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可夫斯基那朵“穿褲子的雲”穿的可能是皮褲

馬雅可夫斯基全名,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馬雅可夫斯基(俄語: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аяко́вский)。蘇聯詩人、劇作家,代表作長詩《列寧》從正面描寫列寧的光輝一生,描寫群眾對列寧的深厚感情。他的喜劇諷刺了小市民及揭露了官僚主義,並在戲劇藝術上有創新。由於長期受到宗派主義的打擊,加上愛情遭遇的挫折,1930年4月14日,詩人開槍自殺,身後留下13卷詩文。

馬雅可夫斯基的好看是在骨頭的。這個一米九的蘇聯男人,有著西方人裡最值得欣賞的五官和身材。喜歡用他低沉、渾厚、性感的嗓音朗誦自己的詩。斯大林對他的評語:"馬雅可夫斯基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我們蘇維埃時代最優秀的、最有才華的詩人"。他可以是一個溫柔的人,可以不是男人,是一朵,穿褲子的雲。

馬雅可夫斯基那朵“穿褲子的雲”穿的可能是皮褲

"你吃吃鳳梨,嚼嚼松雞,你的末日到了,資產階級!"

馬雅可夫斯基以輕蔑的口吻宣判資產階級反動政權的死刑,這首短詩成了革命水兵攻打冬宮時的戰歌。他從詩李走上街頭,他本身就是一個很革命的人。十月革命後,馬雅可夫斯基明確宣佈站在蘇維埃政權的一邊,為新政權工作,他到廣場去,到工廠去,在群眾集會上發表演說,朗誦詩歌,進行革命宣傳鼓動工作。

馬雅可夫斯基那朵“穿褲子的雲”穿的可能是皮褲

可是在之前,馬雅可夫斯基是未來派的詩人,他的作品跑起來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追求標新立異,其思想傾向則是資產階級的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他是“未來人”,宣稱要“把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爾斯泰從現代這艘輪船上扔下去”。他的詩具有強烈的未來主義特徵,對現實有強烈的不滿,顛覆人們的思維慣性,用詞誇張,意象怪誕晦澀,節奏短促有力。但是到後來,他的作品風格受到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影響。他開始展示出他的鬥爭精神。《穿褲子的雲》是他第一部“綱領性”詩作。(以下為馬雅可夫斯基《穿褲子的雲》節選)

你為什麼叫我詩人

我不是詩人

我不過是個哭泣的孩子,你看

我只有撒向沉默的眼淚

你為什麼叫我詩人

我的憂愁便是眾人不幸的憂愁

我曾有過微不足道的歡樂

如此微不足道

如果把它們告訴你

我會羞愧得臉紅

今天我想到了死亡

我想去死,只是因為我疲倦了

只是因為大教堂的玻璃窗上

天使們的畫像讓我出於愛和悲而顫抖

只是因為,而今我溫順得象一面鏡子

象一面不幸而憂傷的鏡子

天空 在煙霧中

被遺忘的藍色的天空

彷彿衣衫襤褸的逃亡者般的烏雲

我都把它們拿來渲染這最後的愛情

這愛情鮮豔奪目

就象癆病患者臉上的紅暈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由於肉慾而發狂的人,

變換著自己的情調,像天空時晴時陰,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無可指摘的溫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褲子的雲!

…”

馬雅可夫斯基那朵“穿褲子的雲”穿的可能是皮褲

所以你看,馬雅可夫斯基詩裡邊存在的具有的反叛和打碎一切的精神多麼搖滾,所以我在想,這朵“穿褲子的雲”,或許穿的是皮褲!也可能是牛仔褲!馬雅可夫斯基沒有生在搖滾的60年代,也不在美國,可是他的太多行為太多作品裡透露出的搖滾精神卻是異常強烈。馬雅可夫斯基做過很多聽起來就很rock的事情,比如,他自己給自己剃了光頭。以及,關於馬雅可夫斯基自殺的原因有太多的說法。他自己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只有兩行詩:

“生命的小船 觸上愛情的暗礁”

很多人說他是因為愛情而自殺,也有人講是其他原因。在這裡,我對馬雅可夫斯基的情史不予以多講(或許以後有機會為大家講到),當然馬雅可夫斯基的愛情經歷和政治經歷對她作品風格影響也非常大,我更贊同說法是,“他的生命之火燃盡了,便不再燃燒”,即他認為自己不再能夠創造價值便選擇了結束生命。當然,政治上的被排擠,愛情上的打擊,好友的自殺等等都是對馬雅可夫斯基自殺產生巨大影響的因素。在馬雅可夫斯基好友葉賽寧選擇自殺之後,他說了一句,“死是很容易的,而活著卻是很艱難”。他的好友葉賽寧自殺前留下

“這年頭,死去並不新鮮。活著,當然更不稀罕”。其實,馬雅可夫斯基對葉賽寧的自殺很自責,因為他覺得自己本可以挽回葉賽寧的,可以把他拉回來。這件事情也確實是馬雅可夫斯基之後自殺的一個重要因素。

馬雅可夫斯基那朵“穿褲子的雲”穿的可能是皮褲

《穿褲子的雲》原名《第十三個使徒》,馬雅柯夫斯基在序言中說:“《穿褲子的雲》我認為是當代藝術的基本思想:‘打倒你們的愛情’、‘打倒你們的藝術’、‘打倒你們的制度’、‘打倒你們的宗教’——這就是四部樂章的四個口號。”打倒一切,馬雅可夫斯基瘋狂而獨立,他的作品更像是一首又一首的搖滾樂,反叛、瘋狂。沒有教條和提綱的天馬行空式的想象。

馬雅可夫斯基那朵“穿褲子的雲”穿的可能是皮褲

唔,那麼,那朵“穿褲子的雲”可能真的穿著牛仔褲或者皮褲!誰也說不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