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主人聽到籠中有動靜,摸黑拍下這一幕,第二天就將倉鼠放生

很多人想養寵物,但又無法照顧體型較大的貓咪和狗狗,所以就選擇了體型較小的倉鼠。可愛、好養、食量小。

其實和貓狗一樣,鼠正在滲透人的方方面面,雖然說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現在隨著培養,小白鼠成了實驗室中的常客,倉鼠成了人們的寵物,還有竹鼠成了餐桌上的美食。

養倉鼠的人很多,並不比養貓咪和狗狗的人少多少,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倉鼠的繁殖能力太過強大,還有就是食量很小,一天可能也就喂十幾克的東西,大一點的倉鼠也不過喂幾顆花生一天就滿足了,有些人更舒適乾脆直接養好幾只倉鼠。

有一位養鼠人在傍晚睡覺的時候被聲音吵醒,起初還以為是家裡進小偷了,怎料聲音竟然是從鼠籠中傳來的。


晚上主人聽到籠中有動靜,摸黑拍下這一幕,第二天就將倉鼠放生


他定睛一看,只見倉鼠正在和鼠籠較勁。一般人看到這裡可能就會想,“倉鼠的牙口很好”、“原來是這隻倉鼠弄出的動靜回去睡覺”之類的。但這位倉鼠主人卻沒有迴避,他知道,倉鼠是想要離開這裡,離開這個狹小的籠子。


晚上主人聽到籠中有動靜,摸黑拍下這一幕,第二天就將倉鼠放生


網上搜索一下倉鼠,它需要0.32平米的空間,最好買這樣大小,甚至說比這個更大的鼠籠。但這個只是基本條件罷了,倉鼠在野外的活動範圍遠比這個廣袤得多,那才是倉鼠的真正生活區域。

人將其關在籠子裡,白天它們服從著人為它們準備的一切,其實暗自儲存能量在晚上啃咬籠子。它們想要離開狹小的籠子,去到外面的世界,就算外面有多麼危險,但對它們來說,也是自由的活著。

晚上主人聽到籠中有動靜,摸黑拍下這一幕,第二天就將倉鼠放生

想通了這些,這位倉鼠主人輾轉難眠,自己到底要不要餵養這隻倉鼠,亦或者將其放歸大自然,但是放回去會不會破壞大自然,像清道夫、小龍蝦之類的泛濫成災。

倉鼠分佈於非洲、歐洲和亞洲北部,所以倉鼠其實並不算外來物種。鼠作為食物鏈最低端的存在,就算逃到外面的大自然也很難生存下去,幾乎所有的小型食肉動物都是它們的天敵,甚至包括一些中型食肉動物,還有飛禽。

晚上主人聽到籠中有動靜,摸黑拍下這一幕,第二天就將倉鼠放生

而現目前為止世界上老鼠的數量是無法被統計的,大概有100億~1000億隻,是人類的數倍以上。這些在食物鏈最低端的生物,只有極少數能夠成年,很少有老鼠能夠老死。其實不僅僅是動物會要了老鼠的命,相當一部寄生蟲也在奪去老鼠的生命。所以對於放歸倉鼠,其實並不需要過多的擔心,實際上有很多倉鼠逃跑的案例。

晚上主人聽到籠中有動靜,摸黑拍下這一幕,第二天就將倉鼠放生

既然倉鼠自己選擇了不呆在家裡,這位倉鼠主人第二天還是將其帶到了野外,然後將倉鼠放在了地上,如果倉鼠離去,那就放生,但如果倉鼠不離開他,那麼他就將倉鼠繼續飼養。但結果在意料之中,他想多了。

其實對於鼠類這種生物,依附於人類才讓它們的數量變得如此龐大。老鼠是繁殖能力十分強的生物,但因為有大量天敵的緣故,實際上在很久以前老鼠的數量遠沒有今天這麼多。但因為人類對森林的破壞,導致很多生物瀕危甚至是滅絕,老鼠的天敵變少了。而又因為城市中大量的垃圾和骯髒的物品,讓這些鼠類蜂擁而至。

晚上主人聽到籠中有動靜,摸黑拍下這一幕,第二天就將倉鼠放生

大部分的老鼠和人一樣,生活在城市中。雖說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實際上人也在逐漸適應這些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的老鼠,越來越多的人對除鼠變得不再上心,因為大多數人已經不再種莊稼,鼠類也不過在垃圾堆裡生存,對於人類的影響逐漸變小。

晚上主人聽到籠中有動靜,摸黑拍下這一幕,第二天就將倉鼠放生

甚至現在,倉鼠被套上可愛的光環,被人類飼養著生存

。但鼠是相當聰明的生物,它們其實比食物更需要的是自由,所有在晚上,這些小傢伙會想方設法的逃走,倉鼠的牙齒十分堅硬鋒利,能夠將鐵籠咬破,最好是用塑料或者玻璃的鼠籠來裝倉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