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圖片:董燕京(部分網絡用圖已單獨註明來源)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幾世同堂的合影、送行站臺上緩緩駛過站臺的綠皮火車、風中飄揚的紅領巾、那些年孩子們吃過的馬迭爾……最煙火的故事裡,藏著幾代人的珍貴記憶和感動。一個家庭的經歷和影像,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新中國成立70年之際,讓我們通過細數小家裡的那些事,感受時代的變遷與祖國的成就。

——小婚家

01

籌辦婚事的過往

1979年1月27日(大年三十)是我們夫婦喜結良緣的新婚之日。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 我們夫婦的結婚證

那時國家提倡青年晚婚,並規定男27歲,女25歲,方可領證結婚。

經由廠裡開出證明後,我們一起去所在街道辦理了婚姻登記。

登記那天,在領取結婚證的同時,我們還欣喜地領到了兩張傢俱票,即雙人床票和小衣櫃票。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 60、70年代蘇州傢俱票(圖源:網絡)


可別小看這兩張票,那可是政府對新婚家庭的特殊關照。

當時居民購買任何緊俏商品都需要憑票憑證。

不要說“三轉一響”(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需憑票購買,甚至連嬰幼兒喝的牛奶也要憑奶證供應。

但是,組建一個新家僅有兩件傢俱怎麼行。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55年曆史的西四傢俱店2009年拆除,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曾紅極一時,北京90%以上的結婚用傢俱都出自該店。(圖源:新京報)


當年北京街面上的西四、騾馬市等各大傢俱店,統歸北京市傢俱公司獨家經營,各類產品都供不應求。

以致每當傢俱店夜間有進貨時,都會被晝夜望風的顧客盯個正著兒,經常是貨還沒卸完,店門前便排起了長隊。

隨後人們還會自發地編號排序,每隔兩小時叫一次號,人離場號即作廢。

這樣排上大半宿,直到早上9點傢俱店開門後蜂擁搶購,但終歸貨源太少,大多數人仍會徒勞而返。

接下來,

服裝的置辦則較為簡單,媳婦是一件呢子外套,一套迪卡料衣褲,長毛絨領棉大衣和皮棉靴。

我的服裝和媳婦一樣,只是將呢子外套換成了仿呢中山裝。

床上用品為4床線緹被子,外加床單、褥子、枕頭、枕巾各兩套。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當時最流行的婚紗照


當時被禁多年的婚紗照剛剛恢復,

我和妻子在前門大北照相館拍了坐姿、站姿兩幅照片,算是趕了個時髦。

與如今結婚講究包租豪華車隊相比,

當年北京只有一家國營出租汽車公司,即北京市出租汽車公司,

我們電話預訂的是一輛華沙牌(勝利20型)小臥車,費用15元。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那個年代,推著自行車,就去迎親了


其實在那個年代裡,迎娶新娘的接親方式,不少都是乘坐公交車,或是騎自行車。

距離較近的,接親隊伍都是步行。

那時婚禮婚宴一般都在自己家裡辦。

排場些的,會在院裡搭個大棚,並請餐館的廚師來掌灶。

而我們辦的比較簡單,婚宴僅有6桌,參加者都是兩家的至親及部分同事好友和街坊。

憑本憑票供應的捲菸、白酒、豬肉、雞蛋、花生、瓜子及糖果等,從家門口的副食店即已購齊。

而宴席所需的一些反季節細菜,

如蒜苗、黃瓜、菜花,以及上好的黃花魚、大蝦等都要跑到京城四大菜市場之一的西單菜市場才能買到。

為此,我們夫婦專門起大早去排了好幾次隊。

在鞭炮聲聲、喜氣洋洋的婚禮過後,

我們大概總攬了一下,連置辦傢俱帶舉辦婚宴等,共計花費約760元,按當時的生活水平可算是中檔消費了。

好在婚房是原來自己居住的一間12平方米的租賃公房(月租金1.20元),婚禮前只是用大白粉刷一新就OK了。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 一對綠花瓶,結婚時好友送的禮物,留存至今


