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模式”很痛苦?學生們這麼說……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立芳)

近年來,河北衡水中學的軍事化管理模式一直飽受爭議。反對者認為,這種方式讓學生在備戰高考氛圍和題海戰術中失去了創造力,唯分數論、唯升學率論帶來的是畸形教育;支持者則表示,在現行高考制度下,將管理和教學做到極致使學生而取得高分的做法無可厚非。


“衡水模式”很痛苦?學生們這麼說……


圖片來自CNSPHOTO

作為親歷者,在這種模式下學習有何感受?中國商報記者對兩位曾經在衡水的“超級學校”——衡水中學與衡水二中就讀的學生進行了採訪。

衡水二中學生A:部分認同衡水模式是“高考工廠”這一標籤

衡水二中以管理嚴格著稱,這在學校對學生作息時間的要求上可見一斑。每天五點半起床,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好內務,然後到操場跑操,開始一天的學習。晚上九點半晚自習結束,九點五十準時熄燈睡覺。

有些學校的高三學生晚上下課後還要自己複習到很晚,甚至到凌晨一兩點鐘,這種情況在衡水二中是絕對不會發生的,學校決不允許學生利用睡覺時間學習。如果在熄燈後還使用手電筒等照明工具,就是違紀。

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燈之間的學習時間,則被高效利用起來。比如起床後,用五六分鐘時間整理好內務,然後快速趕到操場準備排隊跑操。跑操之前,“操前小讀”基本上人手一份,上面整理著需要背誦、記憶的科目內容。如果動作迅速,跑操前能有五六分鐘的學習時間。上午第二節課後進行一天中的第二次跑操,“操前小讀”依舊必不可少。

有些聲音吐槽衡水考生“高分低能”。但是據我的觀察,衡水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後與其他同學的差異並不明顯,如果非要找出差異的話,那就是我們對成績的關注度更高、學習更認真。某些中學時代培養出來的習慣會保留,比如早起、整理內務等。當然也會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因為地域和封閉式教學的原因,我們對外面世界的瞭解比較片面,與其他同學相比眼界沒那麼開闊。

對於外界給衡水的學校和學生貼上的“高考工廠”“考試機器”等標籤,我持部分認同態度。以英語這個科目舉例:英語學習包含聽說讀寫,按道理說這四項都應該等同培養,但是由於高考只考聽與寫,所以學校對口語訓練就不是很關注,也導致我們的口語水平普遍不高。

也就是說,學校專注培養的是學生的應試能力,這不止是應付高考這一個考試的能力,而是所有與高考同類型的考試。進入大學,我周圍來自衡水二中的同學能在英語四、六級考試金和各類從業資格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但是,也有同學跟我抱怨,自己的一部分邏輯思考能力被高中老師教導的“某道題不會做就把答案背下來”所損傷。

總的來說,從應試的角度來看,我覺得衡水二中的教學模式是很科學的,它將學生的作息習慣、學習習慣、應試狀態、心理狀態研究得非常透徹。

衡水中學學生B:復讀一年改變了我對衡水中學的看法

去年我第一次參加高考,成績不理想,因此來到衡水中學復讀。報到的第一天,我就受到了不小的震動,復讀班六月底就開學了,要知道此時距離高考成績公佈才不到十天,而且身邊的同學完全沒有新開學的不適感,非常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

與之前就讀的學校相比,衡水中學讓我非常滿意的一點是它給了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一天睡夠八小時,而且不能不睡,在該睡覺的時間不睡覺是要被記違紀的。而休息之外的學習時間則被利用到極致,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放過。

去年,我曾經參加過一所大學的自主招生,面試官在得知我是來自衡水的學生後問了我一個問題:“你覺得你的學校與衡水中學有什麼不同?”那時我對衡水中學的瞭解有限,聽到最多的是外界對其嚴苛的軍事化管理模式的吐槽,因此我很自豪地回答說:“當然是我的學校好,它更重視對學生的人性化管理。”

時隔一年,如果你現在再問我同樣的問題,我的答案會完全不同。衡水中學為學生安排了非常豐富的講座,涉及心理指導、學科指導、安全素質教育各個方面。尤其在心理疏導方面,學校給了學生很大支持。我們每週有兩次心理課,即使臨近高考也能保證一週一次,高考帶來的壓力和焦慮能得到很好的排解。

有一些外界的聲音指責衡水中學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是考試機器,只會考試,其他什麼都不會。我覺得這是一種誤解,如果你來到衡水中學,會發現學校裡有很多社團,唱歌、跳舞、樂器、機器人等,這裡的學生不是隻顧埋頭學習的“書呆子”。想要了解真正的衡水中學,必須得親自體驗一次才知道。

如果要說我復讀一年最大的體會,那就是我發現了這裡的學生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眼睛裡有光。他們的目標感特別強,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能說出來學習是為了什麼。當有了目標,學習就會變成一項需要刻苦但不痛苦的事。此外,這種強目標感並不只存在於少數學生身上,而是一種普遍現象,我認為這是學校一步步培養出來的。

經過一年的複習,我今年的高考成績比去年提高了60多分。此前我一直夢想到北京上學,現在我終於如願收到了北京一所211院校的錄取通知書,所學專業也是我一直心儀的小語種。對於今年的高考結果,我個人是非常滿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