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導讀

平江路片區,

平江文化的精髓所在,我們之前用了兩篇報道詳盡記錄了平江路西片區,更為大家帶來的地道蘇州美食

用雙腿去探訪2500年曆史下真正的蘇州文化和蘇州古城區的美。走街串巷,拍攝每一個瞬間,探索每一個角落,亂序的行攝和發現,帶來不同的驚喜。炎熱的夏天過去,我們志同道合的朋友再次相聚,探尋了平江路東片區,完成了整個平江文化的尋訪,這是真正的樂趣,我們保證給你帶來完全不同的平江。

用雙腿和鏡頭去探索最地道的蘇州,拍好每一張照片,碼好每一個文字,點個好看,轉發一下都是對我們的支持。

同時真誠的歡迎加入我們,共同探索吳文化之旅,見證了蘇州的歲月變遷,愛攝影,愛旅遊,愛徒步,每週一次,例不虛發!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計劃線路圖

01起始

計劃的線路為3.7公里,按照我們以往的經驗,實際步行里程大約會達到一倍,原計劃的相門城牆就未安排了,重要的途徑點都已經標記出來,各位看官也完全可以按照我們的標識去做一個平江一日遊,全文百圖六千字以上,請耐心閱讀

重點推薦:蘇州評彈博物館、蘇州崑曲博物館、蘇扇博物館、衛道觀前潘宅(禮耕堂)、衛道觀、郭邵虞故居、清慎堂王宅、徐宅、唐納故居、東園明軒、耦園。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相門地鐵站是本次行攝的起點,渣土車擠滿了不算寬廣的倉街,這裡曾經是蘇州第三監獄所在地,未來將建成頂級開發商仁恆的別墅群。而不遠處曾經的蘇幫菜代表之一吳地人家的招牌早已凋零。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古城區的百姓還保留著使用井水的習慣,稍有不同是由政府部門統一規劃了這樣的木製井蓋,每口井在井蓋上刻有名字,附近的牆上都標有歷史介紹。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我們常常會被誤認為普通的遊客,比如這位大叔,看到我們拿著相機,非常熱情的介紹他正在剝著的雞頭米(學名:芡實),還擺出各種pose給我們拍攝,把蘇州雞頭米的文化帶回去。我們常常會被蘇州古城區的百姓所感染,這是很多城市攝影所帶不來的感受。

蘇州的雞頭米,成熟於九月和十月,放置冰箱可保持整年食用,就和蘇州的感受一樣,獨有的“糯”會讓你愛上這個美食。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陽光暖暖的照耀在帶著年代感的房屋,時間彷彿變得緩慢,思緒也仿若回到了小辰光的感覺,還在們在巷子裡面玩耍,老人悠閒的在弄堂曬著太陽。蘇州偉大的城市規劃讓整座城市不斷跟上時代進步的同時還讓這些古樸得以保留。

02早餐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邾長巷口隨意找的這家小店,蘇州阿姨一口吳儂軟語,端出來的都是地道的姑蘇小吃,陽光隔著古舊的窗戶,暖暖的灑到食物上,呈現出我一直想要的光影效果。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隔著窗戶向外的景,是你常常會憶起的童年的路,而不遠處,就是平江路著名的網紅美食“雞腳旮旯”,早晨這裡人還不算多,稍後就會排起長龍了。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粢毛團

強烈推薦這個,好吃哎,也是蘇州阿姨力推的,很贊。

03繞行

我們原本計劃是由邾長巷至中張家巷的蘇州評彈博物館和崑曲博物館,未料巷內修路,巷口被封閉,只得沿著平江路先向至衛道觀前繞行。

邾長巷:東出倉街,西出平江路。原作朱張巷,《姑蘇圖》標朱文巷,元代“萬戶”朱清、張瑄居之。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中張家巷

正在改造的中張家巷,據說會建成統一規劃的民宿。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難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平江路很美,食物也漂亮,這些都是為遠道而來蘇州的遊客所準備的,人們常常會漫步整條平江路,而忽略遍佈平江路周圍的寶藏。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衛道觀前

