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個助詞幫你理清日語假定形

這四個助詞幫你理清日語假定形

我們中文中表達假設條件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假如”、“如果”。在英語中用if句型可以使用,那麼在日文中,我們又該使用什麼助詞呢?

其實日語中,我們有4種表達假定的方式,也被稱為“假定型四大金剛”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他們

一、接續助詞「と」

「と」主要用於口語,表示假定的意思並不強,表示兩個事件之間相繼發生或者同時發生,前者作為後者發生的契機,表示進行了前句的動作後,緊接著發生後句所敘述的新情況,此時主句一般是過去時態。後句一般不表示意志、主張或者命令。接續形式是「動詞基本型(ない形)+と、結果」。一般來說「と」的接續有以下幾種含義:

(1)表示恆常性狀態時,在某種條件下,導致必然的結果。例如:

3月(がつ)に入る(はいる)と、桃(もも)の花(はな)が咲き(さき)ます。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不能用於特定的人或事,這和ば的用法相似。

(2)表示慣性或者重複的動作,一般可以用於特定的人和事,例如:

わたしたちは會う(あう)と、必(かなら)ずいっしょにビールを飲む(のむ)。

(3)表示假定、確定的條件,例如:

ボタンを押す(おす)と、ジュースが出てき(でてき)ます。

二、接續助詞「ば」

ば是書面用語,主要以「ば(從句)、 主句」的形式出現。主句想要成立必須以從句為條件,只有當從句的成立,才會出現主句的情況,因為主句非既定事實,所以在時態的選擇上,不能使用過去式。而且有些時候會和「もし」搭配使用。例句:

もし時間(じかん)があれば、一度(いちど)行(い)ったほうがいいですよ。

在「ば」的使用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

(1)如果從句表示狀態、或從句和主句不是同一主語時,主句可以有“意志、希望、命令、請求、勸誘”等主觀的表達。例如:

李(り)さんが家(いえ)にいれば、わたしに知(し)らせてください。

(2)如果從句表示動作或變化時,則主句不能有主觀的表達。

三、接續助詞「たら」

「たら」是過去助動詞「た」的假定形,主要是對過去、完了的事情進行假設,所以「たら」使用的前提是某事已經做完了。如果條件沒有發生,那麼結果也就不復存在。所以從句必須要先發生,主句的結果才能成立。一般來說,主句可以出現表示說話人的意志、希望、命令、請求、勸誘等主觀情感。

在接續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

如果是動詞,與「た形」的變化方法一致;

如果是形容詞,和過去式變化一致,否定形需要將「ない」變為「なかったら」

如果是名詞,那麼直接後面加上「だったら」,否定形式直接加「で(は)なかったら」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たら」的句子含義:

(1)從句中的條件成立與否還未可知,假設如果成立,就會產生主句中的結果。這個時候可以與「ば」互換使用。例如:

安(やす)かったら(安ければ)、買(か)います。

(2)如果從句的條件一定成立。主句多會出現說話人的意志、希望、命令、請求、勸誘等的主觀意向的表達。一般不能與「ば」互換使用。

日本(にほん)へ行(い)ったら、わたしと連絡(れんらく)を取(と)ってください。

(3)表示從句中的條件成立後,出現了主句中的結果。這個時候主句句尾多是過去式。可以與「と」互換使用。例如:

スーパーに行(い)ってみたら、卵(たまご)はもう売(う)り切(き)れました。

四、接續助詞「なら」

一般接在名詞、形容動詞詞幹、動詞連體形、形容詞連體形後面,表示藉助前面出現過的話題、內容,假設在前面的話題、內容之下,後續說話人的意見、建議、判斷等。根據對方的言談內容,就著對方的談話內容,或就著現場情況來陳述自己的意見、想法,或向對方提出請求、忠告。也會出現有時也用「のなら」「のならば」「ならば」的形式。例如:

天安門(てんあんもん)に行(い)くなら、地下鉄(ちかてつ)が便利(べんり)ですよ。

你學會了嗎,關注我,學習更多日語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