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只有榜樣永遠被人們銘記於心。”



今天小十君說的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聽說過。


打開一些社交網絡,發現《摔跤吧!爸爸》雖然已不再刷屏,但仍有相關的討論出現。

還記得電影片方發的,三天在國內票房過億的那條微博。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小十君看到有人轉發是這麼說的,好久沒有為一部電影那麼操心過,上一次還是《大聖歸來》。

大家紛紛表示贊同,被電影感動到甘願當它的“自來水(軍)”。

它還引起了一些圈內人士的關注,各自看完交口稱讚、互賣安利。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馮導甚至坦言:自愧不如。

這可是一部題材小眾的印度電影,多少國產片都沒有這種待遇。

現在的票房成績和評分,卻直觀體現了國內觀眾對它的喜愛:口碑逆襲已打破印度電影在國內的票房紀錄。

豆瓣評分9.2好於98%的運動片,99%的傳記片。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令人驚歎的數字,仍抵不過它在自己國家印度帶來的轟動。

不說全球票房,光是在本土就狂收54億盧比,刷新了印度電影的票房紀錄。

國內有影迷去年在印度觀看本片時,還見證了這樣震撼的一幕——

@改個名就死:放印度國歌時,電影院幾乎所有人都站起來了。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雖然現在電影的話題熱度已經過去,小十君二刷之後,還是想來跟你們聊聊,

為什麼這部電影能夠如此成功?(也彌補下之前沒寫它的遺憾)

不管你們看沒看,按照慣例先介紹它的劇情,簡單到誰都能用一句話來概括:

一位退役的摔跤運動員,訓練自己的兩個女兒成為世界摔跤冠軍的故事。

開頭,這哥們挺悲催,一心想生個兒子來實現自己拿金牌的夢想。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可試盡各種方法,還是一連生了四個女兒。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後來他放棄了,卻又在大女兒吉塔和二女兒芭比塔身上,發現了她們的摔跤天賦。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於是,遠離零食、“明早5點起床”和重複的日操夜練,在十幾歲懵懂無知的少女心中,組成了“世界上最嚴厲的懲罰”。

在印度,摔跤算是流行運動,但很少會有女孩子去練。尤其主角他們一家人,還住在封閉落後的村子裡。

“女性的天職是做家務”,迂腐陳舊的觀念沒有遠離這個人口大國。於是,父親的行為和女兒們的短髮,受到了周圍人的質疑與嘲笑。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父親不過是挖掘出女兒身上的天賦,並照此培養,也是為了她們在爭取做自己的權利,卻成了笑料談資。

從鎮上的摔跤比賽到國家正規的摔跤場再到世界級比賽,他們一路走來,用勝利啪啪地打著那些人的臉,同時打破長久以來這個國家對女性的偏見……

是的,作為勵志電影,它的套路很老土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劇情發展盡在意料之中,卻又能緊緊地抓住我們的情緒。總會有幾處讓人跟著會心一笑,抑或是熱淚盈眶。

電影的整體節奏把控適當,前段輕鬆明快,中間熱血激昂,結尾勵志溫情。還有音樂作配合,烘托出更好的觀影氛圍。

除了感嘆寶萊塢成熟的電影工業化水準外,還是要將一切歸功於劇本的紮實,每一段衝突和轉折都設計得非常合理到位。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片中有兩段交代女兒反抗父親意志的情節,製造矛盾→改變觀念→達成和解→取得進步,按這一過程溜下來,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反而處理出了情節的連貫性。

為了衝突而強行衝突,那叫撒狗血;衝突之後對劇情有推動作用,才算好劇本。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當然,還有演員們為這部戲付出的努力。

身為主演兼製片人的阿米爾·汗年逾五十,還能瘋狂增肥再減肥地折騰自己,身體力行地詮釋“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19歲、29歲、55歲三個時期的形象,差異明顯。

飾演兩姐妹吉塔和芭比塔的大、小女演員,更是為了演好摔跤戲,開拍前就開始了每週6天,長達8-9個月的專業訓練。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練到都具備了摔跤運動員的入門級水準,這才將該運動的力量與技巧魅力,完美地呈現在電影之中。

如此努力用心地拍片,怎麼會不成功?

然而戲裡父親的意志總是凌駕一切,肯定會招致部分人的不滿。所以初期關於電影,才會有那麼多“父權”還是“女權”的爭議。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在此,小十君已經不想展開這個話題。父親的強勢逼迫出女兒們自由意識的覺醒,她們後來分明在積極努力地追尋自己的人生之路

總之發言前,還是要結合下印度的國情。就像《摔跤吧!爸爸》對於國內影迷來說,可能只是一部看著還不錯的電影。

在印度,它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神作”。

敢於批判性別歧視的現象,揭露體育制度存在的弊端,在阿米爾·汗主演的作品裡已經不算什麼了。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出自《三傻大鬧寶萊塢》。

關鍵在於,它鼓舞了印度人民尤其是女性,甚至推動了整個民族的意識進步。

在吉塔參加決賽的前夜,曾忐忑不安地詢問父親,明天有沒有什麼策略。

父親說了一段非常燃的話,昇華了整個電影的主題。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這也正是小十君想說的,如果《摔跤吧!爸爸》不成功,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並銘記,就是毫無意義的!

印度女性通往自由的艱難之路,全部濃縮在這部寓教於樂的電影之中。

令人感動的是,它戲裡戲外都是成功的。吉塔為印度拿到了首枚世界級摔跤金牌,電影在印度引發的社會效應,尚不可預估。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印度去年在奧運會上一塊金牌也沒取得,令這一幕更加打動人心。

但由於它改編自真人真事,影片結尾的彩蛋已經說明了方向。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電影想要表達的思想,集中體現在吉塔這一角色的塑造上。

她的幾場比賽都是本片的高潮點。

中間雖然有逆反過父親走了彎路,但再苦再難她始終沒有放棄過摔跤,最終憑藉自身勇猛進攻的優勢,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有的電影娛樂人,但這部電影改變人


“為夢想前行”是吉塔傳遞的一種精神,也是影片鼓勵女性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