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見經傳的阿拉善,是如何走進人們視野的?


名不見經傳的阿拉善,是如何走進人們視野的?

​阿拉善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地處亞洲大陸腹地,沙漠戈壁相間,周圍丘陵相連,群山環抱,遠離海洋,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

地緣關係上看,身處西北的阿拉善與寧夏、甘肅等地應是聯繫密切,和千里之外海南三亞天差地別。可惜造化弄人,阿拉善的春風得意馬蹄疾,竟是被世人拿來與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三亞相提並論。

大佬的初心

1993年伊始,阿拉善的生態環境出現了大範圍深層次的惡化,成為了中國北方沙塵暴的源頭。一到冬春時節,黃沙漫天,百米開外人畜不分,除了風之外,鮮有別的東西敢在這裡浪。

就是在這樣的不毛之地,偏偏存在著一汪約2000餘畝的湖泊,給漫天的黃色,增添了幾分綠意,讓人們暫時原諒了鬼一般的環境氣候,。或許這正是原諒色的魅力。

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對於一個地方來說,亦是如此。

21世紀初的中國,迎接著新世紀的洗禮。北京九漢天成公司的老總宋軍在阿拉善騰格裡沙漠腹地的月亮湖邊建了一所度假酒店,2003年10月,北京首創集團總經理劉曉光跟十幾個企業家受中國企業家論壇邀請去那裡參加會議。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而這場會議,也為以後的阿拉善鋪就了溫床。

劉曉光的履歷頗為豐富,1955年出生的他當過兵、做過工人、當過官、下過海。掌舵首創集團之前,曾就職於北京市計劃委員會,仕途平步青雲,一路從商貿處的副處長做到北京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甚至被視為首都的政治新星。

可以說在劉曉光的身上,既有企業家的精明,又有著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

他們翻越賀蘭山,來到騰格里,面對黃沙滔天和被吞噬的戈壁灘,來到阿拉善後,當時身為京城房地產大佬的劉曉光撲通一下跪在了沙地上,像是一個孩子追尋宇宙與生命的意義,閉目仰天長嘆:

人類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在毀滅自身。

一個念想在他心頭一閃而過,企業家在逐利的同時,能不能有些更高層次的追求呢?能不能把中國的企業家們弄到一起治沙?

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宋軍的時候,兩人一拍即合,分頭拉人。

名不見經傳的阿拉善,是如何走進人們視野的?

劉曉光(右)、任志強(中)、韓家寰(左)一同在項目基地種梭梭

據任志強回憶,2004年建立阿拉善SEE的時候,劉曉光邀請了幾十位企業家擺了三大桌的“鴻門宴”。進來後門一關,直呼誰要不出錢就別想出去了。

當王石提出拿出一百萬以後不要再來找他的時候,劉曉光當即回絕,不要他的一百萬,要讓他每年出十萬。如此種種“威逼利誘”下,任志強、王石等一眾企業家都被趕鴨子上架。

一群靠著水泥沙子掙錢的大佬,在劉曉光的引領下,把錢投向了沙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就在劉曉光跪在阿拉善沙地上十年之後,不愛錢的傑克馬老師,在自家公司演講現場忽然下跪,引得全場驚呼,估計不少人心裡暗自思忖,我想讓老闆跪下的夢想,咋就這麼冷不丁的實現了呢。

那是馬雲卸任阿里巴巴CEO的場合,在單膝跪地前,善於演講的他語重心長的說了這樣一番話:

這世界每個人做好自己那份工作,做好自己感興趣的那份工作,已經很了不起,我們一起努力,除了工作以外,完善中國的環境,讓水清澈,讓天空湛藍,讓糧食安全,我拜託大家!

拜託兩個字剛說完,他就跪了下來。如此這般,很難讓人懷疑馬爸爸的誠意。後來阿里巴巴也的確在自己的支付軟件上植入了螞蟻森林板塊。

名不見經傳的阿拉善,是如何走進人們視野的?

​不管起心動念如何,但的確是在為環保事業貢獻了一份力量。

與此同時,原本鮮為人知的阿拉善漸漸的從企業家階層,隨著種樹玩家人數的暴增而走進人們視野廣為人知,間接的為吃瓜奠定了群眾基礎。

裝逼點說,用互聯網思維來看,是讓很多人有了參與感。自己雖然無法親臨,但是“親手”所種下的樹苗,卻有“滅頂之災”的可能。無怪乎很多網友,假借心疼樹苗,強行和熱點進行關聯調侃,樂此不疲。

不說了,傑哥也要去看看種下的樹,是否依然茁壯。

作者張溥傑,著有《民國情詩:此情可待成追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