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鋒消亡史:被時代拋棄的霍華德

10年前,姚明、奧尼爾、霍華德三大中鋒三足鼎立;20年前“大夢”、“海軍上將”、“大猩猩”閃耀90年代;再往之前,張伯倫、拉塞爾、賈巴爾這些遠古神獸神仙打架,那都是屬於中鋒的時代。

自從籃球這項運動被髮明開始,越靠近籃筐的進攻越有效越合理,中鋒才是一切統治力的源泉。到如今,這項運動已經被徹底顛覆,炮轟體系和小球陣容讓中鋒成了折返跑的機器。

中鋒消亡史:被時代拋棄的霍華德

霍華德就像是代表傳統中鋒最後的尊嚴,昔日能單換詹姆斯的他如今只能作為藍領內線,他們盡其所能的去改變,但還是被這個時代淘汰,中鋒的羅曼蒂克史,已經從華美交響走到街頭的賣藝彈唱。

這十年,小球時代進化其實一刻都沒消停過,原本以為菲尼克斯太陽和達拉斯的跑轟一度是小球時代的輓歌,大家都急著開始蒐羅並囤積五號位大幹一場了,結果2011年小牛用無限擋拆和換防,逼出了邁阿密三巨頭的全場攻防。

幾年之後,波波維奇研究了一套更縝密的,運作更精良的“聖安東尼奧算法”,可當所有人覺得這應該算完的時候,一年後2015年總決賽第四場,波波老爺子的嫡傳史蒂夫-科爾,死馬當活馬醫大手一揮,將伊戈達拉推了出來,一套死亡五小技驚四座。

自然都是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什麼是英雄?什麼是時勢?

肖華帶著將NBA打造成北美四大聯盟之首的野心,新的轉播合同一簽球星福利看漲,一呼百應,誰管什麼防守陣地,內線一柱擎天?火箭隊2017年用了77場就破了勇士單賽季1077三分的紀錄,又一年之後,刷新上限,莫雷抓了兩隻小鳥(戈登和安德森),火箭隊兩年內就瘋魔成了這個樣子,德安東尼不是沒有過實驗,但是“6秒甚至更快”的理念在十年前的土壤長出史蒂夫-納什和小斯這樣的花骨朵,都算是奇幻森林了。

十年後肖華一聲令下,撤下了坦克大炮,陣地進攻中的翹楚邁阿密熱火和幾年前靠防守和尺寸進攻為生的灰熊,一下就成了強弩之末。肖華都當權好幾年了,這廝不好好琢磨怎麼平衡聯盟的格局,硬生生的鑽研各種適應小球的事兒,從16年造勢73勝默許金州的移動擋拆,到現在準備推出二次進攻24秒縮短到14秒的化繁為簡,這真是不給陣地進攻活路,也不想給那些傳統中鋒活路了。

中鋒消亡史:被時代拋棄的霍華德

十年前在魔術,德懷特-霍華德大殺四方,複製1994年和1995年火箭大夢的戰術體系,魔獸如同大夢,特科格魯好似霍里,一幫射手圍點打援,一箇中鋒一柱擎天,魔術八年霍華德雄踞了大半的隊史紀錄,場均出手12次左右。

但是在老鷹和火箭隊,魔獸場均出手只有8.3次和8.5次,從來到湖人開始之後的6年時間,霍華德出手逐漸下滑,但是這只是傳統紮根中鋒的窘境映射,另一方面,聯盟中的新銳內線崛起,以一種看似全能但是啼笑皆非的諷刺方式成長著。

網羅一下四年內的青年才俊:波爾津吉斯三年三分球,從場均1.1個到第二年的1.7個,再到去年的1.9個三分球;森林狼的唐斯,波神的同屆,第一年三分只有0.4個命中率34%,結果第二年就1.2個三分命中率37%,到了上賽季唐斯場均1.5個三分命中率42%,頂級射手的基準;剛剛拿了億元頂薪的約基奇老師,新秀年場均0.3個三分33%的命中率,第二年0.6個三分,上個賽季場均1.5個三分命中率40%,丹佛著急忙慌的奉上5年1.48億美元頂薪;此外,費城的恩比德場均1.1個三分,頂薪。

