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得好!江津“開門抓教育”,群眾齊點贊

幹得好!江津“開門抓教育”,群眾齊點贊

區委書記到村裡開展院壩辦公,區長走進老舊小區督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江津區將“開門抓教育”貫穿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全過程,黨員幹部帶著職責進村社、領著問題走一線,擴大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督、邀請群眾評判,以群眾獲得感檢驗主題教育成色。

干得好!江津“开门抓教育”,群众齐点赞

嘉平鎮開展“初心講堂”,通過榜樣講初心,激勵黨員幹部在新時代有新擔當新作為

廣開言路聽民意

基層群眾成“座上賓”

“6000萬貸款到位了,生產線和技術改造升級總算是有著落啦!”10月20日,江津酒廠集團董事長李樹明感慨萬分。

江津酒廠是江津的老牌企業,隨著市場發展的變革,急需改造原有陳舊的生產線和技術。就在李樹明為發展資金焦頭爛額之際,江津區財政局機關黨總支、農行江津支行運營財會黨支部和江津酒廠黨支部聯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在效果評價環節,李樹明提出了這一隱憂。

主題黨日後,江津區財政局就這一問題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在最短時間內為江津酒廠解決了6000萬元貸款,用於集團技術創新,以提升“江津白酒”這塊金色名片。

第二批主題教育在群眾“家門口”開展,群眾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如何讓更多群眾參與進來?在江津,無論是區委常委會集中學習研討,還是各部門鎮街班子幹部專題集中學習,均須邀請黨外幹部、基層群眾或服務對象等列席,同時開展學習效果評價、徵求意見建議。

干得好!江津“开门抓教育”,群众齐点赞

區社保局在李市鎮洞塘村召開院壩會

10月9日,油溪鎮石羊村八社羅家灣院壩裡很是熱鬧,該鎮主題教育集中學習在這裡進行。參加此次學習的除了油溪鎮領導班子、石羊村“兩委”幹部,還有前來旁聽的20餘名群眾代表。

“鄉親們,你們對村裡和鎮裡有啥不滿意的、有啥意見建議的,都可以提出來。”在完成當天理論學習後,“集中學習”進入聽取群眾意見環節。

“敬老院的廁所是蹲便器,老人們如廁不方便”“花椒秋季管護技術能不能請專家來指導一下”……最後,該鎮班子中心組共收集到群眾意見建議7條。截至目前,已解決完成5條,另有2條正在加緊辦理中。

廣開言路聽民意,基層群眾成江津主題教育的“座上賓”。截至目前,江津區共邀請黨外幹部、群眾代表、服務對象等參加集中學習研討2786人次,實現全區126個部門30個鎮街全覆蓋。

為擴大主題教育群眾知曉率,江津還充分利用區委宣講團、鄉土宣講員兩支隊伍,拓展“三微”(微視頻、微宣講、微課堂)載體,紮實推動理論普及“五進”(進農村、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活動,宣講1000餘場次。

俯下身子解民憂

群眾身邊是主題教育“主戰場”

“上午開會,下午就有人來村裡搞實地勘測。看著路要修了,我心裡高興慘了!”提起石蟆鎮關溪村的道路擴建,重慶植扶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兵打開了“話匣子”。

原來,周兵是關溪村的返鄉創業能人,於今年初流轉土地2000畝實施觀光農旅項目。但村裡到高速公路連接線道路狹窄彎道多,交通瓶頸日益凸顯,不僅對項目發展造成影響,也給全村及周邊村社8000餘村民出行帶來不便。

10月10日,江津區委書記程志毅到關溪村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院壩會,瞭解到周兵提出的情況後,他建議相關部門與當地政府配合,對公路改擴建予以支持。

當天下午,石蟆鎮分管公路負責人帶隊現場勘測,形成了初步設計方案;第二天,江津區交通局現場踏勘,明確了按照客車通行標準改擴建;第三天,設計單位進場進行勘察設計。這條道路預計10月底前完成設計概算,年前啟動建設,2020年6月竣工使用。

干得好!江津“开门抓教育”,群众齐点赞

區新聞社黨員幫扶貧困戶

帶著任務進村企,懷揣初心解民憂。自開門抓教育以來,江津聚焦社會轉型發展中的痛點、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開門收集群眾企業難題,建立起問題清單,通過黨員幹部走村居進企業,著力解決服務群眾和企業“最後一公里”問題:

江津區水利局在全區實施農村飲水改造工程,3600餘人最快10月底、最晚明年2月底能吃上放心水;

江津區醫保局創新辦事流程,將慢特病申報的資料收集審核委託給鎮街,再組織醫療機構集中鑑定,已為1435人辦理慢特病;

幾江街道橋南社區翠湖小區100多戶居民的用水難問題在一個月內得到解決……

一線摸實情,群眾無小事。江津區還對市管幹部、區管處級領導班子提出“三個一”要求:至少到基層參加一次專題院壩會,至少主持召開一次座談會,至少發放一次調查問卷,面對面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找差距。

目前黨員幹部已累計到基層參加專題院壩會200場次、召開座談會150場次、發放調查問卷2000餘份,深入實地走訪群眾近1000人次,解決調研發現的問題115個。此外,全區各基層黨組織整改落實問題1338件,解決群眾難事800餘件。

廣邀群眾評實效

2800餘名監督員成“主考官”

這個月,嘉平鎮紫荊村貧困戶嶽金才的心情,如同坐了“過山車”。“要不是有蔡國學大哥和區農業農村委幫忙,我們30多畝番茄,只有眼睜睜看著爛在地裡了。”

嶽金才口中的蔡國學有一個新身份——江津區農業農村委主題教育監督員。10月初,蔡國學在紫荊村開展主題教育現場測評,瞭解到嶽金才等10戶貧困戶的番茄滯銷。

“自然成熟的果子,品質、口感都好,得幫貧困戶打開銷路。”蔡國學在經過實地走訪後,第一時間聯繫到區委宣傳部、區農業農村委等部門尋求多方幫助。

很快,江津區內主流媒體微信公號及部分市民朋友圈迅速颳起“番茄風”。各個機關單位食堂、黨員幹部也紛紛加入採購團隊。截至目前,嶽金才家的番茄已經銷售2萬餘斤,“紫荊村番茄好吃不貴”的口碑也在消費者中樹立起來。

干得好!江津“开门抓教育”,群众齐点赞

朱楊鎮:扶貧路上見初心,主題教育有成效

如今在江津區,像蔡國學一樣的主題教育監督員有2800餘名,他們來自全區各行各業,受聘於江津區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全過程參與各級黨組織重要會議、活動,對全區2461個黨組織主題教育重點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指導,成為主題教育行走的“考官”。

既讓群眾好監督,又讓幹部有壓力,截至目前,2800餘名監督員已提出意見建議3356條,全區正推動問題整改一件一件落到底、見實效。

黨員、幹部初心變沒變、使命記得牢不牢,要由群眾來評價、由實踐來檢驗。江津區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目前,江津已建立起主題教育群眾評判制度,圍繞“為民服務解難題”的目標,一件件梳理、一條條研究、一項項落實,把群眾最憂最急最怨的事情做出聲色,對群眾不滿意的及時“返工”“補課”,讓老百姓的獲得感更有分量。

來源 重慶日報

《江津日報》值班副總編輯 胡小龍 曹成

干得好!江津“开门抓教育”,群众齐点赞
干得好!江津“开门抓教育”,群众齐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