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有一座民間瓷窯遺址,約四平方公里 已有千餘年燒製歷史


堯頭窯是陝西渭南歷史上著名的民間瓷窯之一,該遺址是我國傳統制瓷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我國北方黃河流域著名的窯口之一,對耀州窯有著極為重要的繼承、弘揚和發展,豐富了陝西地區的窯口分佈,是北方民間瓷窯的典型代表,對研究我國北方古瓷窯有著重要意義。

據有關資料和"仰韶文化"考古推斷,堯頭窯始於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另據明朝澄城縣誌載"澄城紫砂"始於唐代(公元618年),明天啟五年刻印的《同州府志》也記載"澄城堯頭產陶瓷器"。清嘉慶縣誌載,澄城產紫砂器,樸實耐用,民國十五年《澄城附志》記述,境內工藝不興,無其他特產,著名者惟長潤鎮(堯頭)之瓷器,餘皆尋常之物。可見澄城堯頭窯迄今已有千餘年燒製陶瓷的窯火延續的歷史。

陝西澄城縣堯頭窯是盛產陶瓷的地方,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堪稱我國陶瓷藝術的瑰寶。窯場規模宏大,成品古色古香,樸實可愛,絕妙無比,價值頗高,各層群體皆可收藏使用。


堯頭窯主要燒製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用陶瓷,古窯體系基本分為碗窯、甕窯、黑窯、砂窯四個傳統窯系。據調查可知,堯頭鎮在20世紀中葉,瓷業燒造是分地區和分家族進行的,推測明清時期燒造情況相同。

據多年文保單位考察,堯頭鎮共發現作坊68處,其中發現一作坊磚刻有"咸豐元年",保存完好。發現窯爐128處,窯址保存情況差異較大,原料礦遺址發現5處,原料加工遺址發現晾曬上一處碾磨盤4個,古民居100餘家。

堯頭窯是陝西渭南歷史上註明的民間瓷窯之一,該遺址是我國傳統制瓷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我國北方黃河流域著名的窯口之一,對耀州窯有著極為重要的繼承、弘揚和發展,豐富了陝西地區的窯口分佈,是北方民間瓷窯的典型代表,對研究我國北方古瓷窯有著重要意義。


澄城堯頭窯的可貴之處還在於民間需要什麼就燒製什麼,老祖先遺留下什麼,就延續著什麼,不受任何達官貴人的意志所影響,因此上種類繁多的器型,大小不同的規格,豐富多彩的紋飾獨樹一幟。它以典雅樸實和遒勁雄渾的風格,反映出歷史的原貌和時代氣息,博得眾人的喜愛。

澄城堯頭窯的可貴之處還在於民間需要什麼就燒製什麼,老祖先遺留下什麼,就延續著什麼,不受任何達官貴人的意志所影響,因此上種類繁多的器型,大小不同的規格,豐富多彩的紋飾獨樹一幟。它以典雅樸實和遒勁雄渾的風格,反映出歷史的原貌和時代氣息,博得眾人的喜愛。

隨著黨和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澄城堯頭窯燒製技藝已被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中國著名的窯口之一。2006年堯頭窯陶瓷技藝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5月,該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攝影:張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