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对于中国的很多文青来说,捷克的布拉格、古巴的哈瓦那都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带着一点点神秘,带着一丝丝的浪漫,不过去捷克相对方便一点,而哈瓦那则是遥远的有点触不可及的所在。2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如果不呆上个半个月一个月,根本适应不了。比如说我们,一个礼拜的时间,两天的时间在天上,落地之后开始昏天黑地的倒时差,等到适应了就要离开了。最恐怖的是,回到北京我们还要继续倒哈瓦那的时差。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记得第一天到哈瓦那,兴奋归兴奋,但是到了晚上可就不那么回事儿了。半夜两点,重庆的老江就出现在楼道里,低沉浑厚的声音回荡着,虽然不大但很清晰。小酒店有点像民宿,规模很小,没住几个客人。所以,也没有担心会吵着邻居。因为,实在是睡不着。外面,几位兄弟抽着烟操着各自的家乡话天南地北的扯闲篇。屋里的我同样精神百倍,抓紧时间写着一路的游记。早晨五点,补睡俩小时。第二天,仍如是。可是,白天的某一个时间,就会来一阵子莫名其妙的困意。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小酒店的早餐要去屋顶吃,不过路走着有点悬,走上一段十几级的窄窄的楼梯和一段带着栏杆的走廊,然后是一个铁质的旋转楼梯,只能容下一个人慢慢地提心吊胆的爬上去,要是腿脚不利索的只能在房里等着送下来。不过,屋顶风光别有洞天,远处的云、蓝天和大海,近处的街巷、楼宇和行人,无不尽收眼底。加勒比海的风吹着很是舒服,在北京呼吸惯了雾霾的老肺终于可以尽情的换换空气。早餐没有国内酒店的琳琅满目,但是很精致,面包、煎蛋、香肠、牛奶、咖啡,也算是应有尽有。这里的水果样子不多,里面的籽儿可以咯掉牙的番石榴、皮儿绿着但里面已经熟透的香蕉,当然还有口感极佳的牛油果,虽然我并不喜欢吃这个东西。顶层平台上,摆着很多的桌椅,还有摇椅甚至两张床,据说这里晚上是酒吧,人们在饮酒纳凉的时候可以随时找个地儿休息一下。

倒时差不会耽误正经的工作,这几天观看古巴西班牙弗拉门戈舞蹈团舞剧《剧院魅影》的演出,到舞团研讨存在的问题,商议去中国演出的具体细节,昨天晚上又去了古巴国家大剧院,欣赏了美到仙儿一样的经典舞剧《吉赛尔》,演绎这部戏的正是阿隆索大师当年所在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夜幕下的哈瓦那,没有了白天的燥热好喧嚣,而华灯初上平添了几分妩媚或是妖娆。从酒店出发到剧院走路只有十分钟的路程,刚过古巴国家美术馆就看到远处一所金碧辉煌的建筑,散发着独有的与众不同的气质,这就是世界各地的舞迷来哈瓦那必定到此一游的地方——古巴国家大剧院。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哈瓦那整座城市显得有点破旧不堪,但是市中心的几座建筑却看上去豪华霸气,比如说国家美术馆、军事博物馆等等,当然还有这座一看当初就花了数不清的银子打造的艺术殿堂。剧院大堂可谓雕梁画栋,台阶、廊柱、墙壁用料多半的大理石,显得庄重大器。这座剧院的风格像是欧洲的老式剧院,传统的丝绒幕布、华丽典雅的流苏、精致的墙体雕塑,加上屋顶上那架华美尊贵的巨型吊灯以及顶棚画功精美的“古巴飞天”,现场目及之处的每一个细节都无不渲染着这座艺术宫殿独有的魅力与气质。

