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迎驾美名扬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在我看来,真的很难用单纯的语言去描述位于新中国第一坝——佛子岭水库附近的迎驾贡酒之美。这样一家酒厂,尚未进去就会令人肃然起敬:依山傍水,山水相间,林木葱茏,景色秀丽,厂房粉墙黛瓦,汉风徽韵,集秀美山水之灵气,不用刻意去寻找,不经意的一个停驻,就可以绘就一幅美丽的画卷。借用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写的千古名文《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格外应景。好山好水酿好酒,甭说别的,就凭坐拥大别山这座名山,悠悠淠河山泉剐水,迎驾想不出名也得美名扬了。

山美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哇,太漂亮啦!”至今我依然清晰记得与朋友第一次同游迎驾时不约而同发出惊叹的情景。后来出差时只要路过迎驾都会邀三五好友到这里游览一番。尽管到迎驾已多次,每次游览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是美的享受。炎炎夏日将匿藏、徐徐秋风轻送爽的美好时节,正是游览迎驾的最佳时间,我与几位朋友又来到迎驾贡酒。

走进酒厂,带有酒香味的微风迎面扑来,像是在欢迎久别重逢的朋友一样,沁人心脾。置身厂区远眺,迎驾依山就势,白云深处,山峦重叠,气势壮阔,植被葱茏,生机勃勃,惬意至极,让大伙都陶醉了,最终我的一句话使大家在出神状态中被拉了回来。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这里的大山有着自己特别的地方。”我卖起关子。

“有什么不同的?快给我们讲讲。”朋友应声答道。

“酒厂所在地霍山地处大别山腹地,大山为迎驾美酒酿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能不能具体讲一讲?”大伙迫不及待地问到。

“迎驾贡酒的产地——霍山县,位于北纬30度线中国白酒名酒带上,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全年相对气温15—20℃,森林覆盖率达76%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于世卫组织标准40-60倍。霍山县是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县、中国好水县、中国竹子之乡,也是中国酒业协会与霍山县政府共建培育的中国生态白酒之乡,2018年成功入围世界美酒特色产区,大自然为迎驾美酒提供了‘吃喝住睡’的地方。”我高兴地为大家介绍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迎驾是酒界最早提出“生态酿酒”理念的企业之一,在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白酒酿造的生态循环之路,着力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和生态利用,投资建成了目前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的生态循环系统,从产前、产中到产后,走出了一条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是中国白酒企业绿色工厂领军者。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酒是陈的香,酒之精妙在于藏,藏之灵地在于洞。白酒洞藏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文化。黄岩洞,是大山上的天然山洞,背山望水、浑然天成,迎驾将原酒封存入洞,在恒温恒湿的黄岩洞中修养、生息、吐纳,自然陈酿老熟,实现完美升华。

走进黄岩洞,工作人员从专业的角度给大伙作了讲解。黄岩洞冬暖夏凉,常年基本保持20℃的温度与85%的湿度,通过洞内特殊的温度、湿度,丰富的微生物群与洞藏的原酒发生交互反应,从而促进原酒的老熟生香,使酒体发生质的飞跃。储存洞藏原酒用的陶坛特有的微孔网状结构与极大表面积保证了容器与酒体的交互滋养,陶坛本身含有丰富的金属离子,对酒中的酯化反应、缩合反应等反应有催化作用,可加速反应的进行,促进原酒的老熟生香。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迎驾信奉酒是有生命的,黄岩洞内,迎驾美酒在岁月中静静地聆听着缓缓流淌的东淠河水,不断锤炼迎驾洞藏酒特有的酒体风格。

水美

从入住的迎驾山庄走入迎驾酒厂首先要经过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东淠河,这条河宽约百米,河水极清至碧,当地人称此水为“剐水”,也叫“竹根活水”。迎驾酿酒用水汲取之地就是东淠河上游的佛子岭水库。山涧泉水从佛子岭水库出库后,经迎驾酒厂、晾甲滩、黑石渡,进入霍山城关,是下游群众的生活用水的“大水缸”。单凭以染青竹之翠色、聚雨露之精华、携天地之灵气的剐水酿酒,迎驾造酒有着其“过人之处”。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佛子岭水库的水来自哪里呢?”我们同行中的一位抛出一个问题。

“源于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我信心十足地应声答到。

其实我以前到这里游览时也特意请教过这个问题。向导当时告诉我,白马尖就位于霍山,峰区山高林茂、雨水充沛,沟壑纵横,泉水仪态万千,北坡的水通过千万条溪流汇聚到磨子潭水库,南坡的水汇聚到白莲崖水库,磨子潭和白莲崖水库又聚集到佛子岭水库。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泉水漫过山地,抚过山石,渗过竹根,经地下竹根层层过滤,在佛子岭水库汇聚成水质纯净甘甜的“剐水”。由于该水寡淡清醇,可将人体内的油脂都刮掉,所以当地人形象地将其称作“剐水”。长期饮用这种水可以加速体内毒素排泄,排除体液中长期积存的废弃物。

