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前哨丨國家隊入場 區塊鏈技術如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是本世紀中國最重要的對外政治和經貿政策,是國家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戰略及國策。我國政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堅定遵循開發性、共商共建共享、務實合作以及對接現有機制等核心原則。在當今互聯網、無線通信、大數據和區塊鏈等前沿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將這些新科技充分利用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並在多國聯動機制下,在項目管理、國際貿易、跨境金融和物流運輸等領域持續發揮優化流程、降本增效和促進協同的積極作用,是當今中國科技界應深入探討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筆者認為,在“一帶一路”整體框架內,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就是“開放”和“協同”。中國在過去三十年中,真正理解“開放”為國家帶來的長期而持續的好處。當今世界也從原來各國獨自為政或國家間的小圈子格局越來越趨於開放性和全球化,只有以開放為導向,才能避免將“一帶一路”建成中國小圈子。通過加強交通、能源和網絡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進經濟要素有序在開放的跨國機制內自由流動,開展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以此來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協同”,則是在開放的基礎上,在國家之間的對外政策、跨境業務、項目合作、通信物流和國際金融等具體事務上建立的合作機制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體系。“協同”的核心是數據上的協同,通過數據協同,延展到政策協同、物流協同和資金流協同。因此,針對數據處理、傳遞和存儲的基礎設施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中之重。前述的前沿科技中,區塊鏈正是結合了協同和信任機制的一種新型數據處理技術。如何將區塊鏈充分應用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是未來幾年科技界具有絕大潛力的商業機會。

金色前哨丨國家隊入場 區塊鏈技術如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從國際通用的說法上,區塊鏈技術可以分為非許可鏈(Permissionless Blockchain)和許可鏈(Permissioned Blockchain)。非許可鏈也就是通常說的公有鏈,主要用於虛擬貨幣領域。而許可鏈,主要代表為聯盟鏈,主要用於企業應用(Enterprise Application)。聯盟鏈應用主要是基於共享賬本和點對點傳輸技術,改變了傳統互聯網的數據傳輸方式,將多個業務主體之間的數據通過同步機制實時更新到數據結構完全一致的共享賬本(共享數據庫)中,因此降低了業務中的對賬成本和提高了數據獲取效率。在“一帶一路”涉及到的跨境貿易、項目管理和物流交通等領域,業務關係都是建立在多方數據互通基礎上,正是聯盟鏈技術可以大展身手的方面。雖然聯盟鏈的應用目前還面臨著成本過高、普及度不夠等問題,但從當前多國政府和國際各大科技及金融公司將區塊鏈(主要為許可鏈)作為核心戰略進行鉅額投資和積極發展來看,筆者相信,未來二十年,區塊鏈技術將如同當年互聯網的發展軌跡一樣,逐步應用在各行各業,大幅度提高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最終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前不久,國家信息中心聯合中國移動和中國銀聯,共同發佈了區塊鏈服務網絡(BSN項目。根據其白皮書描述,BSN作為聯盟鏈的全球性基礎設施網絡,可以讓區塊鏈的開發和部署成本從目前的每年幾十萬元降到區區幾千元。如果真能夠實現如此大的成本降幅,確實能解決目前聯盟鏈技術的最大門檻。白皮書也提到了BSN的定位之一就是“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目前筆者正在研究BSN開發者門戶和其他資料,後續會進行詳細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