《吉赛尔》是部老戏,剧情没啥可说的,因为王子与平民门不当户不对的误会导致的悲剧,只想赞叹一下古巴国家芭蕾舞团艺术家的功夫和表现力。其实,这个团来北京数次,功夫一流没的说,不过只是觉得这回在他们的家里看他们跳舞,不仅味道足而且显得功夫更加的了得。这个编导很有趣,舞者使用肢体语言表述剧情可以说一目了然,完全不需任何字幕提示。这个团舞者的功夫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的跳跃动作距离地面很高,感觉是脚上装了弹簧,旋转速度快而且姿势优雅,二十四位仙子的大群舞整齐划一,令人看起来飘飘欲仙。这部戏的视觉效果很好,无论是舞蹈还是舞美看起来都很舒服很美。舞美呈现了简约化的风格,除了上半场的两座小房子,其余几乎几乎用的都是绘制的景片,但是丝毫不显得简陋,加上灯光渲染的到位,使得舞台的空间饱满层次丰富,戏味儿十足。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说到艺术,哈瓦那除了芭蕾,还有美术。穿梭在这里的大街小巷,斑驳的老墙上随处可见水平很高的“画作”,当然也有随意就能看见的画店。里面有匠气十足的涂鸦之作,是糊弄游客的旅游品,但也有好多货真价实的好作品,那就要细心的“淘宝”。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我们住的酒店附近有一个画店,里面的作品普遍水准不低,我很喜欢其中的两幅作品,其中一个是叼着雪茄的老人,脸上的沧桑纹理预示着生活的艰辛和不屈的倔强性格。另一幅是一个孩子,闭着双眼表情自然不知此刻他的小脑袋里在想什么,尤其是那个神情抓的相当到位传神。价格在七八百比索,几千块钱人民币可以还价,但是空间不大。那位卖画的画家说,这里面有一些是自己的作品,也有很多是代卖的,比如那幅几个人物组成的人体画价值都在两万元人民币,“其实这些画家的名字你们都不熟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一定是会升值很快的。”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一张酷似张曼玉的古巴女人,这画家说自己想象着画的,也不知道是谁。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除了舞剧《吉赛尔》这场艺术盛宴,这几天在哈瓦那的“临时居民”的小日子过得也是很惬意。这座慢城的慢生活,让我们感到有些恐惧,回到北京的生活洪流里还适不适应。尽管我们知道,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有些人到一座城市喜欢博物馆美术馆,这都是有文化爱学习的好青年。我更喜欢市井,喜欢溜达着看着那些从身边经过的形形色色的路人,当然还有祖居在这里的土著居民。因为尚未脱离计划经济,哈瓦那的所有叫做商店的地方都显出了物质的极大不丰富,我们已经消失的粮油店这里已然还有,都是独立散落在街巷之中。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药店里,货架上也是寥寥无几的摆着数的上来的药品,包装没有我们今天的华丽,基本上都是几片锡纸板捆成捆儿。我还惊讶的看到,小时候家里曾经用过的灭蚊虫用的敌敌畏喷壶,和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虽然药品不多,但据说古巴的医学很发达,很多疑难病症都被攻克,他们的邻居美国人也时不时来这里治病。国营商店里,可以买的东西也寥寥可数,基本山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在这里还能听到叫卖声,听起来跟我们的有一点相像,推着小车的水果摊贩上面放着为数不多的几样东西,番石榴、香蕉、木瓜是他们经常食用的。还有面包摊儿,用大塑料袋装着的老面包,从身边经过就会隐隐的飘过一股子沁人的麦香。雪茄是古巴的标志,也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来这里的外国人买几根雪茄要么自己品尝一下或者当礼物送人,据说每人出关只限四盒。雪茄基本上都是国营商店出售,十几比索一个按人民币算起来几十块钱一根儿,也够贵的,不过据说国内比这贵的离谱,要至少几倍以上的价格。不过,我不抽烟也没什么可送的,这个环节就省了。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在哈瓦那旅游,有一个地方是要去的,那就是这座城市唯一的一个自由市场(写这篇东西的时候脑子短路,忘了市场的名字,不过古巴的名字本身就不好记,来过古巴的小伙伴儿们一定知道这里)。刚刚改革开放,这里已经允许出现一些个体户了,就像我们当年一样。一些向往着新生活并且思维活跃的年轻人就聚在一起练摊儿,这里大概有几十个摊位,摊主们见顾客吆喝着打着招呼。看见我们,那位兄弟立刻叫起来“期纳”(西班牙文的CHINA音译)“古巴”,以表示中古两国人民是兄弟。这里看起来像是北京的潘家园,有古巴特有的木质烟斗、做工精美的木雕等旅游品,也有银质首饰,当然也有绘画作品。有意思的是,语言不通的老江上一次来古巴在这个市场一见如故的相识了带着海明威刺青的古巴小伙(名字也叫不上来),这次忙前忙后的给我们忙了很多忙,也包括压价,大家好像都给他几分面子。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信马由缰哈瓦那,体验悠闲慢生活


哈瓦那的民风很淳朴,我们住的地方就像北京的南城,样子看上去有点破旧,但是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无论老街坊,还是陌生路人,打起招呼就像老熟人一样。我们相信,下次古巴故地重游的时候,那个胳膊上印着海明威头像的古巴壮小伙儿一定像老朋友一样先是握手然后拥抱,最后用西班牙语说上一句有事儿您说话。文图 张学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