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大灣區生態擔當 惠州如何做好“山海文章”?

縱觀國內城市,同時擁有山、海資源的城市並不多,惠州便是其中之一。

在這裡,“嶺南第一山”羅浮山風景秀麗,康養基地群已現雛形、“北迴歸線上的綠洲”南崑山綠意延綿,天然氧吧名聲在外。在大亞灣與惠東連綿的海岸線上,萬億級的產業集群正在興起,巽寮灣和雙月灣早已成為各地遊客爭相前往的濱海旅遊勝地。

山和海是惠州最大的資源和優勢。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惠州將如何把握這一發展機遇?當前的惠州,希望以超前的眼光和戰略謀劃做好“山海文章”,通過交通軸線把山和海連接起來,把城市框架和產業撐起來,串珠成鏈,提升價值,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倡導“大山經濟”爭當大灣區生態擔當

能將山和海當做城市最大的資源和優勢,這樣的底氣來源於惠州所擁有的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

惠州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多達13座,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2.34%,居珠三角第二位;東江、西枝江穿城而過,大小湖泊、水庫130多個,海域面積4520平方公里,居珠三角前列,入選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成為廣東省地級市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獲評中國十佳綠色城市,綠色發展指數全省第一。

惠州的山水不是拒絕發展的“原生態”山水,而是與現代產業發展、現代生活方式融為一體的優良生態。坐擁優質的環境優勢,惠州正在探索如何進一步挖掘綠水青山的生態資源價值,促其向金山銀山轉化。

以生態為本,將特色農業做強做大;通過產業融合,在大山中孕育出生物醫藥、生命健康、養生保健、健康旅遊等大健康產業,依託大山發展綠色經濟,一系列變化正在惠州各地發生。

在博羅縣,平安羅浮山中醫健康產業園葛洪中醫院項目在國慶前已經正式動工建設,依託羅浮山獨有的養生旅遊資源,環羅浮山周邊的長寧、福田、龍華、橫河四鎮正在逐步打造成為面向全國的康養勝地,各地南藥種植面積也不斷擴大。

在龍門縣,南崑山上中坪尾村上榜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二坑村內原生態特色民宿引來各地遊客,鄉村旅遊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接下來,龍門縣還將通過實施“一十百千萬”工程推動現代農業發展,計劃通過引進外資、提供資金和政策扶持等舉措,帶動山區群眾致富奔小康。

在惠東縣,高潭革命老區的紅色旅遊帶火了當地的民宿、農莊、餐館、特色農茶品,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當地蓮花山脈周邊,一批集鄉村旅遊觀光、休閒農業為一體的健康養生旅遊基地也在籌建當中。

而惠州“大山經濟”發展過程中,羅浮山與南崑山之間的聯動也引人關注。今年初印發的《廣東省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實施方案》,廣東省將加強規劃統籌,優化“ 一核、一帶、一區、一灣”全域旅遊發展空間佈局,其中“環羅浮山—南崑山”被納入“ 一區”範圍,成為北部生態旅遊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方案更明確提出發展森林生態旅遊,加強重大旅遊項目招商引資,支持“環羅浮山—南崑山”等旅遊品牌建設。

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旅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志才認為,目前“環羅浮山—南崑山”一體化進程已在推進中,羅浮山是文化名山,南崑山是生態名山,兩座山相距50公里,未來實現“兩山一體”後,整個區域將形成近200億元的文旅產業,這正是大山生態價值裂變的開始。


爭當大灣區生態擔當 惠州如何做好“山海文章”?