來到衛道觀前,我們又碰到了偉大的蘇州阿姨,阿姨問明我們的目的後,帶我們穿過一條長長的小巷,成功的繞到邾長巷。

衛道觀前:原名會道觀巷,因巷內有會道觀之故,衛道觀為蘇州舊時九所道觀之一。巷內有知名建築潘宅禮耕堂,為徽商潘麟兆所建,是現存蘇城最大的古建築群。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阿姨帶的小路充滿了驚喜,古老的木製樓梯,充滿年代感的小院子,長長的弄堂,就像一條時光隧道一樣,暫時忘卻了現在的年代。這也是我們行攝的樂趣所在,不斷的發現和驚喜。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從一個叫做民生裡的小弄出來,我們來到了中張家巷,阿姨這時候知道了我們都是蘇州本地人,很好奇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對於當地的人來說,遊客都是應該往繁華的平江路走的,不會對他們土生土長的這些毫無意義的老街道感興趣。

中張家巷:本巷因張家橋而得名。倉街有兩條張家巷,本巷在南,故原稱南張家巷。

04蘇州評彈博物館

門口有聯為:”論世三千年惟妙惟肖,彈詞廿四史亦莊亦諧“。蘇州評彈博物館在平江路南段的支巷、中張家巷的西段。館址原為清末民初沈宅,建成於2004年6月。門廳三開間。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書場題吳苑深處。是老式的磚木結構建築正廳,屬控保建築。相比於受人追捧的崑曲來說,評彈演出時的舞臺要求、場景佈置、服裝道具等都要相對簡單得多,因此傳之亦廣,加之票價不貴,和者亦眾。隨著文化生活的豐富,銀屏世界的壯大,欣賞目標的轉移,現在的書場已屈指可數了。只有在蘇州周邊的小鎮上,黃棣、平望、沺涇等地,我都見到老書場還保留著,且依然還有相當固定的聽眾。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館內的書場也僅是擺設,並不實際演出,評彈在蘇州深入人心,一般上了年紀的人,多少多少都會哼唱那麼一兩句,書場的微縮景觀模型,再現了吳地聽書的風情。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蘇州評彈源遠流長,作為口頭語言的說唱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之,唐代又有所發展,到宋代說唱更是逐漸流行,並出現了瓦子之類的說唱專門場所。蘇州評彈就是在這些古代說唱藝術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在蘇州古城區穿街走巷,偶偶傳來評彈曲調,這就是蘇州的味道。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館內相當顯目的一個位置有陳雲的塑像,陳雲是上海青浦人。早時那個地方也歸蘇州府管轄。不知是不是鄉音使然,陳雲也愛評彈,陳雲逝世後,他的夫人于若木女士捐贈了陳雲生前珍藏的評彈音像資料560多盤,為蘇州評彈博物館的建立作出了奉獻。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嘆啊,白居易畢竟是白居易,把雨落荷葉的景象移用到聲音表達中來了,那麼巧。——琵琶、弦子,加上吳儂軟語的唱段、說白,那就是蘇州評彈

“今朝到此為止,明日各位請早!”遺憾的是這裡僅僅是展示,不再有評彈演奏,想要聽評彈的朋友可以去不遠的大儒巷38號昭慶寺內

05蘇州崑曲博物館(全晉會館)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蘇州有一個規模不小的‘中國戲曲博物館’……尤其是那個精妙絕倫的戲臺和演出場所,連貝聿銘這樣的國際大師都視為奇蹟,但整個博物館的原址卻是在”全晉會館“,即山西人到蘇州來做生意時的一個聚會場所。說起來蘇州也算是富庶繁華的了,沒想到山西人輕輕鬆鬆來蓋了一個會館就把風光佔盡。”

——餘秋雨《抱愧山西》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蘇州崑曲博物館設置於全晉會館內,既保護了歷史建築,同時又展示了崑曲文化。

蘇州歷史上曾先後有過二百六十多處會館公所,但留存至今較為宏大且具代表性的完整的當屬全晉會館。據說民國時全晉會館的名譽理事長就是“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館內擁有古典戲臺、室內戲臺,精美的建築風格和古典氣氛。室內展館展有江湖角色行頭行當、戲畫、戲文木雕石刻等展品。

