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緊缺,園嶺將建一所高標準“裝配學校”給孩子提供學位

園嶺將建一所高標準“裝配學校”

由園嶺外國語學校管理,將提供1800個小一學位


學位緊缺,園嶺將建一所高標準“裝配學校”給孩子提供學位


為緩解學位供求矛盾,今年,福田區將在園嶺片區高標準建設一所“裝配學校”。該學校採用可循環使用的材質,用於改擴建學校騰挪使用,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可提供1800個小一學位。今年,該學校將由園嶺外國語學校管理,共招收約200名新生。

學位緊缺,園嶺將建一所高標準“裝配學校”給孩子提供學位


園嶺外國語小學代管 今年招收約200名新生

“挖掘改擴建學校周邊資源,搭建高標準、可循環使用的“裝配學校”實現騰挪,是福田區當前最有效緩解學位緊張的舉措之一。”福田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儘管園嶺片區各相關學校竭力挖潛擴容,仍有200多名符合入學條件的小一學生無法安排就讀。經過實地勘察調研後,福田區決定在園嶺片區建設“裝配學校”。

該負責人表示,以往學校建設採取校園內部原地分批拆除重建、教學活動和施工交叉騰挪的方式進行,因作業面小、汙染大等問題,影響了工程建設效率。“裝配學校”引進瑞典、新加坡等國家建設經驗,採用新型裝配式輕鋼結構系統,建築材料可循環利用,工藝先進,建設速度快,大大縮短了學校建設工期。

“我們管‘裝配學校’叫園嶺外國語小學西校區,因為它是我們的一部分,在師資配備、課程設置等方面會與本校區同步安排,確保教學質量。”園嶺外國語小學校長韓世國表示,該校今年共招收10個班新生,其中,本校區錄取6個班共300人。“裝配學校”共錄取4個班近200人,學籍均在園嶺外國語小學,目前已有188位學生完成註冊。

學位緊缺,園嶺將建一所高標準“裝配學校”給孩子提供學位


全國首創“校舍騰挪模式” 學生將安置到周邊新建學校

據介紹,該校選址於上步路與園嶺五街交匯處綠化帶,正門對著園嶺社區,方便學生入學的同時避開上步路的車輛;西邊設計隔音牆,阻擋來自上步路的車輛噪音和灰塵;校內安裝定向喇叭,大大降低校園廣播對社區居民的影響;將原地綠植整體移栽,交由專業部門負責管養。

據瞭解,該校由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臺灣設計師等團隊設計,按照正規校舍標準建設,經空氣質量檢測合格後交付使用。

福田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2018年底,該區在全國範圍內首創“校舍騰挪模式”,成功搭建新沙小學、梅麗小學、石廈學校小學部臨時校舍,為學校建設時期的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成為學校施工項目“零投訴、零汙染”的典範,吸引了多批國內外考察團前來參觀學習。

針對“‘裝配學校’學生3年後須自行轉學”的傳言,福田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回覆稱:“此信息不屬實”。他表示,目前福田區正在規劃建設八卦嶺一小、八卦嶺二小,屆時福田區將根據園嶺片區的學位實際情況,將暫時就讀於“裝配學校”的學生按照就近入學原則,妥善安置到周邊學校就讀,確保符合入學條件的孩子都享有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學位緊缺,園嶺將建一所高標準“裝配學校”給孩子提供學位


連續7年挖潛擴招 福田多措並舉緩解學位緊張

根據福田區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報名情況,今年該區小一共有20134人報名,實際可提供學位約13000個,缺口約7000個。其中,福田南、園嶺、梅林和上沙、下沙片區學位供需矛盾最為突出。今年是進入挖潛擴招的第7個年頭,全區60個小學校區,超出辦學規模的已經達到48個,佔比80%。

近年來,福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位持續緊張,學位供給的增長速度遠遠跟不上學位需求的增長速度,學位缺口逐年加大,供需矛盾不斷加劇。2012至2018年期間,福田區平均每年小一學位缺口均超過3000個,為滿足轄區居民子女的入學需求,福田區連續6年挖潛擴班共計510個,解決了超出招生規模近20000名學生的入學問題。

學位緊缺,園嶺將建一所高標準“裝配學校”給孩子提供學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