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築同心圓」譜寫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南康區抓統戰促團結工作紀實

譜寫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

——南康區抓統戰促團結工作紀實

南康區散居著21個少數民族,其中,赤土畲族鄉是我省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鄉,有畲族人口9700多人。近年來,南康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創新工作舉措,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譜寫南康區經濟發展、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

強化對口支援

完善的工作機制是做好統戰工作的有力保障。南康區把民族工作內容列入區委、區政府對各鄉(鎮、街道)、區直各單位綜合目標考評內容。省、市、區各級領導率先垂範,經常深入民族地區廣泛調研,指導督促工作落實。

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掛點赤土畲族鄉杏花村。近3年來,杏花村在班子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群眾脫貧致富、村容村貌改善等方面有著顯著變化。村集體收入每年達20萬元,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蛻變。另外,掛點幫扶單位還帶動資金1000多萬元,開發油茶4000畝,建設完成600千瓦光伏發電、安全飲水站、電商服務平臺、村文化活動室、衛生室等多個扶貧項目。村內實現通組路硬化全覆蓋,通戶路硬化率超九成,廣電光纖網絡全覆蓋,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生活環境不斷優化。

在強化對口支援方面,赤土畲族鄉17個行政村全部列入對口支援範圍,每個村都落實了1名區領導、1個區直單位掛點幫扶。各幫扶單位每年為掛點村提供3萬元以上的幫扶項目或資金,各對口支援單位累計投入652萬元,用於交通、水利、飲水、造林、教育等項目。

助力繁榮發展

“真的很感謝政府,讓我參加了保潔員培訓,解決了就業問題,增加了收入。”赤土畲族鄉小水村貧困戶藍師標說。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南康區委統戰部認真抓好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責任落實,以脫貧攻堅統攬民族工作,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共同繁榮發展。

該區從2017年開始實施赤土畲族鄉鄉村建設提升工作三年行動方案,現已投入資金2.3億元,改善民族地區村組公路、飲水工程、農村電網、中小學校等,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產業方面,南康區採取由政府主導、企業出資、農民參股的新型產業模式,流轉貧困戶田地,提供技術支持及原料支持,統一現代化管理,建設農業基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業方面,南康區通過開展“扶貧、扶志、扶德、扶智、扶勤”為主題的“同心”教育,對少數民族婦女進行技能培訓,安排少數民族貧困戶在油茶基地、蔬菜基地就業,提供保潔員、山林巡防員等崗位,切實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

突出民族特色

近年來,圍繞少數民族特色產業、特色村寨、特色文化和特殊人才建設,南康區取得一批實踐成果。赤土畲族鄉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榮譽稱號,並榮獲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國家榮譽紀念章;赤土畲族鄉花園村地前組、青塘村大嶺背組被國家民委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青塘村被評為“江西省二十佳休閒旅遊秀美村莊”……

同時,南康區投資興建民族鄉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民族鄉三院建築,建立畲族風情園,每年舉辦一次大型畲族文化藝術節,把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宣傳教育與傳統民族節日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劉桂棋 記者 劉燕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