當然東邊日出西邊雨,傳統中鋒消亡則是此消彼長。

幾年前還被視作是寶貝的邁阿密大白邊,萊利都準備出手好幾年了也沒賣出去,為什麼?跟不上趟啊,跑不動啊,就只能紮根三秒區,這種陣地戰擋擋拆的吃吃餅的,到了白邊和火箭餅皇卡佩拉這個份,已經是頂級了。

為什麼卡佩拉坐地起價沒有越過億元線?你一個吃餅的說破天,一手三分都沒有,好意思和別的中鋒打招呼嗎?諾埃爾兩年前還急著要1.5億,兩年後拿著幾百萬底薪在雷霆想要崛起?想都別想,亞當斯這樣的傳統中鋒的楷模,億元封頂。

和約基奇老師同樣位置,打法雷同,身高雷同,出身雷同,各種雷同的努爾基奇老師,為什麼當初被掘金拋棄?約基奇這邊簽下1.5億沒多久,努爾基奇在開拓者簽下4年4800萬美元,約老師的零頭啊。其實原因不難,努爾基奇的一手策應差不了那麼多差價,是因為過去四年的時間,努爾基奇的三分投中數:一,個,也,沒,有。

籃球不知道怎麼就變成了這樣彬彬有禮的遠程操作遊戲。

難不成是應了《古惑仔》裡蔣天養的那句話:打打殺殺終有玩完的一天,以前你穿T恤牛仔褲,現在西服領帶斯斯文文,這就是進步。這是什麼進步呢?

麥肯和奧尼爾改變了籃球世界關於三秒區的進程和觀念,統治力的詞彙是在那個時候衍生出來的。即便有了魔術師和大鳥,你也得看天勾,看酋長。90年代的四大中鋒之外,穆託姆博搖手指,莫寧提著一個腎和你玩命,奧拉朱旺花裡胡哨的祖師爺,18年才扔進了25個三分,124次出手;尤因17年125次出手三分,命中19個;大衛-羅賓遜14年100次出手,命中25個三分,奧尼爾不提也罷,你往上古係數,別說中鋒,就是後衛動輒三分,都可能別視作軟弱的象徵。

中鋒消亡史:被時代拋棄的霍華德

那個時候,從中鋒到後衛,還真就是“打打殺殺”的年代,喬丹被頂著要害騎著躺著翻著滾著打球,最後莫寧是拒絕被抬走自己走出去的,穆託姆博被抬出場,這是什麼樣的籃球?必然不是“穿西裝打領帶”的點頭致敬,那時候場上有場上的你死我活,場下有場下的你儂我儂。

可這十年小球騰雲駕霧,藉著收視率一路走高,庫裡這樣在90年代可能出手都困難(絕非詆譭)放在現在虎虎生風,哈登上個賽季被德帥甚至激發了荷爾蒙,低位錯位防守對手命中率最低的人,我的神,這還是哈登嗎?

沒辦法,小球時代後衛當前鋒用,塔克當中鋒用,中鋒……當後衛用。

以前的五號位是炮臺,摧城拔寨用的,現在的五號位是樁子,拴馬放羊用的。以前五號位是血肉長城,你是門面甚至還是一個球隊的體面,你是精神甚至還是一個球隊的精氣神。現在的五號位,被逼著在外線敲鑼打鼓,虛張聲勢,教練真看不上也用不上你的穩打穩紮,把人給我調出來死死牽制就行,不用你拿炮轟,喊幾聲嚇唬嚇唬人就夠,外面一通亂箭齊發,game over。

小球發展到今天,自有他們的成全,也自有他們的可憐。

可憐五大三粗的漢子們跟著折返跑,忙著偷練三分才能保住飯碗拿頂薪。這應該早早就不是莊嚴角鬥、全場肅穆致敬的時代了,而是喜歡看群打群歐群笑罵,熱鬧一下皆大歡喜的時代。

中鋒的羅曼蒂克史,已經從華美交響走到街頭的賣藝彈唱,或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屬於五號位的權杖還要再交還回來,但一定不是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