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系生態“蜂窩”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項目概況


滇南中心醫院位於紅河州紅河大道以南,縱五路以西,由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遷建組合而成。項目總用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9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約28.5萬平方米,地下面積約10.5萬平方米。規劃總床位數2000床,日門診量8000人次。項目定位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區域性診療中心。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 總平面

制約與挑戰


滇南中心醫院因規模大、功能複雜、地形高差大、航空限高等因素制約,在設計中存在諸多挑戰:

① 規模:近40萬方的超大規模三級綜合甲等醫院和區域性診療中心,其醫療工藝組織、醫療流線組織、建築功能組織、空間組織、消防設計是巨大挑戰。

② 地形:基地呈不規則梯形狀。東西向長400~600米,高差較小;南北向長350~450米,高差約10米,南高北低,對大型醫療建築的豎向組織與流線設計帶來一定的難度。

③ 限高:地塊受航空限高控制,可建高度約50~60米,不利於局部集中向豎向發展和高效的進行空間和流線組織。

④ 共享:

依據總體規劃,用地東面為規劃待建的大型專科醫院與急救中心,項目需考慮與對方醫療設施共享。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構思與佈局

結合地形特點與限高,方案提取世界遺產紅河哈尼梯田的形態元素,因地制宜,化解建築體量,從南往北層層錯落,水平伸展。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 紅河哈尼梯田

採用臺地建築設計手法,南北共設兩層高差,減少土方量。基地北面為城市主幹道,東面為城市次幹道,南面和西面為城市支路,主入口朝東,便於共享,門診與醫技共四層,居於場地中間,由東西向醫院街進入並串聯。急診樓三層,位於醫技樓體量分支末端,面向主入口。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 主入口


基地南面為城市公園,且考慮到採光和通風優勢,將十層和六層的兩棟住院樓佈置在用地最南面。基地常年主導風向東南風,感染診療樓佈置在場地西北角下風向處。科研信息樓佈置在基地東北角部構成建築群的豎向塔樓和城市地標,各種設備和附屬用房佈置在沿紅河大道側的內部輔道北側。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功能與工藝

因項目規模大、科室全,結合用地條件,滇南中心醫院採用了東西向的醫院街橫向佈局,將醫技樓和門診樓兩大功能分設於醫院街南北兩側,水平流線較長。為化解弊端,方案從醫療工藝角度出發,引入診療單元的概念,使功能模塊化、流線最短化。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首先,擴充急診樓面積,使其具備影像科、EICU、急診手術等多種功能,達到一個“醫院”的標準,將急診患者與門診醫技剝離。其次,設計感染診療樓,將傳染、發熱患者的門診住院集中設置。第三,在門診和醫技樓中,設計上引入四條醫院街副街,使整個體量劃分為四大塊,醫院街分為四個主題庭院,既加強識別性,又快捷組織流線。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第四,從醫學角度對科室進行整合,相對模塊化,提高空間效率、縮短就診流線。例如合併設置神內科與腦外科、心內科與心外科等,減少因掛號錯誤導致的流線折返。同時強化門診與醫技科室的同層對應關係,使CCU與心內科、血液透析與腎內科等科室達到“面對面”的關係。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第五,從功能整體性看,門診、醫技和住院的相關科室分別在其同層的對應位置直接關聯佈置,避免了垂直交通和錯向的水平交通,使單一患者的就診流線儘量壓縮在某一局部區域,減少奔波感。第六,在住院樓中,PICU、NICU、產房等科室分別與兒科病房、產科病房等住院單元同層聯繫。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空間與環境

紅河為典型亞高原氣候地區,常年溫差較小,自然通風條件好。方案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創造性得運用了室外醫院街的設計,形成開放、多功能、互動、交流、休息等場所。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醫院街頂棚由獨立的花瓣型六根鋼束柱做底支撐,到頂部每根鋼柱發散為樹枝狀支撐,再層層出挑,使頂棚架空於門診樓與醫技樓之上,結合挑空的醫院街中庭和底層的對外開放,形成良好的通風導流效果,既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又巧妙地解決了如此龐大體量的消防疏散問題。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以乾淨素雅的醫院街空間為中心,醫院整體環境簡潔明快又不失溫馨。通過利用場地的高差,地下車庫以及大量地下室用房都獲得了採光通風條件,進一步支撐綠色生態的訴求。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造型與形象

以哈尼梯田文化為原型,方案從總體佈局到建築立面採取了同一設計語言體系,建築造型、建築空間、室內空間、景觀設計等都全面的圍繞和闡釋這一主旋律,同時用凸窗、懸窗、百葉構成立面,語言流動、錯落、生生不息。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生態型蜂窩狀的六邊形醫院街玻璃頂棚是建築群空間與藝術的昇華與華彩樂章,既是紅河自然生態與宜人氣候在建築空間中的高效利用,又寓意醫護人員像蜜蜂一樣為患者辛勞服務的精神風貌,同時表達和諧、溫暖、友好的醫患關係;素雅的真石漆立面與精緻的鋼結構醫院街頂棚融匯結合,營造一種獨特的室內外無縫銜接的場所氛圍。


治癒系生態“蜂窩”| 滇南中心醫院



項目檔案

項目地點:雲南省紅河州

設計時間:2014年2月-2015年7月

建成時間:2019年8月

設計單位: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都境建築設計院

佔地面積:201821平方米

建築面積:388102平方米

項目總負責人:胡仁茂、金曉東

建築設計:陳劍端、胡宇、黃建明

結構設計:姜文輝、官學良、沈懿潔、何誠

給排水設計:張穎、趙時光

暖通設計:邵喆、李偉江

電氣設計:顧春峰、石優

建築攝影: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