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于都】于都梓山镇天然氧吧菓盒寨

【方志于都】于都梓山镇天然氧吧菓盒寨

【方志于都】于都梓山镇天然氧吧菓盒寨

于都梓山天然氧吧菓盒寨

【方志于都】于都梓山镇天然氧吧菓盒寨

在于都县城东南6公里的323国道旁,贡江镇与梓山镇交界处,有一处叫“双狮滚球”的丹霞奇峰,气势雄伟,形象逼真。主峰颇似客家菓盒,也叫菓盒山。它与旁边的“于阳十景”之一——“铜钟石鼓”一起共二珠齐辉,自古璀璨。

【方志于都】于都梓山镇天然氧吧菓盒寨

菓盒山海拔220多米。山体拔地而起,四周悬崖峭壁,峰峰风景别致;山上植被茂密,满山大树灌木,季季空气清新。仲春,雾锁山头,仙峰道谷。山顶青松滴翠,檵木妖娆。酷夏,云蒸霞蔚,青峰绿谷。林间隐天蔽日,清风送爽。深秋,白云过山,草木苍劲。夜里竹木摇曳,月光如织。三冬,草黄树黛,山敦峰实。清晨红妆素裹,遍地霜影。静立山顶,前可远眺于都县城,后可俯瞰固院大地,左是钟鼓岭,右是青头山。

在山顶中部的坳上曾一度有寨,所以当地人多把菓盒山叫做菓盒寨。可惜,寨在头次红时被拆了,数百年古寨毁于一旦!现在,遗址林木参天,枯叶如被。林间屋基很多,随坡就势。四周工事密布,防守严密。山坳还有水塘,深过两米。一句话,隐蔽极好,设施齐备,功能完善。

【方志于都】于都梓山镇天然氧吧菓盒寨

西面的山头有一座古庙,叫菓盒寨寺,因位于这果盒寨山上,故名。菓盒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据传,为一周姓施主所创。原寺为一天然石窟。后几番扩建,数度兴毁。“文革”再度遭创,墙颓瓦败,僧尼离散。1983年重建,2008年5月举行佛像开光典礼。现有三宝殿、斋堂、僧舍和厨房,都是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

古庙两次易址,几经兴废。初址寨旁,深藏不露;现址山门,显山露水。一位鹤发童颜的80岁“白哥”说,最近的一次兴废是在当代,“六几年拆的,八几年盖的”。

山上先有庵,后有寨,再有寺。庵是向善的地方,教化僧俗,凝聚人心,在这里,在历史的长河中,大部分时候是寨庵并存。

以前,上山只有两条极易把守的小路。寺前是“牛栏窝”,酷似微开而巨大的“蟹钳”。“窝”即绝壁幽谷,有井有寮,古木参天,风景迷人。前路在钳的右边,经扶梯、上崖嘴、过山梁。寺后是“纺锤窝”,窝里宽,有田土,是古寨粮仓;窝口窄,像“锤柄”,是古寨后门。窝的四周林木茂密,右坡有条“野鸡路”,隐蔽登寨。

【方志于都】于都梓山镇天然氧吧菓盒寨

不过,前几年有信人善士把“蟹钳”粉碎了,把“牛栏”填了,修了个停车坪;把后头“理”了,从谷底到寨前,“啃”飞崖,推大树,剃出了一条“通天大道”。“花去”五成美景,“买了”一路方便。香客上山,再无囧样!

【方志于都】于都梓山镇天然氧吧菓盒寨

虽有“伤口”,但菓盒山依然是个袖珍的森林公园,也是天然氧吧,又离县城很近,是个闹中静处,足可休闲怡情。去时,你可以带上干粮,带上帐篷。玩饿了,闹困了,大家就找个有山泉的地方坐下来,吃点干粮,然后在幽暗的密林里、在古寨的遗址上支起帐篷,躺一躺,午休一会。

【方志于都】于都梓山镇天然氧吧菓盒寨

睡在里面,扑鼻的草芳树香入肺入心,颇有归童归真之感。你可以眯起眼睛,聆听风絮泉叨,虫言鸟语,惬意地休息一会,也可以放飞思绪,遥想故国轶事,古寨情仇,尽情地神游一趟。

常言“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到极处日,闲到极处时。累了,你就给自己放个假,然后再保质保量地忙下去。山不在高,有寺则灵,有寨则名,有胜则显,菓盒山绝对是个“近爬”的好去处!

【方志于都】于都梓山镇天然氧吧菓盒寨

【方志于都】锦绣龙溪

【方志于都】于都救火英雄丁振军

【方志于都】千古名篇出于都

【方志于都】于都县“雩阳十景”之一“龙门夜雨”

【方志于都】周敦颐与于都罗田岩

【方志于都】水府庙的故事

【方志于都】于都县古代的石刻和碑刻

【方志于都】于都古代文苑俊才——易学实

【方志于都】 于都“伍保公”的传说

于都县原名雩都县,因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6月1日起改名为于都县,位于江西南部,贡水中游。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是江西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和赣南最早建县的三个县之一,素有“六县之母”,“三省往来之冲、东南之一要区”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曾设于此近250年之久。土地革命时期,全县又先后分设过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和于西等县,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驻于都县城,是著名的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