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間最成熟的交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弘一大師在晚年時,寫了一首詩:“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人和人的感情,淡淡的就好,這樣的關係,能夠維持的久。如果一直濃濃的,兩人濃如蜜,就是要分開的時候。

走在燈紅酒綠的大馬路上,穿梭於形形色色的交雜人群中,臉上統一的刻板表情根本很難看得出來這個人一天過的如何,開心亦或是失落。

因為你們每個人之間都是一種擦肩而過的角色,既然是擦肩而過,就符合人類的面無表情邏輯學,無論見到誰都是一副掛著A4黑白紙的模樣,就是在有意地與周圍人拉開距離。

老子說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如果一直感情升溫,一定會退溫的,這是宇宙的規律。

認識很多人後,發現一點:所有的恩怨,都是因為人和人太好引起的,靠得太近了,就起了麻煩。然後就有恩恩怨怨了,一個家庭中,一個單位中,乃至朋友之中也是一樣的。好起來時可以兩人同穿一條褲子,分開後,可以死都不見面。

成人間最成熟的交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對人且說三分話,人和人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主要體現在說話上,少說話最好,話多了,都是廢話。不管是夫妻之間,還是家庭之中,都要適當地保持距離,有了距離,才有感情。

我見過一句話,為什麼佛陀旁邊曾經出現了像善星比丘、提婆達多一樣的叛徒呢?

因為太近了,靠得太近了,就看不到對方的功德,觀察不到對方的法身。所以他們看不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卻看到佛陀的十四種醜態。

靠得太近了,就缺少一種恭敬心,看不到對方的功德了。感情好了,往往產生貪著心,而這種貪著心,就是將來我們恨對方的根源。沒有愛,也就不會有恨了。

人和人的相處,真的是一種藝術,或者是一生中很重要的學問。要學好這一點,很不容易。

我覺得有點很重要,首先要抱著一種無所求的心理,不要去求對方,無欲則剛嘛,不求於對方,然後多多為對方做事情,這樣子關係就慢慢地好了。很多人關係越搞越糟糕,是因為向對方所求的太多了。

成人間最成熟的交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陳佩斯這樣評價自己的摯友兼搭檔朱時茂:從來都不會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友誼的維持從來不靠刻意,你不必煞費苦心經營。

真正的友情維繫起來不過是“舒適”二字。真正的朋友不會把友誼掛在口頭,而是彼此牽掛彼此關心,卻不流於表面。

他不在意你看不看的到他的關心,只要你過得好就足以。真正的朋友是就算許久不聯繫,偶爾相約小聚時,感覺仍和往日相同,沒有任何矯情,也無需過多顧忌。

友誼越平淡越珍貴,越平凡越真實。

如同梁秋實在《送行》裡寫道:“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都要去接你。”

這種態度,即是珍重也是坦然。“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

願每一個人都能有一位這樣的朋友,不嫉妒、不迎合、可交心、又自在

讓你感受到生命的價值,體會著生活的美好。

成人間最成熟的交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