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珍銀河上市:趕超馬斯克,領先貝佐斯,25萬美元一張太空票

文 | 徐藝婷

北京時間10月28日晚,大洋彼岸的紐約,日上三竿,華爾街上的紐交所響起了一聲特別的鐘聲——維珍銀河上市,“太空旅遊第一股”誕生了。

維珍銀河股票交易代碼為“SPCE”。上市首日,以12.34美元開盤,截止發稿每股為12.73美元,距離11.79美元的建議發行價漲了7.8%,市值逾10億美金。

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載人航行到100公里的高空,在失重狀態下漂浮10分鐘,票價25萬美元,目前已有603名客戶排隊等候。此外,大約3000名客戶表達了潛在意向。

維珍銀河上市:趕超馬斯克,領先貝佐斯,25萬美元一張太空票

2004年,理查德·布蘭森創立維珍銀河,希冀進行商業領域的太空探索。十五年裡跌跌撞撞,卻也步步向前。過去數月,維珍銀河已經將五人送上太空,足以載入商業載人航天領域的史冊。

今年七月,維珍銀河與風險投資家查馬特·帕裡哈皮蒂亞名下的Social Capital Hedosophia(SCH)公司合併,當時估值15億美金,後者獲得49%的股份,理查德·布蘭森則保留51%的股份。SCH兩年前就已經在紐交所上市,這樁合併也直接推動了維珍銀河在紐交所的敲鐘。

布蘭森當時就暗示:用不了多久,維珍銀河就要上市了。

如今,隨同上市一併到來的,還有更熱烈更廣泛的名聲,以及不小的疑惑:它究竟能帶來什麼?

理查德·布蘭森一直強調:理解世界,我們首先要體驗它。

這家公司的最大意義,或許也在於此。

維珍銀河上市:趕超馬斯克,領先貝佐斯,25萬美元一張太空票

瘋狂的理查德·布蘭森,瘋狂的維珍

看看理查德·布蘭森這一生,就知道維珍銀河的創立並不是他一時興起的偶然。

他曾經為了給自家的維珍集團宣傳而裸奔,也因打賭失敗而打扮成空姐為顧客服務;他曾經搭乘熱氣球飛越大西洋,也在海灣戰爭時為了解救人質而駕駛自己的飛機駛入危險地帶。

維珍銀河上市:趕超馬斯克,領先貝佐斯,25萬美元一張太空票

這個1950年出生的男人,就像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冒險家,從不懼於進入任何一個嶄新的領域。他所創立的維珍集團是英國最大的私人企業,旗下包含航空、氣球、婚禮、汽車、安全套、飲料等數百個業務。

英國人開玩笑說,理查德·布蘭森及其創辦的維珍集團,是想承包他們從生到死的所有消費。

就是這樣一個被奉為“商業天才”的人物,卻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高智商。“我有誦讀困難,從來就不懂書本上的東西,測智商的話我肯定不及格。”在一次訪談中,他如是說。

但校長還是看出了這個學生的與眾不同。在理查德·布蘭森15歲輟學時,校長贈言:“我想你將來要麼進班房,要麼是個富豪!”

事實是,從輟學那一刻起,理查德·布蘭森就走上了成為富豪的道路。

1965年,他以母親給予的充作郵資和電話費的4英鎊作為本錢,創辦雜誌《學生》。通過“百事可樂已經預訂廣告版面,可口可樂你們不定嗎”這類精湛的“騙術”,雜誌發展迅猛,創下十萬份銷量的記錄。

之後,他相繼創立郵購公司、唱片公司、出版公司、影視公司。

二十年後,他決定再一次拓展賽道,開設維珍大西洋航空公司,與航天業的結緣便始於此時。

2014年,當被問及維珍集團有多大,收入是多少時,理查德·布蘭森坦率地回答:55000名員工,年入250億美元。

維珍帝國已成。

維珍銀河上市:趕超馬斯克,領先貝佐斯,25萬美元一張太空票

“帶著全世界去太空”

在過往的氣球和航海探險中,理查德·布蘭森六次命懸一線。即便如此,他依然不後悔每一次的冒險。

這樣的人,如果問他,人生走這一遭什麼最值得,答案一定不是成為億萬富翁。

或許是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冊封布蘭森為爵士的那一刻,更可能是創辦維珍銀河併成功實現商業運載的那一刻:他不滿足於一個人的冒險,而是希望帶著全世界去太空。