國慶期間,遊客在大亞灣小徑灣遊玩。 南方日報記者 王昌輝 攝

佈局“藍色經濟”為城市發展提供新動能

今年,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侷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意見》明確,惠州既屬於“一核”,也屬於“一帶”。沿海經濟帶是新時代全省發展的主戰場,這為惠州掘金“藍色經濟”打開了無限想象空間。

惠州是海洋大市,在大亞灣和惠東連綿281.4公里的海岸線上,催生了萬億級的大亞灣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群,也興起了巽寮灣、雙月灣等令遊客嚮往的濱海度假勝地。

10月17日,來自中國移動惠州分公司發佈的《惠州2019年國慶假期大數據報告》顯示,國慶期間,惠州7天累計登記人口共2397萬人,相比平時7天累計增加47%。其中,惠東縣景區累計接待遊客數量達到179萬人次,為該市7個縣區遊客數量之最,而惠東濱海旅遊熱門景區巽寮灣和雙月灣分別接待遊客達到39.8萬人次和32萬人次。

惠州市以惠東海岸線為主的濱海旅遊產業健康繁榮發展,帶動了海濱城鎮經濟與社會民生的快速進步。在巽寮、平海、雙月灣等地,一座座漁村變身成為旅遊村、一位位漁民上岸吃起“旅遊飯”,圍繞濱海旅遊,當地漁民建造起網紅民宿,經營起海鮮餐飲、漁船遊玩的事業,生活變得蒸蒸日上,富有奔頭。

事實上,濱海旅遊業只是惠州海洋經濟的階段性成果,其可持續發展也亟待轉型升級。如今,抓好“大亞灣—稔平半島”濱海旅遊產業帶建設,規劃建設濱海旅遊公路等議題已在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探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開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遊航線、規劃全域旅遊、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全面對接“一帶”等,正在成為海洋旅遊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在不遠的未來,這片藍色海洋經濟帶還將孕育出更多新能源、新科技產業項目,下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希望正踏浪而至。

據惠州市自然資源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惠州全市海洋產業增加值達1330億元,比上年增長19.8%,佔全市GDP的32.4%。海洋產業佔據了惠州經濟發展的三成以上,其中,新能源和新科技是海洋產業的重要來源。今年,省委、省政府又明確提出,支持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綜合體、中國海油惠州煉化三期等項目建設,打造世界級沿海重化產業帶。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可持續發展與海洋經濟研究所所長鬍振宇認為,惠州具有“區位+交通”的雙重樞紐優勢、“產業+企業”的雙重引擎優勢、“節點+平臺”的雙重聚合優勢、“空間+資源”的雙重要素優勢,壯大海洋經濟大有可為。

在其看來,包括大亞灣石化區和惠州港在內的大亞灣臨港產業片區、稔平半島將成為惠州發展現代海洋產業的“雙核心”,向東延伸先進製造業和濱海旅遊業的優勢,推進深莞惠汕海洋產業協作。

與此同時,隨著海上風電、兩大科學裝置等大項目的謀劃佈局,惠東稔平半島建設成為“新能源科技島”的步伐正在加速,來自海洋的“藍色經濟”正在為惠州的加速發展輸出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全面構建全域“山海城”聯動格局

放眼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惠州生態優勢明顯,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澗、島為一體,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具有旅遊開發潛力的景點有900多處。如果用好這些資源,將為惠州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強大助力。

“經濟越發達的地區,旅遊消費意願越強,旅遊消費市場也因為經濟發展而集聚的人口擴大,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旅遊消費能量級不可限量。”此前,省委黨校城鎮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先揚接受媒體採訪時一席話語,也給惠州帶來啟發。

機遇當前,惠州已有所考慮謀劃。《惠州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提出,惠州將依託北部山脈整體,向北聯動羅浮山—象頭山—南崑山,打造環羅浮山鄉村旅遊康養產業帶、環南崑山生態旅遊帶,聯動惠州濱海旅遊資源,打造環大亞灣濱海旅遊帶,全面構建惠州全域“山海城”聯動格局。

其中,惠州將以羅浮山為核心,充分發揮鄉村旅遊、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及道家養生文化優勢,按照“全程性、原典性、基礎性”養生理念,發展運動養生、生態養生、文化養生、醫療養生、美食養生、居住養生等健康旅遊服務,全面建設環羅浮山鄉村旅遊康養產業帶;以南崑山為核心,整合環南崑山一帶的溫泉、生態產業,加入農民畫、瑤族風情等文化要素,全面建設環南崑山生態旅遊帶。

