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養氣的妙訣就是保持內心寧靜


南懷瑾先生:養氣的妙訣就是保持內心寧靜

養氣對身體健康是絕對有利的。那麼大家一定問我:怎麼養氣呢?其實很簡單,用不著學那些稀奇古怪的氣功,只要保持內心平靜,不拘在什麼地方,不論是在辦公室,或者是在馬路上,走路走疲勞了,停下來,做兩下養氣工夫,精神就來了。

怎麼做這養氣工夫呢?不要用鼻子吸氣做氣功,馬路上灰塵大,空氣髒,所以我們在都市千萬不要用鼻子呼吸做氣功,只要心境寧靜,不必用耳朵去聽,只要感覺到呼吸的往來就好了。

我們本來就有呼吸,不必再用意去練習,或者對呼吸加以控制管理,只要感覺到我們原有的呼吸狀況就好。如果感覺到什麼地方不順有阻礙的話,只要思想繼續寧靜下來,靜上一段時間,自然就調和順暢了。

這是最好的方法,不要再特地做什麼工夫。

《孟子與公孫丑》

*****

你們有工作的人,一天在外面隨時緊張,那個緊張的情緒,就是思維最深的這一念。隨時緊張使身體內部細胞的呼吸都會停止,會形成病。所以你們工作那麼緊張,隨時會使人生病、衰老,會破壞生命。一般人隨時緊張,也常常呼吸停止,這是走到破壞生命這一面去了。

要想修道,就把念頭空靈了,很自然地聽呼吸,隨時知道自己在呼吸。而且不加助力,不緊張,然後呼吸慢慢停止,與念頭配合了,這個叫修道,叫做工夫了。

自然地呼吸,只有知性在看著呼吸。記得知性不是在腦中的。呼吸變得深長,你非常清楚;如果你的念頭此起彼落,你的呼吸是短促的,你也非常清楚。佛經講得很清楚,呼吸有長中長,長中短,有短中短,短中長。為什麼如此?佛沒有說。那同你的身體健康有關係。

你在練習時,只是知道呼吸的長短進出,只看這個,不要管念頭。好像在看著一個小孩子在房中跑來跑去,你知道他在那兒,不用去幫他忙。這也像是看著水中的魚游來游去,你知道魚在那兒,你不用去碰它。看著呼吸的長短、進出,慢慢地,愈來愈深愈長。

假定有一位坐在這裡,一邊聽話,一邊還寫字,自己的呼吸在鼻子和全身,進進出出完全知道,這個人差不多可以談修行了,這叫“知息入”。我這樣一講,你們自己測驗一下嘛!一邊聽一邊做事,心念跟呼吸配合,在鼻孔這裡開始。等於說眼觀鼻,鼻觀心;這個觀不是眼睛去看的觀,是心來觀。如果是這樣修行,很快有進步的。

你靜下來,眼睛定好,自然的聽自己的呼吸。這個聽字注意,不是耳朵聽,而是感覺。不說像今天下午打雷這個情況,乃至在千軍萬馬裡,都可以聽到自己呼吸,那麼這個人靜定的工夫就很高了,普通人是感覺不到自己呼吸的。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