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大人有多難?

看完《少年的你》,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人是什麼時候從少年變成大人的呢?

《少年的你》觀後感 | 成為一個大人有多難?

《少年的你》裡的鄭警官對年少的陳念說:“長大這件事,就像跳水,閉著眼睛往下跳就是了。”

《少年的你》觀後感 | 成為一個大人有多難?

在我看來,鄭警官儘管是個世俗意義上的大人,但更確切地來說,他是一個介於少年和成人之間的“半大人”——一方面,他熬過了青春期,畢業上班,有一份職業,認真工作,獨立生活,情緒平穩,看起來就是一個很合格的大人;另一方面,他還懷有赤子之心,看到不堪的事物,也會下意識地想要逃避,不去看,“因此愛上了睡覺”。正因為鄭警官身上存有少年和成人的微妙混合,所以他才會眼睛裡摻不了沙子,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不想明哲保身,而是想要當撼大樹的蚍蜉。陳念受到校園欺凌而報警之後,鄭警官是真切地想要改變這種不公平,保護弱者。 然而,現實社會的殘酷和複雜程度遠遠超出鄭警官的能力範圍。欺凌陳唸的主犯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懲治,只有沒甚背景的小嘍囉被趕出學校,欺凌仍然在持續,並且愈演愈烈。

鄭警官對此是心懷歉疚的,然而他能做的,也非常有限。 某種程度來說,這部電影裡,經歷成長的陣痛的,不僅僅是少年陳念和小北,還有那些看似早已經長大的成人。影片結尾,鄭警官堅持查清真相,讓陳念和小北坦白案情自首。鄭警官的前輩對他說:“一個好學生,一個小混混,硬是被你都拖下來。你成熟了。” 一個半大人走向成熟的過程,同樣也是煎熬的。因為他曾經是少年,明白年少時的無助和孤立無援時的執拗和衝動,所以才更執著地要竭力把少年從謊言鋪就的路上拉回來——坦白雖然要接受沉重的懲罰,但可以讓少年真正面對真實,真正地承擔後果,才有可能再次出發,否則在謊言的路上只能越走越遠。 從這一點上來看,鄭警官確實是像前輩說的那樣“成熟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也仍然很吃力地走在一個“半大人”的路上,因為他又“困了,睡覺去”——總有一些時刻,會感到疲倦,想要睡去,在夢裡,不用管自己是成人,還是少年。

《少年的你》觀後感 | 成為一個大人有多難?

另外,這部電影讓我難過的點太多。欺凌別人的人很可惡,而讓人難過的是作惡者本身同時也可能是另一種暴力或缺失錯位的受害者——欺凌同學的魏萊,也是畸形的家庭教育的受害者,第一年高考失利後其父親一年沒理她,其成長環境之畸形可見一斑;欺凌團體裡的一個小嘍囉女生,其家長的處事方式也是粗暴而殘酷;而學校內外沉默的大多數,可能是最常見也最不露骨的平庸的惡。一種惡引發另一種惡,惡的循環和交錯,讓人有巨大的無力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