崑曲幾大名段: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長生殿》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會館內的古戲臺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崑曲博物館不大,逛一下很快,而且基本沒有遊客,和人流如織的平江路形成巨大的反差,和蘇州評彈博物館以及很多的類似博物館一樣,都被蘇州博物館巨大的光芒所掩蓋了。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堂名登擔

堂名登擔是蘇州崑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崑曲博物館內小景精美,建築保存很好。戲臺和大門,磚雕、石雕、木雕全都很多,適合慢慢的品味,也適合攝影,沒有太多的遊客,只有稀稀落落真正在品味蘇州的人。

06蘇州蘇扇博物館

蘇州蘇扇博物館是由香洲扇坊發起成立的一間民辦非營利性機構,館內藏有眾多名家作品和扇手工藝品,內容豐富,品種俱全,為大眾瞭解、欣賞蘇扇文化開啟一扇窗戶。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去蘇扇博物館途中的控保建築吳宅,建築建於清代,門窗基本保留,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蘇扇博物館屬於非常小眾的博物館了,原位於木瀆嚴家花園旁,現遷至平江路衛道觀前16號,共由三進空間構成。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館內藏有眾多名家扇面如張大千、溥心畬、錢松喦、吳作人、朱屺瞻、唐雲、陸儼少等。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對於一些攝影愛好者來說,蘇州很多這樣的小眾地方,也許是你極好的選擇。

07讓人驚喜的素菜館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連著看完三座博物館,隨行的大家都開始肚子咕咕叫了,我們哼著曲調,彷彿回到童年,陽光、夏天,就像同學一樣走在回家的路上,沿路破舊的門窗泛著溫暖的光,母親正在家裡做飯。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位於胡廂使巷上的這家小店不是特別難找,遠離繁華的平江路主街道,古樸簡單的一間舊房,店內精心佈置了很多小物件,只有一張桌子,夫妻兩人收銀臺佔一邊,用簾子稍微遮擋著角落的廚房。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店門口是小路和河流,一條長凳坐著的耐心排隊的人們,其中還有一個長相類似扎克伯格的小夥子,隨著我們霸佔了整個小店,門外等候的人越來越多……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初看菜單似乎價格稍微貴過一般的小吃店,但是我要告訴你,絕對物超所值,事實上,我準備吹爆這家小店。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每一個菜都真正用心了,素食用到了極致的感受.

08胡廂使巷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胡廂使巷河道也在進行清淤工作,蘇州古城的河道保護是一項長期的大工程。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控保建築蔣氏義莊,位於胡廂使巷35號,建於光緒九年(1883),由監生蔣兆烈等奉其曾祖蔣鎬遺志創建。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唐納故居附近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胡廂使巷東出倉街,我們朝著本次重點東園明軒進發。

09東園明軒

”明軒(實樣)“位於東園西南角,佔地面積約700平方米,為典型的蘇式庭院,1979年4月落成。”明軒(實樣)“以蘇州網師園”殿春簃“庭院為藍本建造,係為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建造中式庭院而建成的實樣。園內屋宇、曲廊、半亭、清泉俱備,佈局緊湊、疏朗相宜、淡雅明快,集中表現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特色和精巧。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日落逆光,初秋,明軒門口的銀杏葉微微有些泛黃。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當全球的人們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東方園林的精美讚歎不已的時候,你是否想過真正的原型在蘇州東園這個角落。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我們來到這裡的時候,空無一人,與平江路熙熙攘攘的人群,形成鮮明的對比。人們知道東園,知道平江,知道美國仿製的這座蘇州園林,卻將這個明軒實樣所遺漏。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蘇州網師園的“殿春簃”在世界上共有三個版本,一個在南園賓館、一個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還有一個就在東園。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明軒”有著特殊的意義和故事,因為它是38年前我國第一個出口到外國的古典園林樣本,按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展示環境,量體裁衣,專門設計、施工建造後,經美方實樣驗收通過,再複製出口到美國去的。所以留在國內的這個樣本就叫“明軒”實樣。從某種意義來說,“明軒”的知名度高於其他任何一座蘇州園林。