值得注意的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旅遊也是熱詞之一,共出現46處。其中,也明確提出要構築休閒灣區,加快“海洋—海島—海岸”旅遊立體開發,完善濱海旅遊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體系,探索開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遊航線。

對此,惠州計劃以稔平半島為核心,充分結合海洋文化,以巽寮濱海旅遊度假區為龍頭,聯合大亞灣區黃金海岸等優質旅遊資源,依託惠州海岸線整體,藉助廣東省打造千里濱海旅遊公路契機,全面建設惠州環大亞灣濱海旅遊帶。

■聲音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萬忠:

放寬用地政策為山區發展釋放動力

在惠州的縣域經濟發展中,山區鄉鎮經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關係著整個惠州經濟的發展,加快步伐推進山區經濟的發展,是切實解決“三農”問題和全面建設小康的必然選擇。

“在廣東省內來說,高州和梅州在山區經濟振興方面都具有較好的經驗可供學習參考,但惠州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萬忠認為,惠州山區在自然資源基礎和區域發展機遇方面,均展現出較強的發展源動力。

一般來說,受制於山區資源環境現狀,生態公益林、水源林較多,屬於禁止或限制開發區域,土地資源的限制在某種程度上限制影響了山區經濟發展。如何平衡社會發展和留住青山綠水,需要政策調節。

今年8月,在廣東省政府發佈《關於支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政策措施》中提出,農業產業園的建設用地將納入預留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的使用範疇,對使用預留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按照“建多少、轉多少”的原則,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或村莊規劃確定規劃條件,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手續,按建設用地管理。

與此同時,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發佈《廣東省產業用地政策實施工作指引(2019年版)》同樣提出,包括惠州在內的12市,省管權限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審批(審核)將委託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實施,釋放出產業用地空間,各地可根據國家和省產業政策、國土空間規劃和當地產業發展情況,統籌使用新增和存量建設用地,合理安排用地計劃指標,優先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用地,服務民生設施建設,促進產業創新發展。

“用地政策的放寬,對山區經濟振興、尤其是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利好。”萬忠建議,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來臨,惠州山區經濟應圍繞特色農業種植模式、農業旅遊融合模式、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等模式加快規劃佈局,並結合大灣區的市場需求,重點在康養旅遊、綠色農業上下力氣,傳統山區的經濟發展滯後的局面將得到根本性轉變。

■觀察眼

山海主線將成惠州發展閃亮招牌

“在當前大灣區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的背景下,惠州長期以來堅守綠色發展道路,造就了獨特的環境競爭力。”此前,廣東省社科院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吳大磊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提出,惠州發展山海經濟有基礎、有條件,正當其時。

誠如其所言,並不是每座城市都能以“山”“海”作為自身發展最大優勢,也不是每座城市都有底氣將“綠色經濟”和“藍色經濟”作為城市發展的鮮亮招牌。

今年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以及建設生態安全、環境優美、社會安定、文化繁榮的美麗灣區。為此,惠州將“山海文章”融入城市發展的選擇也有了更深遠的意義,粵港澳大灣區越是要發展,這個城市群就越需要一個現代化的綠色生態之城,而惠州選擇成為這個城市群裡的生態擔當。

然而,要真正實現將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堅持高水平保護中促進高質量發展是關鍵所在,惠州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一方面,當地政府引入項目時必須提高環境准入門檻,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山”“海”產業體系,還要注重傳統產業的綠色化改造,對於落後產業要逐步淘汰,對於有改造空間的要限時改造升級。在優化升級旅遊產業方面,仍需提高旅遊產品的附加值,提升金山銀山的“含金量”,進一步放大生態資源“變現”的價值。

依山靠海,高水平的生態環境質量鑄就了惠州的底色、本色,大灣區機遇當前,這條以綠色和藍色交匯而成的發展主線,也必將越來越寬廣。

記者:林文通 烏天宇 糜朝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