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實地看房記

這篇本來是十一期間要發的,眾所周知的原因,拖到了今天。

很多讀者問我十一在幹嘛,我嘛也沒幹,每天都跑出去看房,看了大半個假期。

話說我好久沒看房了,有7,8年了吧。最近也是興致來了,反正也沒啥想旅遊的地方,就把看盤當成一種消遣。

如果從投資的角度看,現在不是買房的好時機,因為實際上房子的投資屬性是遠大於居住屬性的,在這樣的外部環境,內部環境下,無論哪個層面都是不希望資金被引導到房產上。

沒有資金就沒有價格,任何投資品說穿了,都這麼點事兒。

我看得都是排屋和獨棟,不能代表市場主體,這是個小眾市場,在目前的大背景下,比較冷。

有中介聽說你想看房,驅車一個小時從城市的另一頭趕過來只為了陪你看一套房;有房東1年之內掛牌價調低了3成,見有人看房,還願意再給你5到10個點的折扣;基本上所有我看過的小區裡大排屋或者獨棟最近的成交都在前年。

因為實際上總價高的產品變現是很困難的,貸不出款讓人家一次性掏出那麼多流動性,目標客戶不好找。

所以我花了幾天假期去看房就像我去看車展是一樣的,就是想了解下市場,純粹站在使用價值的角度瞭解下市場。我們今天不聊價格,不聊投資屬性,我們今天聊的就是純粹的房子。

第一個問題是很多人說美國的房子大,便宜,人家的別墅是真別墅。

就是房子周圍有一圈花園,東西南北像一個圓把房子包裹其中,房子呢,就是圓心,這叫真別墅。

咱們那個很多時候都是偽別墅,即便是獨棟,大都也是雙拼的聯排,把中間那個連體拆了,變成一個過道,相當於房子三側有大花園,另一側是個幾米寬的花園走廊。

更多的小聯排呢,是中間套,就是隻有南北花園,甚至只有南花園。尤其是老排屋,十年前的作品,往往都是南花園,北車庫,就是沒挖地下室,一層北邊地面上做了車庫,小區也沒有人車分離。

我這次看的房子裡有特別大的,就是花園幾百平,房子使用面積上千平,像個古堡。

這種房子給我的感覺是什麼呢?真的是個拍恐怖片的好地方。

我們家就三口人,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樓,地下室的層高五六米,二樓,三樓的層高都是四五米,那種空曠感。

有人說不會呀,你看老美,藍天白雲,屋大人稀,很好呀,怎麼會是你說的這種感覺呢?

那我就來告訴你為什麼。

我看的大部分都是二手房,即便一手現房也是毛坯。無論是新小區,就是建起來四五年那種,還是老小區,就是建起來二十年那種。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投資客佔主體。

其實你想看一個小區是自住的多,還是投資的多,看是否裝修過就行了。如果始終是毛坯,那就說明從來沒有人住過。

這樣的房子很多,應該說排屋區裡常常是一片一片無人住過的毛坯房,5年了,10年了,甚至更久。

這種情況在國外很罕見,即使人家買來投資,社區也會要求他必須租出去,就是不許空著,即便暫時空著,也得打理花園,不能荒廢。

非常大的房子一旦荒置,你走進去,就是我形容的那種,京城81號。

很大的庭院,全是雜草,幽深的天井對著空洞的地下室,因為長期無人打理,有的牆體在脫落,有的內部有鏽跡。有的是十幾年前的產品,地下室沒有設計成每一面都有采光,以至於幽深處伸手不見五指......

我記得有套美式的大排屋,它的南邊有個數百平的大花園,花園都分上下兩層,因為十年無人居住,景觀牆和噴泉上長滿苔蘚,枯枝敗葉落滿臺階,看著有種瑪雅遺蹟的美。

我知道很多讀者想看照片,但這種行為會影響別人的銷售,所以,就不上圖了。

看了幾套之後,我想明白了,這種房子當初是設計給四世同堂,子女眾多的大家庭,所以才會有7個,8個大臥室。

但設計者沒想到70後在老去,80、90後開始成為消費的主力,而80後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

獨生子女大部分是不習慣大家庭的,因為從小沒有兄弟姐妹,沒有在人多的環境里長大過。

我就遇到一套業主,是一對老夫妻,給孩子買了一套大排屋,三面大花園。結果孩子去美國了,不回來了。老兩口用不了那東西,只能拿出來賣。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消費變化,消費者的家庭結構在變化,需求自然也在變化。