10丁香巷

傳巷內有大丁香樹,故名。丁香樹系木犀科植物,因其花蕾形狀像“丁”字,又有濃郁香味,故名。蘇州屬亞熱帶地區,地熱低窪,多水,丁香樹不多見,偶有園宅中見之,愈顯珍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從明軒沿倉街的路邊,看到這堵有希望成為網紅的牆(門),這其實是某創意產業園的大門,門下鋪有導軌,通過軌道的移動則可以開門和關門。據說現在門不再關閉,不過門口有守門大狗和保安小哥。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從倉街可看到此民國建築,1978年,恢復振亞絲織廠廠名。1993年3月,建立蘇州振亞集團公司。2002年,振亞絲織廠宣佈破產。現多數廠房已拆除,原金工車間民國建築保留,改建為某創意園使用。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丁香巷沒有找到傳說中的丁香樹,不過這條巷子的人好像過的更為悠閒,這裡的路邊掛著很多的鳥籠,穿行丁香巷,彷彿穿行花鳥市場,圖中我們團隊的首席攝影正在認真的拍攝。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屋子被大人一桌麻將所霸佔,傳出歡聲笑語,小朋友在路邊就著小板凳做著自己的手工製作,最生活的樣子大抵如此吧。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各條小巷隨處可遇見的穿著漢服拍照的遊客。

11下午餐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簡單的小院,帥氣的老闆,現場調製的精釀,一切都是你想要的生活樣子。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小店內除了吃飯能和平相處,其餘時間永遠上演著的貓狗大戰。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小店的二樓,可以看到粉牆黛瓦最蘇州的味道。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吸引我們進入小店的恰恰就是APP上看到的這樣的照片,自己也拍一張,發到朋友圈勾一下小夥伴的魂。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除了精釀啤酒,帥哥老闆一樣會調製好喝的咖啡。

12耦園

耦園位於小新橋巷,原為清初保寧太守陸錦涉園。同治十三年(1874年),安徽巡撫沈秉成購得,更名耦園。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園的桂花,桂花是蘇州的市花,桂花不像其他花美的那樣的張揚和爭豔,它內斂、低調但是又不失它獨有的美麗和芬芳,並且在蘇州眾多的園林中,都能看到桂花的存在。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耦園是一座愛情的園林,“耦園住佳偶, 城曲築詩城”,這是嚴永華的詩句,刻在了藕園外牆的窗欞上。主人沈秉成在最失意的時候遇到了江南女子嚴永華,嚴永華非常擅長作詩,尤其是故事類的詩作更是無人能及;她寫的字就像他的人一樣,娟秀清新,沈秉成還曾戲言說這幅字自己能看一輩子也不嫌膩。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住宅主廳,為主人沈秉成宴請賓客之所,堂名取宋人“東園載酒西園醉”詩意,極富田園生活氣息。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正廳與樓廳有牆門隔開內外。牆門的磚細牌科門樓,額題“詩酒聯歡”。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園內最高點“雙照樓”現在經營著一家茶館,樓上可看到整個耦園建築格局是從高到低,耦園三面環水,故園內很少見水,這是和其他園林不同的地方。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行攝」平江文化的精髓,最地道的蘇州(完結篇)

耦園北面有遊船碼頭,坐船而出,看看日落夕陽,感受下這座環水園林的美妙之處。

13結束

我們一天的行程差不多就到此結束了,整個平江的探索也暫時告一段落,你可以把我們的行程當作蘇州一日遊記來看,也可以當作圖文欣賞閱讀。

蘇州的古城,就像一個寶藏,很多的東西就靜靜的躺在那裡等待著你,蘇州不是一座打卡快速遊覽的城市,她是一個需要你滿滿品味,思索和探究的城市。

平江結束了,我們的行攝還在繼續,希望你能喜歡我們的行攝系列,用雙腿去探訪2500年曆史下真正的蘇州文化和蘇州古城區的美,更希望有你的加入。

庸人蛋擾,帶你探尋真正的蘇州,

下期再見。

往期行攝系列:(每一條路線我們都自己走過,每一張圖片都是親手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