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只是一篇不入流的雞湯文

《弟子規》只是一篇不入流的雞湯文

《弟子規》只是一篇不入流的雞湯文

最近,北京第四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李家聲說《弟子規》絕大部分是糟粕,全書充滿了封建奴化思想,跟我們目前提倡的價值觀與創新精神相違背,打著所謂“國學”的旗號而讓中小學生背誦《弟子規》,是不合適的。

這是我印象中少有的敢對《弟子規》之類的所謂“國學經典”在公開採訪中提出異議的名師或名人,我要先為他的勇氣點個贊。

《弟子規》只是一篇不入流的雞湯文

但究竟是否絕大部分是糟粕?我可能不太同意,《弟子規》中的很多內容並不與現代的文明精神相悖,它的糟粕部分只佔小部分,大部分只能算“雞湯”,不能算糟粕。

眾所周知,國學和傳統文化在我國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這不稀奇,任何國家都會有相當一部分民眾是本國古老文化的擁躉。但“凡是古老皆不能動、皆不能說不好”,否則就是數典忘祖,拋棄傳統的,恕我孤陋寡聞,我只見過我們這兒是這樣的,且人數並不少,這也是少有名人或名師公開提出異議的緣故。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內容非獨創,是《論語》某一部分的概括或釋義,所以開頭叫“弟子規,聖人訓”。

為什麼聖人訓就特別牛呢?還是抓住了老百姓對權威的敬畏心理,先說明這不是我說的,是聖人說的,這樣老百姓就不會一開始就帶著懷疑的心態去審視。如果我們熟悉歷史的話,會發現孔子老人家最常用的就是這招,當他還是nobody的時候,經常說這是某某聖人說的(他自己當然還不是聖人,他口中的聖人大都是君主,因為當時老百姓最敬畏的是天子)。

當然孔子夾帶著眾多私貨,其實裡面有很多是他自己說的,而《弟子規》就基本上真的是《論語》的內容。

我們的標題叫“《弟子規》就是一篇不入流的雞湯文”,這是對現代來說的,如果你把時間線放在清代,它並沒有不堪,甚至你放到10年前,它也還是OK的,因為那時候人們最想聽的是“是什麼”、“要怎麼做”,否則心靈雞湯類的書就不可能這麼流行。

可現在是什麼時候了?你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沒錯,可人們要聽的是“為什麼”,你得用邏輯去說服人們,這是現在這個時代對內容的新要求,而不是你說“聖人這麼說的”,所以一定要聽。

因此你要僅僅是一篇“要怎麼做”的文,就算你全篇的內容都對,也等於是放了個屁,什麼也沒講——我為什麼要信你?

《弟子規》只是一篇不入流的雞湯文

很多學校喜歡讓孩子背《弟子規》,很多父母喜歡孩子背《弟子規》,那是由於《弟子規》迎合了他們的利益,你看: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這父母聽了得多開心,孩子一旦不聽話,馬上就能“引經據典”:你前兩天背的是啥,這麼快忘了?

這些規條可以長期流傳下來並讓一代代繼續背誦,就是沾了“孩子小的時候必須依靠父母”的光,決定孩子學什麼的人是父母、是師長,所以只要你寫的是對父母和師長有利的,就更容易傳下來,如果你寫的是對“孩子的獨立人格”有利的,那麼你的東西就傳不下來,你也就是白寫。

這就是為什麼“創作也不能脫離時代”的原因,只有土壤到了,你宣揚的某一種思想才可以順利擴散,任何人宣揚的思想不管對不對,只要不能順利擴散,就等於做了無用功。

所以為什麼獨立人格思想、獨立思考思想到了現代、近代才會大行其道?不是人們突然開悟,不是人們突然變得更聰明,是社會環境變了、社會組織結構變了、社會力量平衡變了,某一種思想就會在新的形勢下,由於迎合新的力量強勢方而得到生命力。

《弟子規》只是一篇不入流的雞湯文

當然《弟子規》中有很多正確的東西,總共有1000多字,正確的東西太多,多到我都無法花大量的篇幅去一一列舉,所以說“大部分是糟粕”我肯定不認同。

但它確實是不入流的雞湯。

說雞湯,是它不指出“為什麼”;說不入流,是雞湯雖然不指出為什麼,但至少幾乎是全對的,而一篇雞湯文居然還敢有“不對”或者“不適合現代社會價值觀”的少數地方,那就肯定是不入流了。

就肯定是不入流了。

說雞湯,是它不指出“為什麼”;說不入流,是雞湯雖然不指出為什麼,但至少幾乎是全對的,而一篇雞湯文居然還敢有“不對”或者“不適合現代社會價值觀”的少數地方,那就肯定是不入流了。

只是出於我們對聖人的敬畏,都沒有人敢說“不入流”,但其實這就不是現代人該有的精神。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憑良心說,這些道理你們不懂嗎?你們懂,且很懂,那你們會看到一個“非聖人”寫出一篇這種質量的“網文”就讓自己孩子們急急忙忙去背誦嗎?

不會的,你們連翻都懶得翻,基本看了前幾句就冷笑一聲:“切,又是這種雞湯。”

客觀一點正視它吧,它沒那麼差,但也沒吹得那麼好,更沒有到孩子必須背誦的地步。你可以說《論語》的內容在它那個年代已經很強了,或者說《弟子規》的歸納在它那個年代已經很強了,但不能閉著眼睛說“由於它是經典,由於它是權威,所以它比現在的很多好文好思想更值得學習”。

蔡壘磊:暢銷書《認知突圍》作者,亞馬遜年度新銳作家,國內頭部的免費讀書APP【螞蟻私塾】創始人。

微博:@蔡壘磊

《弟子規》只是一篇不入流的雞湯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