我在看房的過程裡,和中介聊天,中介就企圖說服我。他告訴我,等將來你兒子長大了,娶媳婦了,回頭再生好些孫子孫女,不就適合了麼。

我就笑了,他是在告訴你,你去買雙50碼的鞋子,等你哪天長得像姚明一樣高,你就用上了。

我腦子裡想了一下他勾勒出的場景,就覺著不靠譜。

如果我兒子長大了要和我待在一個屋簷下,倒也沒什麼,畢竟我看著他光屁股長大的。但如果他帶個外人回來,那我首先就很彆扭。

我的上一代人裡面,只要是城市原生家庭的,往往都沒有和上上一代人住在一起的經歷,那等我們這一代人老了,難道會樂意和下一代人住在一起麼。

起碼我是不希望和自己的兒媳婦住在一個屋簷下,那站在下一代的角度,我相信,人家也不希望。

也就是說,大家都彆扭。所以中介講的這番話,其實不符合未來的社會趨勢。

看了很多庭院之後,我忽然想明白很多事兒,想明白很多關於建築與需求的關係。

比如家庭結構變了。

你去看拙政園很漂亮,那是因為古人有古人的生活方式。

他們那個屋子裡,就是個小社會,也許有上百號人都住裡面。所以有很大的庭院,甚至有個小湖泊,有假山,有這有那。

那是上百號人共同維繫的一個生態。古人嘛,打小就是在七兄八弟的環境里長大的,他也不會覺得不自在。

可是放在我們這一代人眼裡,住家保姆都是難以接受的。你家裡有個其他人出沒,你肯定沒有隱私感。

所以今天更流行鐘點工,這意思就是有事做事,沒事回家,大家保持隱私。

後來我看的房子越來越小,院子也越來越小,最後呢,我就發現,地鐵口,綜合體旁邊,大公司附近,核心商業區,200方左右的排屋,院子不超過100方,是最好賣的。

其實它的價格有可能比偏一點地方佔地一畝的獨棟還貴,因為這種往往地段好,有人接盤,也有人在住。

這說明什麼?說明當下的家庭結構,人口結構產生出的需求,就是這樣的。

這是一個層面,另一個層面是什麼呢?是好房子是住出來的,而不是蓋出來的。

你不要看很多KFS搞什麼美式別墅,法式排屋,英倫莊園或者中式大宅,那都是噱頭。

你看那個樣板房覺得很精美是因為樣板房裡有倆工作人員,不停的在維護。

事實上,按照現在的城市小家庭人口,別說一套房子同時有什麼中式廚房,西式廚房,......,我猜,你家裡一星期不開一次火都很常見。

因為你的生活方式變了。

出去吃有時候你都懶的動,還喜歡叫人送,何況讓你自己燒飯。所以小區出門就是大型綜合體,起碼意味著你始終有飯吃。

至於那種動輒建在遠離地鐵口,遠離綜合體,遠離商業區,面積又超大的獨棟別墅區,實際上,對於年輕人來說,很難在裡面生活。

而上一代的老年人,比如50後,60後,孩子又不跟自己住。他們和保姆住在一個遠離人群的,冷清的豪宅區裡,這種需求常見麼?

這就是我看到的,有大量的房子,起碼從蓋的時候就沒有適應真實的需求,就沒有跟上社會的發展。

我們既不像老外那樣,要麼不生,要麼一股腦兒生7個;我們也不像民國以前,動輒四世同堂;我們更沒有要求房子必須租出去,租客必須打理花園維持人氣的規則。

很多KFS只是為了推樓,打造一套樣板房,宣傳一種在這裡並不存在,也不適合的生活方式,把概念營造起來,把房子賣給投資人。

就這樣,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等房子賣光了。就任由這個小區荒置,任由有人住的那些業主們,隨意改造,沒人住的那些呢,荒草叢生。

在這樣的一個玩法下,是不可能產生拙政園的。因為那些是人住出來的美,是真實使用下的建築美。

可我看到的,只有KFS營造出的假象,以及荒廢后的破敗。

我選取的是一個很小的角度,但一個品種,見微知著。

曾經有個KFS說過,他不想最後留下一堆的建築垃圾,但我看了很多他蓋的小區,我相信他最不想的事情在他的盤裡遲早會發生。

任何投資客佔據主體的盤,遲早都會變成建築垃圾。

如果買它的人,從沒想過要住進去,從沒想過要遵守社區的規則,從沒想過把它住出美感。那我相信,再強勢的物業也沒有用。

什麼時候,你要能找到一個入住率很高了,存在了一二十年了,還是很美的小區,還是很藝術的小區,除非人變了,除非房子真的是拿來住了,除非房子真的必須賣給住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