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初步形成海鐵聯運物流雙向新通道

廈門初步形成海鐵聯運物流雙向新通道

中歐班列首次整列返程過境廈門。廈門海關供圖

東南網10月27日訊(記者 盧超穎 通訊員 鄭伯堅)27日上午6時40分,一趟由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出發的中歐班列返程班列抵達廈門多式聯運監管中心,該班列運載45個40尺集裝箱,共計1850立方米樺木板材,經由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入境,將在廈門港作短暫停留,轉接船舶南下前往越南胡志明港。此次中歐(廈門)返程班列整列經由廈門過境,標誌著廈門已初步形成海鐵聯運物流雙向新通道,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落實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據瞭解,目前從東南亞、日韓等國家海運至廈門,轉接中歐班列前往歐洲的方式,已成功運作數年,開行模式漸趨成熟。但中歐班列整列返程過境廈門,尚屬首次。通過這樣的物流新通道,新西伯利亞的木材穿山跨海僅20天就可到達越南工廠,比傳統運輸方式節約10天左右。

為推動過境運輸業務的開展、切實做好海關監管服務工作,廈門海關收集重點企業關於過境運輸業務模式的需求建議;多次召開業務協調會,通報前期調研的情況,介紹兄弟海關對過境貨物監管的相關措施,並積極做好集裝箱過境運輸業務相關政策宣講,為相關企業答疑解惑;簡化辦理手續、優化服務標準,服務窗口前移,在海滄鐵路貨場內設置海關監管區,採取優先進場、優先查驗、優先裝運等措施,全面保障“陸絲”與“海絲”的無縫銜接,共同打造海鐵國際聯運服務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