景下,舜宇人意識到這是一片前景廣闊的光學新“藍海”。經過幾年的論證,2008年,舜宇整合團隊成立了獨立運作的新公司寧波舜宇車載光學技術有限公司。幾年間,這個子公司先後攻破了高壓防水技術、高性能工程塑料在車載鏡頭上的應用等技術難題。目前,舜宇車載鏡頭已全面進入奔馳、寶馬等世界知名汽車品牌,市場佔有率連續7年居全球首位。車載光學事業已經成為舜宇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成為舜宇未來衝刺千億目標的有力引擎。

為實現千億目標,3年前,舜宇決定,在城西新建一個產業基地,規劃佔地1126畝,分為四期建設。為支持舜宇集團實現跳躍式發展,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和陽明街道、馬渚鎮全力做好土地供應、報批、供電等基礎保障工作,為企業提供一流服務。在政府支持下,舜宇新基地以超常規的速度開工建設。目前,佔地130畝、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的一期已建成投產,佔地180畝、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的的二期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已完成50%的土建工程,其中一幢廠房已經竣工並交付使用。這一新基地全面建成後,將成為我市智能光電小鎮的“領頭雁”,為我市加快發展先進特色製造業起到引領作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經歷了35年創業歷程的舜宇集團,瞄準目標腳踏實地,勵精圖治砥礪前行,必將在新時代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在餘姚高水平建設創新型生態城市的進程中作出更加重要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