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創作《七十華誕閱兵賦》:愛讀書的孩子,到底厲害在哪裡?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

女生創作《七十華誕閱兵賦》:愛讀書的孩子,到底厲害在哪裡?

家學寶主筆團 | 微宛

1


一篇名為《七十華誕閱兵賦》的國慶閱兵觀後感,把我們又帶回了振奮人心的閱兵場上。

全篇數百字,氣勢磅礴,一氣呵成。

女生創作《七十華誕閱兵賦》:愛讀書的孩子,到底厲害在哪裡?

令人驚歎的是這篇觀後感竟是出自一個16歲的女生之手,她叫劉天羽,是一名高二學生,被網友們稱為“下一個武亦姝”。

網友還稱讚她:

女生創作《七十華誕閱兵賦》:愛讀書的孩子,到底厲害在哪裡?
女生創作《七十華誕閱兵賦》:愛讀書的孩子,到底厲害在哪裡?

透過文采飛揚的詞句,小作者的閱讀量可見一斑。

事實也的確如此。天羽說,因從小受媽媽影響,她特別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媽媽創作的古詩詞是她小時候的讀物。

她還是李商隱和李賀的“鐵粉”,業餘最大的興趣就是和父母同學玩“飛花令”。

難怪我們在她作品的字裡行間,能領略到《詩經》《楚辭》之美,品味到唐詩宋詞之韻。

正是閱讀的積累,好書的陪伴,讓天羽小小年紀,博古通今,見解深厚,筆下生花。

讀書的益處不僅如此。

讀書給人智慧,正如雨果所說:“各種各樣的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作用下,彷彿烤在火上的紙一樣漸漸燃盡。”

讀書使人明理,正如楊絳所說:“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活著發財,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讀書讓人樂觀,正如羅曼·羅蘭所說:

“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


2


最近火爆網絡的“華為百萬年薪招聘”、“28歲北大女生獲聘博導”等事例都告訴我們,世界正在獎勵愛讀書的孩子。

高考文科狀元孫婧妍曾分享經驗:

“讀書多了,就會培養出語感。因為世界上的任何一本經典都是時間沉澱下來的精華,它之中的字詞語句都是最為準確、最為質量上乘的。”

“當一個人見多了經典、熟悉了經典中語言的運用方式,他再回過頭去做題時,很容易便可在密密麻麻的試卷上找到正確的東西。這也是閱讀最為顯性的益處。”

胡適曾說:讀書不是單為文憑功名,只因為書中可以供給學問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可以幫助我們思想。

閱讀能引導孩子們去深入思考,他的理解力就會隨之得到提升,這對其他科目的學習也大有裨益。

此外,愛讀書的孩子能接觸到更大的世界,建立起豐富的知識體系,天文地理、歷史典故、前沿科技都能信手拈來,侃侃而談,這樣的孩子更加陽光積極,充滿自信。

充滿自信的孩子,才能收穫成功和幸福。

電影《妙手仁醫》講述的是一個落後差生本·卡森,逆襲成為學霸,成功主持實施了史上第一例顱骨連體嬰兒的開顱分離手術,後來又擔任了前任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長的傳奇故事。

這其中的關鍵,就是他的母親對於孩子閱讀的引領。

女生創作《七十華誕閱兵賦》:愛讀書的孩子,到底厲害在哪裡?

正是閱讀,給本打開了一扇看世界的窗,豐富了知識和視野,讓他在課堂上令老師和同學們刮目相看,從而逐漸樹立了自信,並激發了進一步探索世界的興趣。


3

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也身體力行地投入其中,怎樣更好地引領孩子去閱讀呢?

閱讀越早開始越好


有人說: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一小片土壤,種下什麼,就收穫什麼。

閱讀就像是在孩子心裡播下一顆種子,播種得越早越好。

與其讓孩子日後沉溺於電子產品和網絡世界而不可自拔,不如早早地把他引入書籍的殿堂。

教育明星國芬蘭的遊戲業非常發達,家喻戶曉的手遊《憤怒的小鳥》就出自芬蘭,它的首都赫爾辛基被稱為“設計之都”。

但芬蘭的孩子並沒有沉迷於遊戲,反而更愛閱讀,日閱讀量全球第一。

這不僅得益於芬蘭對於閱讀的重視,它是世界上圖書館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也得益於政府對於早期閱讀的培養。芬蘭孩子的第一本書是政府贈送的硬板詩歌繪本,政府希望幼兒從小就在父母的吟詠中,感受語言的韻律節奏。

年幼的孩子如同一張白紙,年齡小,好奇心強,在這個階段,爸爸媽媽該把更多美好的東西帶給他們,書籍就是我們可以帶給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糧。

創造家庭閱讀的氛圍


在閱讀的起步階段,給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尤為重要。

要讓孩子讀書,父母自己先要成為愛書的人。

對於學齡前的小寶寶,我們可以給他講書。

在親子閱讀中,不但培養了孩子閱讀的興趣,還有利於和諧的親子關係,給孩子美好的童年回憶。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說:

“唸書給孩子聽,就好像牽著孩子的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一個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而親子之間豐富的語言交換,是送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等孩子能夠獨立閱讀,我們就跟他一起讀。家長和孩子制定共讀計劃,也可以輪流大聲給彼此唸書。

對於能深入閱讀的孩子,父母可以和他一起討論,彼此交流讀書的心得。孩子獨特的視角,經常會令爸爸媽媽驚訝不已。

給孩子一個讀書氛圍,就是讓他感受到,讀書就是一件身邊如影隨形的事情,如同吃飯睡覺一樣,讓讀書真正融入他的生活。

讓孩子讀好書


真善美,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也是我們最想帶給孩子的事物。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周大新先生曾說:向孩子們推薦書的時候,應該把握兩個標準:

第一,這本書是否在傳達愛;

第二,這本書是否在告訴孩子什麼東西是美。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談話。有了真善美的滋養,孩子的品德也得到昇華,能發現自己和世界的真善美。

此外,給孩子選書,也要綜合考慮孩子的閱讀水平的發展情況和興趣愛好。

並不是只去讀“大部頭”才有收穫。所謂開卷有益,讓孩子帶著興趣去閱讀,更能事半功倍。

閱讀不要急於求成


閱讀是一個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如果家長一味地採用複述、讀後感,甚至是閱讀理解來檢查所謂的讀書效果,那會給孩子造成壓力,會打擊孩子讀書的興趣。

曾獲首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成就獎”的林樂昌教授說:

“讀書是終生的,無論你的學識如何,你處於什麼樣的人生階段,都需要書本伴隨左右。讀書需要保持初心。”


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們要不忘初心,不要因為功利的想法,而把讀書變成一個艱苦的任務。

在央視的一則公益廣告中,白巖松曾給我們分享:

的確,讀書並不會一夜間讓世界變好。

但在書中,卻可以讀出一個更好的自己。

女生創作《七十華誕閱兵賦》:愛讀書的孩子,到底厲害在哪裡?
女生創作《七十華誕閱兵賦》:愛讀書的孩子,到底厲害在哪裡?


莎士比亞說: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命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翅膀。”


愛孩子,就帶著他一起讀書吧。

給孩子插上閱讀的翅膀,讓他在充滿陽光的日子裡,盡情翱翔。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