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愛發朋友圈?

有人說,朋友圈是當代人自我表達的窗口,每個人都試圖去展示自己最好的那部分,來吸引更多人。

然而,朋友圈中還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很少發朋友圈,也沒有三天可見,寥寥的幾條都是和工作學習相關的,沒有想象中的豐富多彩。

但奇怪的是,他們都很優秀。

當然,在我的朋友圈裡,就有這樣的一個人存在。

有一次我去外地出差,正好遇到一個許久不見的老同學,穿著一身西裝,精神抖擻,像極了成功人士。

找了個地方坐在一起閒聊,才知道畢業後他就出國深造了,跟著導師做了好幾個項目,還拿了不少獎,現在是國內國外兩地跑。

我說道,好久都沒聯繫了,也不見你發朋友圈?

他回答:“沒什麼好發的。”

的確,整天忙於工作,還要應付時不時的出差,好不容易的休息時間,為什麼要花在毫無營養的朋友圈。

聽他說,周圍很多的人,也都幾乎戒掉了朋友圈。

是啊,

那些真正優秀的人,眼裡都是星辰大海,未來有更多的精彩去追尋,自然不會只停留在一個地方。

曾經有人問我,優秀人的圈子,究竟是什麼樣?我很多次都無法準確回覆,直到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去年,四川大學的一個宿舍火了,引得網友們瘋狂羨慕:

這個宿舍有6個男生,一共拿到了17個保研的offer。

其中有3個人保研到清華,一個放棄了名額準備出國、1人保研到北大、1人保研到中國科學院、一人保研到武漢大學。

他們都是同學眼中學霸級的人物,有的連續3年專業課成績第一,有人去斯坦福演講過,有人獲過國際比賽金獎,還有人給外國駐華大使做過隨行翻譯。

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愛發朋友圈?

當面對記者採訪時,他們說:

“當然也有想放棄的時候,不過一旦有人鬆懈,其他兄弟就會提醒他、幫他解決問題。過程雖然痛苦,但為了最後的結果,都是值得的。”

很多人都在羨慕那些看起來優秀的人,卻不知道一個優秀的圈子有多重要。

身處在一個優秀的圈子時,所有人都在努力,你自然也會用同樣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然後做到更好。

在那些人眼中,自己的優秀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記得聽過這樣一句話,生活中的快樂,不外乎兩種:

一種是確實遇到讓自己的開心的事兒了,吃了好吃的、買了新衣服、受到了誇獎等等;

另一種就是用成功證明了自己的快樂。

優秀的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也很難滿足。

他們總是在鞭策自己,不要停下腳步,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嘗試,不會放棄任何可能導致結果的希望。

優秀的人眼裡,很少有事情值得炫耀。

他們都很務實,對什麼是實實在在的擁有,什麼是偶然的虛幻一清二楚,用自律剋制自己,時刻保持飢渴,去實現。

優秀的人,很少表達自己的情緒。

他們不是沒有情緒,只是懂得取捨,知道別人的眼光和讚揚不會給自己帶來實質性的幫助,選擇了默默行動,證實自己的能力。

所以,我還是欣賞那些很少發朋友圈的人。

永遠都要記住,現實的優秀才是真正的優秀,畢竟每個人生活的重心,都是自己。

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愛發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