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寸進入2000元 75寸已滑至5000元內 彩電廠商為“上量”開始拼了

市場不景氣,行業不明朗,這是今年大多數彩電行業人士對彩電市場給予“殘酷的評價詞”。

在剛過去的十一和第三季度儘管有廠商不斷啟動“低價”這招來“拓量”,但是彩電c產品銷量依然“不見起色”。據奧維諮詢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彩電市場2019年第三季度銷量為1034萬臺,同比下降3.6%;銷售額為277億元,同比下降10.4%。自2018年Q4以來,連續四個季度持續量價齊跌。

眼看今年已過大半,但整個局面依然“冰冷殘酷”,這估計讓多數彩電廠商今年銷量目標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65寸進入2000元 75寸已滑至5000元內 彩電廠商為“上量”開始拼了

行業人士表示,在經歷前三季度“內需業績慘淡”之後,彩電企業急需通過年底最後兩個月的“雙十一”、“雙十二”銷量高峰週期來衝成績,以便能夠讓今年整體銷量數據“好看一些”。為此,接下來的雙十一、雙十二這兩個“年度最重要促銷節點”將可能是今年彩電廠商“衝量保尊嚴”最重要的戰役。

據奧維雲網預測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預計彩電市場線上渠道將釋放超高活力,市場零售額達331萬臺,同比增長8.2%;零售額69億元,同比下降2.8%,價格競爭在更加激烈。

65寸以上大尺寸電視價格戰的“主力先鋒”

如何才能在雙十一打出“翻身仗”呢?而從目前獲得信息來看,眾多彩電廠商還是祭出最無奈且最簡單粗暴的“招術”---低價。

目前,各大電商平臺和彩電廠商都已經開始“擺出架勢”,準備充足的“彈藥”和“誠意”準備全力在今年“雙十一”打一場“價格戰”以求“保量”。不過,今年雙十一和往年不同的是:低價不再是中小尺寸液晶電視在唱主角,而是已經演變成65~75英寸成為“當仁不讓”的促銷先鋒。

65寸進入2000元 75寸已滑至5000元內 彩電廠商為“上量”開始拼了

據悉,今年雙十一彩電市場最大的“看點”就是大屏電視價格更加“親民”了。從已經部分廠商發出的預熱促銷信息來看,32寸~75電視各個尺寸段的價格都是掉入“冰點”。其中65寸+大尺寸電視的價格更是“大跌眼鏡”,65寸價格最低來到2000元以內、而70寸直接下滑到3500元檔、甚至75寸巨屏電視則更是進入到5000以內。

尤其在75寸這個前兩年被看做“巨屏電視”高端產品,也在今年雙十一正式“加入低價戰團”。而在這一波75寸價格浪潮下,不僅是小米等互聯網電視品牌在湧動,而且還包括TCL、創維、康佳、長虹等多個品牌均有一到兩款在5~6000元左右區間的75英寸超大屏電視,場面好不精彩。

65寸進入2000元 75寸已滑至5000元內 彩電廠商為“上量”開始拼了

其中小米電視4S 75英寸到手價4599元,小米電視4X 65英寸到手價1999元。除了小米繼續保持“價格開路先鋒”之外,國內彩電大老品牌TCL也在把“促銷焦點”定格75寸上,針對旗下的一款75英寸巨幕電電視75V2也直接打出4999元的“冰點價”。

65寸進入2000元 75寸已滑至5000元內 彩電廠商為“上量”開始拼了

業內專家分析表示,這一波“低價”風暴有兩大明顯特徵:一是主流品牌,也開打低價格戰,走低價路線,從過去只關注中高端人群需求,到如今高、中、低端市場全面開戰搶奪。其二就是都選擇在65寸~75寸兩大主流大屏電視上集中“發力”。

為何75寸電視開始“價格氾濫”呢?主要是因為目前國內大尺寸液晶面板產業已進入了一個高潮期。包括華星光電、京東方、富士康等都開始投產品10.5/11代線,不僅給了75英寸大屏電視提供了豐富的“面板供給”,甚至還導致“產能過剩”。

在大尺寸面板“供大於求”的局面下,大屏面板供應商為了出貨,也在針對大屏面板進行價格手段,以便能夠拉量,這也就給75寸等大屏電視的“價格戰”提供了“強力子彈”。

75寸電視進入5000元以內將會給市場帶來什麼“變化”

對於各大彩電主流廠商紛紛將75寸液晶電視價格“下壓”的緣由,有行業人士認為,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是市場形勢不振所“倒逼”。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和十一整體市場盤面依舊是“量額齊跌”,國內整個彩電市場可謂“寒氣逼人”。

65寸進入2000元 75寸已滑至5000元內 彩電廠商為“上量”開始拼了

面對如此“慘烈”市場現狀,要想刺激市場“回暖”,只有通過超大屏進行價格手段,以便來驅動消費者天然對大尺寸電視的“本性”需求,從而來拉動銷量。希望用買一臺高端智能手機的價格,就能買一臺75英寸左右的4K智能大屏,來真正打動消費者二次換機的“需求”。

如此多的彩電品牌“參戰”75寸大尺寸電視的爭奪,這標誌著一個以大尺寸、高畫質為突破點的彩電競爭新時代已經開始,有望極大的刺激75寸電視進一步得到爆發。

一位渠道人士表示,75寸巨屏電視價格不斷的親民化,在拉動大尺寸電視的普及化的同時,也給大屏顯示產品格局帶來一些新的變化。

特別是為對“以大著稱”市場的激光電視的銷量帶來一定的“抑制”。據瞭解,目前激光電視差不多7成以上的銷量集中在80~90寸區間,均價在2萬左右上下。而75寸液晶電視的價格直接拉入帶5千元當,在尺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而和激光電視的價格要親民一萬以上,這顯然會對激光電視未來銷量帶來巨大的“衝擊”。

有行業人士表示:整個彩電市場雖然一路下滑,但在大尺寸產品上,消費需求強勁反彈,這有望撐起產業轉型變革的“新引擎”。“得大尺寸得天下”。這已經是彩電業的共識。而在10.5/11代線陸續投產的背景下,3-5年時間75英寸屏幕將會成為“另一個主流”尺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