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提到俄羅斯,首先出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麼呢?拋開俄餐、俄羅斯人的戰鬥力不說,我們一定會將芭蕾舞、柴可夫斯基、文學大亨與俄羅斯聯想起來。當然,還有面容姣好身材修長的俄羅斯小姐姐~

俄羅斯這個神奇的國度,雖然人們時刻“充滿著戰鬥力”,但是也充滿著人文情懷和細膩,縱觀俄羅斯歷史,在音樂舞蹈藝術領域頗有造詣的人簡直像是神仙打架,各具特色,都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俄羅斯人。

所以俄羅斯,也是實打實的藝術大國~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追溯俄羅斯藝術繁盛的原因,首先要從彼得大帝講起。(俄羅斯概況課既視感,看到這裡千萬不要退出!!你會錯過今天精彩有趣的內容哦~)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17世紀時,彼得大帝旅居荷蘭,受西歐文化的深厚影響,故在俄羅斯推動了一系列歐化改革,其中就包括聖彼得堡的建立,史稱“全民歐化運動”。彼得大帝強制所有的男性貴族後裔和軍隊人員、文職人員受歐洲文明基礎教育,所謂“藝術要從從娃娃抓起”,這的確為孕育藝術人才打下了深厚基礎。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彼得一世的全盤西化給了俄羅斯文學藝術發展條件,帶領俄羅斯文學和藝術基本上脫離了宗教的束縛。後世幾位君主,如伊麗莎白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等對藝術的支持與贊助、以及整個啟蒙時代貴族與平民對藝術的喜愛與追求,更加鞏固了俄羅斯藝術大國的地位。

這樣源遠流長的文化藝術幾乎深入俄羅斯人的骨子裡,因此才會有“毛子其實並不粗枝大葉,他們民族性格比較隨性,讓你覺得粗罷了,其實毛子感情細膩到偏神經質的地步”這樣的說法。

前不久,微博上就掀起了一波“毛子的藝術天賦被上帝狂吻過”的熱烈討論,起先是一位微博名叫@抽風手戴老溼發表了感嘆:

“我一直覺得毛子拍照是種神奇的存在,都是真實新聞抓拍,構圖色彩人物卻像油畫一樣!我珍藏了四張新聞照片(如下):”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俄羅斯聖母修道院失火)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議會鬥毆仿如大師的構圖)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基輔街頭神父在混亂中祈禱)

c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普京在大使葬禮默哀)

雖然這些照片可能有後期處理的功勞,調整了色調和對比度,不過能處理成這樣的眼光還是要歸功於俄羅斯人骨子裡的藝術素養吧~ 記者本來是要拍新聞,結果不小心拍出來一幅油畫也是很厲害的鴨!

回想自己在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裡看到的油畫,一眼望上去和上圖的照片好像真的沒什麼差距

這條微博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網友紛紛留言,並提供了一些其他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一張被眾多網友怒誇,比起前面的那一張,左邊士兵斜瞄普京,感覺多了戲劇性在裡面,簡直太有藝術性了!據說,這張圖當年被命名為《凜冬將至》。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芭蕾舞演員看世界盃)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莫斯科大學的冬天)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再來一個議會鬥毆)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驅逐艦,大氣磅礴啊~)

看到這張,有網友便好奇,為什麼咱自家的艦艇看起來都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不是我們沒有這樣的拍照能力,據說只是因為咱們以和為貴,我們的軍艦是維護和平的,不是用來爭霸的~所以要儘量溫油一點,不要有攻擊性。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網友:我們難道是被戳瞎的審美?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軍樂團在月夜下於甲板上演出)

最後一張,是普京大帝主演的電影劇照(抖機靈):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事實上,這真的不是p的!只是普京在接受洗禮的一張新聞照片(只是一張新聞照片···)

網友讚歎:“感覺每一張圖片都帶著史詩級配樂的感覺。”

於是還有人重金求攝影師的微博:

中國網友討論: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是被上帝狂吻過的吧

不過這位大兄弟好像走錯片場了`

相信在俄羅斯生活過、旅行過的同學都能在那裡感受到他們的藝術氛圍和教育,劇院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且上座率極高,還有圖書館、美術館等,當然,還有那些天然的未經加工雕琢的大自然景色,生活在這樣的土地上,怎能不擁有對美的把握呢~

時間或是政治變革好像對這片寒冷土地上的一切都失去了魔法,寒冷讓一切變得緩慢而堅定,即使經濟發展上深處寒冬,但藝術之花在俄羅斯從未凋零,深深的紮根在俄羅斯人的心裡,沉澱在他們的作品中。

(圖片來源見水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