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尹玉峰遺骨遷移安放雙鳳山英烈紀念園

題記:尹玉峰,中共正定縣委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知之深 愛之切》書中提到尹玉峰和郝清玉為了家鄉和祖國的自由解放事業前赴後繼,是正定第一批黨的工作者。

10月25日,秋風吹散霧霾,萬里長空一碧如洗,革命先烈尹玉峰遺骨遷移安放儀式在石家莊周通村聚仙閣舉行。自2016年從尹家祖墳遷出後,革命先烈遺骨一直暫放周通村靈堂,經相關人士多方奔走終魂歸雙鳳山英烈紀念園。

革命先烈尹玉峰遺骨遷移安放雙鳳山英烈紀念園

他,讓革命的烈火在滹沱河畔燃燒

上午9時30分,革命先烈尹玉峰遺骨遷移安放儀式現場,向革命先烈遺骨三鞠躬後,小學生獻花敬禮,儀式後尹玉峰的遺骨由後人護送至雙鳳山英烈紀念園。

革命先烈尹玉峰遺骨遷移安放雙鳳山英烈紀念園

尹玉峰的曾孫尹文豪說,尹玉峰是我的曾祖父,由於我的爺爺也就是尹玉峰的兒子是遺腹子,所以我的爺爺也沒見過曾祖父,但常聽親人們說起他的光輝事蹟。

革命先烈尹玉峰遺骨遷移安放雙鳳山英烈紀念園

尹玉峰,正定縣周通村人。出生於農民家庭。1922年秋,考入河北省立正定第七中學。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接受進步思想,組織領導學生運動,趕走了反動校長。1924年12月,經張兆豐介紹,尹玉峰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建立正定黨組織,尹玉峰任中共正定特支書記。

1925年春,尹玉峰在省立七中提倡白話文,並在校內組織“平民夜校”,傳播進步思想,把多數學生吸引到黨的周圍。1925年6月初,上海“五卅慘案”的消息傳到正定,尹玉峰、高克謙等發動正定縣各界人士成立“雪恥會”和“正定各界滬案後援會”。6月7日,全縣各界群眾2000多人在七中舉行大會,遊行示威,散發傳單,張貼標語,查封日貨,並捐款450元,援助上海受難同胞。同時,在學生中發展壯大黨的組織。到1925年底,正定黨員發展到26人。後又在正定的省立第八師範、縣師範講習所、裕華鞋莊,吳興、高家營、韓通等高小學校建立了黨的組織。到1927年7月,正定全縣黨員發展到140多名。

革命先烈尹玉峰遺骨遷移安放雙鳳山英烈紀念園

1926年夏,他發動領導正定縣小學教師運動。同年秋,他從七中畢業,專門從事黨的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正定農村建起多處“平民夜校”,學生達2000餘人。他親自講課,教育和喚起農民的革命覺悟。

1926年9月,日本帝國主義在本溪湖殘殺中國礦工。消息傳到正定,他於10月4日主持召開黨的組織會議,決定建立“滿蒙交涉後援會”,組織各界人士遊行示威。10月7日,全縣工農商學各界群眾2000餘人借韓通廟會之機,舉行遊行示威,進行演講,揭露帝國主義和軍閥的罪行,反帝反軍閥的烈火在滹沱河畔燃燒起來。同年,調任中共正定地委書記。1927年地委改組後,繼任中共正定中心縣委書記。

革命先烈尹玉峰遺骨遷移安放雙鳳山英烈紀念園

“幸福由後人去分享吧”

據《河北省革命歷史大事記》記載,1927年,黨的秘密工作機關——郝清玉開設的“裕華鞋莊”遭敵人搜捕。尹玉峰臨危不亂,機智脫險。後又在府牆東街開設“正新書局”,作為黨的秘密機關,繼續進行革命工作。1928年2月,尹玉峰積勞成疾,身患肺病,回家治療。他在病危之際,用嘶啞的聲音向親人說:“我不行了,但黨組織還在,我是不能看到共產主義了,但相信後人一定能看到;幸福由後人去分享吧……”同年3月病逝,年僅25歲。

這裡提到了“裕華鞋莊”“郝清玉”,10月25日,在郝清玉烈士陵園,郝清玉的支孫郝長存說,尹玉峰是郝清玉的姐夫,郝清玉在尹玉峰的引領下再次迴歸黨組織,後來在革命工作中產生了親戚關係。尹玉峰犧牲後,郝清玉踏著革命先驅的道路繼續向前。

1926年4月,根據上級指示,正定特支改為正定地方委員會,郝清玉被選為地委委員,負責領導工運和農運工作。1928年春,他奉調天津,擔任順直省委委員兼省委農運部長。同年12月,當選為省委常委兼農委書記。1930年夏,他以省委常委和巡視員的身份,調任保定特委書記。1931年3月,他奉調回順直省委工作,由於叛徒出賣,同年4月被捕。在獄中黨支部的領導下,他和戰友們團結戰鬥,挫敗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逼供誘降的陰謀。當敵人告訴他只要在所謂“反共啟事”上按個手印就可以重獲自由時,他斬釘截鐵地回答敵人說:“要我叛黨做不到!你們對日妥協投降,對內反人民,應該反省,我是革命到底,無過可悔!”由於長期艱苦的鬥爭環境和監獄惡劣的生活條件,他身患重病得不到醫治,於1935年9月病逝於監獄,時年31歲。

郝長存介紹,郝清玉的直系孫女現居英國,郝清玉的一些事情就交由他們代為打理。

尹玉峰的後人介紹,先烈尹玉峰能夠魂歸英烈園也離不開郝清玉後人幫忙跑辦。

革命先烈尹玉峰遺骨遷移安放雙鳳山英烈紀念園

歷史沒有忘記他們

周通村黨支部書記秦芳的說,從小時候起,老一輩人就在講述著尹玉峰的革命故事,他從小耳濡目染,革命先烈尹玉峰同志為人民和黨的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用生命換來了後人今天的幸福生活。周通村人民沒有忘記他的光輝業績,2018年周通村黨支部、村委會撰寫的《周通村志》,已經把尹玉峰的光輝業績寫入了村史,讓後人知曉,讓後人學習。

如今,身為一名教師、一名共產黨員,尹文豪說,今天我們集會於此,是為了緬懷革命英烈尹玉峰同志,是為了感謝黨的正確領導和國家的穩健發展,為了感謝這個和平的年代和當今幸福的生活。歷史不會忘記,為人民的翻身幸福奉獻生命的革命先驅們;黨和人民不會忘記,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奮鬥終身的時代英雄們。是黨的各級組織,安排並促成先祖遺骨遷到雙鳳山英烈紀念園安息。我也不會忘記,黨和國家交給我——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全心全意教書育人,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培養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會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