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政法委书记访谈】专访沈阳市沈河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副书记解晓非

创建多个“率先” 构建立体格局

即日起,省委政法委联合辽宁法制报共同推出“市县政法委书记访谈”专栏,记者与政法委书记面对面交流,倾听政法机关的“领头人”针对各项工作谈成绩、谈感受、谈问题、谈打算。今天,记者的专访对象是沈阳市沈河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副书记解晓非。
【市县政法委书记访谈】专访沈阳市沈河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副书记解晓非

沈阳市沈河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副书记解晓非

辽宁法制报:沈河区在沈阳市乃至全省率先创立了“维安义工”平安志愿者队伍,运行的情况如何?

解晓非:早在2008年,沈河区本着“挖潜力于民,还平安于民”的基层平安建设理念,成立了3000人的“维安义工”平安志愿者队伍,开创了居民自发参与治安防控的新模式。近年来,这支队伍不断升级壮大,2018年6月,沈河区在全市率先注册成立了13000人的平安志愿者协会,并在全区15个街道成立分会,在111个社区成立工作站,打造了“万莲街道清泉社区平安志愿者工作站”等30个示范点,构建起了覆盖各行各业、遍布各社区的志愿者工作体系,不但完成了从居民自治向专业规范的转变,更是形成治安防控“百舸争流”的向好局面。

【市县政法委书记访谈】专访沈阳市沈河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副书记解晓非

解晓非(左)接受辽宁法制报记者王奇采访

辽宁法制报:沈河区在这支队伍的培育和管理方面有什么主要做法?

解晓非:随着志愿者队伍逐渐庞大,完善和规范志愿者队伍管理体系变得尤为重要,我们严格遵循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各项规定,建立健全协会、分会、工作站的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实行“社会捐助为主,财政奖补为辅”的经费政策,并对志愿者进行分级轮训,不断提升其能力水平。同时,我们着力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监督和星级认证流程,结合服务业绩推荐其参加评优表彰活动,不断提升志愿者队伍正规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水平。

【市县政法委书记访谈】专访沈阳市沈河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副书记解晓非

平安志愿者为马拉松赛事提供服务

辽宁法制报:除了人防,沈河区在社会治安防控的其他领域还有哪些主要做法?

解晓非:在物防方面,我们依托打造“平安庭院”暨社区版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通过建设平安挡车杆、平安亭、平安驿站、平安楼道等百姓身边的平安设施,切实提升百姓安全感。在技防方面,我们充分借力科技行业协会搭建技术平台,通过开发安保大数据,研发手机APP,实现平安志愿服务工作与“云”综治网的无缝对接,全面提升全区平安志愿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在心防方面,我们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了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即“心防”工程,针对重点人群综合运用心理干预手段开展“三级防护”,疏导社会情绪、平和社会心态、化解社会矛盾、防控社会风险。目前,全区111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室,并从中打造了15个“名师工作室”,组建由20名心理专家和100名志愿者参加的心理服务团队,坚持每月1次面向社会开展心理辅导课程。

辽宁法制报: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沈河区有什么具体举措?

解晓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们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完善协同配合,加强行业治乱,不断深挖彻查,有效提升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效。我们定期启用重大案件会商机制,落实涉黑涉恶案件未发现腐败问题和“保护伞”线索的签字背书机制,以及线索双向移交机制,开展“一案三查”。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挖整治“百日会战”的要求,紧盯“限时推进线索核查及黑恶案件侦办诉审工作,集中侦破一批涉黑涉恶案件,集中打掉一批黑恶势力‘关系网’‘保护伞’,确保取得突破性战果”的攻坚目标,围绕“八个强化”,聚焦线索排查、成果转化、打伞破网、行业治乱,坚决打赢“百日会战”攻坚战。

记者 王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