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象棋大师的差距不止是棋力,还有心理。许多棋迷没有意识到

(1) 学会面不改色心不跳!咱心里高兴失望,脸上也不能直接表露出来啊。

别以为这不靠谱,很多大师也这么干!

你与象棋大师的差距不止是棋力,还有心理。许多棋迷没有意识到

比如有些大师,比赛的时候,在自己不小心丢子的情况下,会故意装作没事的样子。 当年的一次全国比赛,有个全国前三的特大,粗心大意,一落子才发现,自己把马(还是炮我记不清了,好多年过去了) 放到别人嘴里了!

只见大师面不改色心不跳,长出一口气,表现出一种心满意得的气氛,让人感觉好像是一个惊天的陷阱终于布置好了!!! 大师气定神闲地端起水杯来喝了口水, 然后跑到别的桌看别人下棋去了。。。。 我记得当时那个对手长考了二十多分钟, 愣是没吃大师的棋子,走了一步闲着。 最妙的是,大师仍然面不改色,只是轻轻摇了摇头,看那意思好像在说:哎,没上当,可惜我这么好的陷阱用不了了。。。。

你与象棋大师的差距不止是棋力,还有心理。许多棋迷没有意识到

这里插一句话,经常看一些朋友评论:

XX大师下的太差了,也就那个水平!

XX大师也配叫大师?

对于这些评论我不予评价,您有发表看法的权利,但是我想问一句: 那些职业棋手,大师们或特大们在比赛的时候,究竟比的是什么呢???

有人说比的是棋力,比的是象棋水平! 错! 大师们在比赛的时候,什么都比,就是不比棋力(请允许我夸张一些)!

您都到象甲前三,争冠亚军了,您还和我谈棋力水平,您逗我玩呐? 大师们比的是棋力之外的一切!!! 比如,比赛前一天晚上有没有睡好,比如,比赛当天的心情,比如,比赛当天早上吃得满意不满意!比如,比赛现场嘈杂不嘈杂。。。 总之是棋力之外的一切因素。而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大师能发挥出几层功夫。 您让胡荣华第一轮碰到吕钦,和最后一轮让他们碰到,结果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正因为这些因素的不可预料性,所以咱们对职业棋手尽量还是宽容一些。

多说一句,打比赛,真的是个体力活! 谁累过谁知道!!!

( 2)克服得失心的内功心法----没有办法,多打些棋谱,古代现代的,就好像您到战场上多转几圈,以后看见死人就有免疫力了

(3)克服得失心的根本-------提高算度。 有得失心,大多是算度不够,只看眼前一小片。多解解残局,多多看看中局的一些习题,对您会有帮助。

刚刚上面又提到了残局,所以说象棋是一个全面的体系,比的是综合的棋力,练残局并不只是为了吧残局下好。 但是讲解的时候只能分开来说,希望您不要厚此薄彼。

最后总结一下:

问:怎么才叫克服了得失心?

答:所谓克服了得失心,并不是个虚无缥缈的概念, 而是说随着您棋力的提升,有一天您会发现,您的心里再也不只是那一两个棋子了, 而是整个盘面,是大势! 换个说法,就是说您不在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得失。

随着棋力的上升,能够逐渐想得更长远了,有了远虑,就少了近忧,不在一时一地上患得患失,就是克服了得失心!!!

所以克服得失心,虽然看上去是心理问题,其实不在于心理暗示,而在于提高棋力,包括提高最基础的计算能力! 假设您看一步棋漏三步, 就不要谈克服得失心了, 即使克服了,那估计也就是个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和下棋无关!

你与象棋大师的差距不止是棋力,还有心理。许多棋迷没有意识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