那時候,

單位的同事會每人3毛5毛隨份子,再將錢湊在一起送給新人,

關係好的還給我們帶來禮物,多是日常生活用品:

鋁鍋、暖瓶、臉盆、枕巾、床單等。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 送給新人的禮物,通常是生活用品


而再往前推幾年,婚禮的場面就很不一樣。

比如在1969年,

同院鄰居—在北京市醫藥公司工作的張大哥將在宣武傢俱廠工作的新娘娶進家門時,其婚禮就充分體現了那個年代所獨具的“革命化”色彩。

婚禮當天,

新郎、新娘各自照常上班,晚上下班後才在院裡的葡萄架下舉行了一個簡樸的結婚儀式。

全院的鄰居以及雙方單位領導、同事紛紛到場祝賀,

我們院裡的幾個小兄弟按照張大哥的吩咐,

幫忙拉線掛上兩盞大度數的燈泡,擺放好桌椅,並負責為客人沏茶倒水;

張大哥夫婦則剝糖點菸,招待並迎送賓客。

因不備酒席,人們熱鬧了一個多小時後,便逐漸散去。

這時,

再看那新房裡,

桌上、床上已經擺滿了人們送來的領袖像章、“紅寶書”等極具時代特色的禮品。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我們夫婦結婚旅行在青島魯迅公園


七八十年代新人舉辦婚禮後,一般還要投親訪友去外地蜜月旅行。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我們夫婦結婚旅行在青島海濱


我們也隨此風俗第一次出遠門,開啟了濟南、青島的新婚之旅。

在往返的列車上,一路上可謂歡歌笑語。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祝酒歌

李光羲 -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而至今讓我們難以忘記的,是列車廣播中循環播放的李光羲的《祝酒歌》,



還有金炳昶、楊振華合說的相聲《下棋》。

02

“三轉一響”的家庭標配


六七十年代,新人結婚組成家庭,除置辦傢俱外,或多或少都要添置一兩個大件。

當時的國產名牌:自行車有永久、鳳凰、飛鴿;

手錶有上海牌石英錶和全鋼機械錶;

縫紉機有飛人、蝴蝶、蜜蜂;收音機有紅燈、熊貓等。

而自行車和手錶作為出行、計時的必備工具始終是供不應求。

因此,計劃經濟時期施行票證供應的政策也就應運而生。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圖源:新浪網)


“三轉一響”等商品的供應票都要由主管商業部門按比例分配到機關、廠礦、街道或鄉鎮。

再由單位組織職工採取抓鬮的形式,落實到有資格購買的個人身上。

回想起來,這種購買形式竟持續了約30年。

僅以我的小家為例,我和妻子都是70年代初參加工作,由於“一票難求”,及至從成家到置齊“三轉一響”竟然用了近10年。

其中既有排隊抓鬮不易的因素,也有工資收入低囊中羞澀等現實原因。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當年妻子通過抓鬮買到的上海全鋼機械手錶,保存至今


妻子通過抓鬮,如願以償地買到了“上海”牌全鋼機械手錶。

我則只好買了不要票的上海“寶石花”牌半鋼手錶。

後來我們又相繼抓到了“永久”牌自行車和“飛人”牌縫紉機票,

並於80年代初在天壇公園“首屆音響電器展銷會”上買到了帶有高低音功能的“紅燈”牌收音機。

還記得,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再見吧媽媽

我們夫婦買回收音機後,一進門便迫不及待地接通了電源,當收音機中傳來李雙江演唱的歌曲《再見吧,媽媽!》時,內心有種說不出的感動。

時光走過90年代,又進入21世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部分家庭步入小康,尋常百姓的需求已向多元化發展。

液晶彩電、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名牌汽車、現代住宅的新型消費迅猛增長,

以致當今社會已不再有幾轉幾響或“幾大件”的流行詞及明晰概念。

改革開放,

不僅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也使人們在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感受到,

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我們以前做夢都不會想到的。


一組老照片:那年,我們結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