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多年前的農田水利工程,至今仍發揮作用,最牛的世界遺產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是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國世界遺產已達55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7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4項。在眾多的世界文化遺產中,多數已經成為歷史,被保護了起來。只有這一項,如今仍然發揮著原有的作用,這就是都江堰。

近日,和農村大哥一起參觀了都江堰。都江堰修建在成都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公元前256~前251年,由當時的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組織修建,歷時8年完成,主要包括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部分,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2000年,都江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這裡是寶瓶口,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所謂的寶瓶口,就是在玉壘山上打開一個缺口,使岷江水能夠暢通流向東邊,使西邊的江水不再氾濫,同時也能解除東邊地區的乾旱。寶瓶口的開鑿,當時沒有火藥,而是先以火燒石,再澆上冷水,使岩石爆裂,鑿出了一個寬20米、高40米、長80米的山口。


這裡是魚嘴。李冰在開鑿完寶瓶口以後,又在上游岷江中修建了一個分水堰,形狀好像魚嘴。魚嘴將奔流的江水一分為二:西邊稱為外江,繼續沿岷江順流而下;東邊稱為內江,流入寶瓶口。內江窄而深,外江寬而淺,枯水季節水位較低,60%的江水流入內江,進入寶瓶口,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生產生活用水;洪水來臨時,由於水位較高,60%江水從江面較寬的外江排走,形成了根據水量自動分配的“四六分水”。

這裡是飛沙堰。為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李冰又在魚嘴和寶瓶口中間,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不僅能保證內江無災害,而且江水流過溢洪道的彎道時形成環流,夾帶泥石流入到外江,避免了在內江和寶瓶口淤積。

這是當時修建飛沙堰等用的竹籠和榪杈。竹籠以當地竹子編織而成,裡面裝上卵石,用來護岸和作堰。榪杈,也叫閉水三腳,用原木做成三角架,用來截留、防洪,相當於今天的閘門。

為了觀測和控制內江水量,李冰雕刻了三個石人放於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過肩”來確定水位。還鑿制了石馬置於江心,作為每年清淤深度的標準,淘灘時挖到石馬就不再下挖。明代以後,石馬改成了臥鐵。現存三根一丈長的臥鐵,位於寶瓶口的左岸邊,分別鑄造於明萬曆年間、清同治年間和1927年。

都江堰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處處都閃耀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正是因為都江堰的修建,徹底解決了成都平原的水患和灌溉問題,才造就了"天府之國",至今,都江堰工程仍然灌溉著30多個縣市的千萬畝農田。 都江堰,這才是最牛的真正造福人類的世界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