維珍銀河上市:趕超馬斯克,領先貝佐斯,25萬美元一張太空票

維珍銀河的太空服由體育運動品牌安德瑪( Under Armour)打造

維珍銀河的太空服由體育運動品牌安德瑪( Under Armour)打造

2004年,維珍銀河成立,著手開發用於太空旅行的飛船。

研發過程艱辛異常,關乎金錢,也關乎生命。

2007年,一次火箭爆炸事故,三名工人喪生,開發和測試工作第一次遭受重大打擊。

七年後,維珍銀河太空船二號進行測試,打擊再一次襲來。飛船在加州南部莫哈韋沙漠發生意外墜毀,39歲的副駕駛邁克爾·阿爾斯伯瑞不幸遇難,43歲的飛行員皮特·希爾伯特跳傘著陸,身負重傷。

事後追溯,起因是駕駛員過早調節飛船尾翼,造成尾翼損壞,引擎發生爆炸。

面對浪潮般的質疑和20位客戶的退款訴求,理查德·布蘭森堅定表示:“我們將繼續第二架太空船二號的製造,目前已經完成了65%。”

“對不感興趣的東西,我不會抓著不放”,同樣,對於感興趣的東西,他也不會輕易放手。

維珍銀河上市:趕超馬斯克,領先貝佐斯,25萬美元一張太空票

幾經坎坷,在路虎(Land Rover),安德瑪( Under Armour) 和波音( Boeing)等合作伙伴的協助下(波音公司甚至向其注資了2000萬美金),維珍銀河終於克服了重重障礙。

首次太空飛行之際,理查德·布蘭森曾寫道:“當你踏上具有挑戰性並且十分重要的冒險之旅時,傑出的人們會紛紛加入這段旅程。他們是那些一直站在你身邊的人,是共享你的夢想並幫助你一起實現的人。”

如今,維珍銀河的飛船可以搭載6名乘客和2名飛行員,上至100公里的高空——這是大氣層和太空的分界線。在這裡,乘客會在失重狀態下漂浮約10分鐘。

維珍銀河上市:趕超馬斯克,領先貝佐斯,25萬美元一張太空票

25萬美元一席的票價,只有富豪才能承受,而全球淨資產1000萬美金以上的家庭已經有數百萬之巨。據悉,目前已經有來自60個國家的603名客戶處於排隊等候狀態,另有3000名客戶表達了潛在意向。

不久前,理查德·布蘭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意大利、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正在向他伸出建造太空港的橄欖枝。

IPO之後,維珍銀河的航天路,總算是向前挺進了一大步。

超級大亨的太空競賽

這個世界的瘋狂之處在於,像理查德·布蘭森一樣的“瘋子”,絕對不只一個。

商業載人航天領域,除了理查德·布蘭森,還有兩位鼎鼎有名:埃隆·馬斯克和傑夫·貝佐斯。前者以特斯拉聞名全球,同時還創辦了Space X;後者以亞馬遜問鼎首富,卻大手筆投入另一公司藍色起源。

維珍銀河上市:趕超馬斯克,領先貝佐斯,25萬美元一張太空票

論成績,兩者可圈可點。

藍色起源成立於2000年,貝佐斯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太空探索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這是事實。公開資料顯示,貝佐斯每年都會出售價值約10億美金的亞馬遜股票,注入藍色起源以提供資金支持。

在私人火箭發射領域,藍色起源成績斐然。

2015年11月,其發射的“新謝潑德號”成功實現軟著陸。這是人類首個發射升空後又完好無損返回地面的火箭,標誌著可重複利用火箭技術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Space X成立於2002年,目前也已成功發射數十枚火箭。

就在貝佐斯表揚自家的火箭時,馬斯克不留情面地指出:藍色起源的火箭只是飛到離地100公里左右的近地空間,而Space X可以飛躍到距離地球3.5萬公里的軌道空間。

言語之間,火藥味甚濃。

儘管兩者都尚未搭載過宇航員,但都已提上了日程。

藍色起源預計明年實現載人航天,太空遊客的票價為每人10萬美元至20萬美元;而Space X則宣稱,其設計的“星艦”最多可以搭載100人,計劃在2022年之前把它和貨物一起送上月球,並在不久之後把人送往月球。

維珍銀河上市:趕超馬斯克,領先貝佐斯,25萬美元一張太空票

如今,維珍銀河的上市,加速了這場競賽。

這條瘋狂的賽道上,拼技術拼能力,說到底還是拼資本,畢竟身為超級大亨,大家都不缺錢。

還是最後的狂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