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走進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國慶假期間,我再次走進這條巷子,心潮澎湃,踏著長條石板,快步輕輕,生怕驚了正在用功讀書的少年。

他是一個歷經苦難的少年,生活在一個沒落的封建官僚、破產的官吏家庭裡,家庭的困境讓他知道自己要什麼,他潛心讀書,博覽古今。在東北奉天的新式學校讀書時,魏校長在修身課上布了題目“立命”,問為什麼要讀書,眾多學子的回答令校長搖頭嘆息,只有他堅定清楚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句果斷有力的話,立刻讓校長對他刮目相看,讓同學們重新認識了他,更讓後世的人永遠記住了他——周恩來。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周恩來與寶應的緣分是因為他養母陳氏。陳氏的孃家在寶應,一個比較貧寒的讀書人家,她性格溫和,待人誠摯,仁慈禮讓,在詩文書畫上有比較好的修養,她對周恩來的要求很嚴格,每天教他讀背唐詩,給他講故事。

在1905年,因生活所迫,周恩來一家搬到離淮陰東南百里之遙的寶應,在寶應水巷口陳家祖輩的舊居陳家花園、養母的堂兄家住下。說是花園,其實就是10多間舊房,堂兄對陳氏等人的到來非常歡迎,周恩來在這裡認識了兩個表兄陳伯容、陳式周。

住在寶應的期間,周恩來和兩個表兄相處很融洽。周恩來懂事勤奮、舉止沉穩,卻是少年心性,表兄們非常樂意照顧比他們小的表弟,他們一起學字讀書,在每日雷打不動的讀書之餘,帶著周恩來走遍了寶應縣城的大街小巷。周恩來喜歡和表兄蹲在運河邊看來來往往的船,思緒不由就會隨著船隻一起去遠方;表兄帶他做風箏陪他玩 他看著風箏從地面徐徐升起,繼而在天空翱翔,那時就想,有朝一日定要和風箏一樣飛得高,於高處看世界。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此地,我來過數回:和團隊來參加讀書活動、帶外地朋友來參觀學習,領孩子來接受教育、自己來拍照片。

這小巷迎接了中外遊客無數,特別是國內的很多人慕名而來。去過的幾次,都聽到不同口音的人在講話。一位從高郵來的騎行者,他說早就想來了,一直不得空,趁這假期間騎車看看這些有意義的地方,下一站是淮安的周恩來故居和紀念館。

他擔心騎來的公路車因放在門口會被人偷走,值班人員說就是放門口一天都沒事的,沒人會拿。再說他那車,一般人還真騎不走,鎖踏、細輪。儘管說無事,但他執意要把體重輕巧、價值不菲的車放門內,值班人員允了。於他來說,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還是旅途夥伴,怎麼可能自己進去了,夥伴丟在門外呢!一起見見歷史上的偉人吧。

五星紅旗在周恩來少年讀書處的門頭上迎風飄揚,天空澄淨、白雲祥和,巷口處傳來路人的歌聲“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離......”。看如今,這盛世,人民幸福安康,如您所願。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走進寶應水巷口,走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編審/黃河

主編/阿紫

視覺/空青

本文系晚安寶應(ID:waby2019)出品,寶應生活網經授權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