当地人对迎驾携天地之灵气的剐水酿酒的认识也很是透彻。“这里的森林覆盖率是76%以上,绝大部分是毛竹,天上雨水下来,顺着千千万万的毛竹根系往下游渗,毛竹根系有一定吸附作用,再加上大别山多为不溶于水的花岗岩地质地貌结构,保留了竹根水的特色。”向导曾介绍说,大别山源头活水,成功入选“中国好水”水源地,始终保持在国家一类标准,迎驾贡酒从原酒酿造到生产勾调,都取天然剐水,其口感上甜丝丝、香喷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山泉剐水。

酒美

迎驾渊源企业为始建于1955年的霍山县佛子岭酒厂。迎驾贡酒得名则源自公元前106年,传闻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以祭地为名,南巡至今霍山一带,官民到城西槽坊村附近的水陆码头迎接圣驾,选一民间绝色美女捧美酒进献武帝,帝饮后大悦,“迎驾贡酒”由此得名。武帝已去,美酒依旧。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迎驾传统酿酒过程至今依然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之中。走进老槽坊遗址,我们就能看到迎驾传统酿酒工艺的第一步——女工踩曲,为什么是女工踩曲呢?这就是传统工艺的讲究之处了,女工踩曲一般要求踩曲女工体态适中,这样她们用力比较均匀,脚法细腻,踩出的曲才松紧适度,发酵升温均匀,培曲过程中走水均衡,有利于香味物质的富集。踩曲是个极其讲究的活,双脚用力必须把握到位,用力过大,曲块被踩的过紧,菌种的生长空间受限制,用力太小,曲块被踩得松散,水分流失加快,同样不利于菌种的生长。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迎驾贡酒以“皮薄、芯厚、菌丝丰满”的中温包包曲为糖化发酵剂,泥池老窖,90天长周期发酵,从原粮进厂到成品酒出厂历经69道传统酿造工艺,确保了“绵、甜、醇、柔、香”的口感特征。

在深度理解古法酿酒工艺的基础上,迎驾不断创新,在全国白酒行业率先完成全部机械化改造,实现了粮、糟、糠、曲“所有物料不落地”,推行粮、糠、曲、水、汽的集中配送,进行标准化管理、智能化控制,迎驾“白酒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走进现代化的生态酿造车间,大伙看到整个车间是非常整洁的,工人们在不停忙碌着,对于我们外行人这里一切都很新奇。

车间不远处,整齐停放的几个方斗显得十分惹眼,酿酒工人似乎看出我们的“心事”,他告诉我们,这是酿酒的第一道工序拌料润粮。“润粮完成后,粮糟就进入自动上甑机,通过智能控制,自动加糠自动上甑,进入蒸锅进行蒸煮,蒸煮后的粮糟随后进入自动摊凉机,摊凉冷却后将培养好的中温包包曲加入,将其投入泥池老窖发酵,完全按照传统工艺生产。”工人师傅详细地解释说。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在车间看到有徐徐上升的蒸汽,就知道一定是蒸馏出酒的地方,大伙不仅淋漓尽致地感受了蒸馏出酒的过程,也充分认识到,迎驾原酒为什么要在黄岩洞进行贮藏老熟。一位朋友兴高采烈地把在车间拍的图片分享在朋友圈,并留下这么句话:“一个个专注而又极致的细节就是对迎驾贡酒和迎驾人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酿酒的最好的诠释和佐证。”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游完整个酒厂就到了晚饭时间。我们仍意犹未尽,餐桌上迎驾酒依然成为我们谈论的“主角”,吃着霍山土菜喝着迎驾贡酒让人心情舒畅。当晚我们喝的是迎驾洞藏9和洞藏16,这两款酒各有各的特色。

喝一小口洞藏9,酒香便萦绕在舌尖,似奔腾不息的江水爆发,瞬间涌遍口腔,在口腔中排江倒海,下咽后甘醇不腻、细腻圆润令每一个味蕾为之欢欣雀跃,又像在口中演奏了一曲交响乐,绵延于心。轻轻饮一口洞藏16,酒香浓郁,绵甜爽口的味道从舌尖开始,芳香和绵甜本在味觉上难比高下,偏偏还在舌尖上开启第二战场,似乎一定要比个高低,最终获利的只会是喝酒者,这也是我迷恋的风格,让人无法挑剔。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饭饱酒足后,我们沿着迎驾又逛了一圈。伴着清凉的空气,万般感触再次涌上我的心头:迎驾美酒产于绿水青山,藏于绿水青山。稀奇的山、快意的水似乎在诉说着迎驾贡酒天生是大自然的孩子,也唯独这些才能展现迎驾美酒的天性。如果说迎驾贡酒从开始的时候,是为进献帝王而得名,以贡酒之誉昭示天下,而今是为敬畏上帝而酿,上帝就是消费者。敬畏传统,敬畏自然,秉承传统工艺,尊天而酿,创新酿艺,只为酿造极致美酒。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会员风采|醉美迎驾美名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