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為什麼做《朗讀者》?因為文章在那裡

董卿:為什麼做《朗讀者》?因為文章在那裡

喧囂的時代,迴歸到文字的世界

董卿說:“這個節目成功以後,大家問我:你當初為什麼要做這個節目?我突然想到喬治·馬洛裡,他要攀登珠穆朗瑪峰,後來不幸喪生。有人曾問他:你為什麼要攀登?他說:因為山在那裡。我的回答是:因為文章在那裡。”

董卿:為什麼做《朗讀者》?因為文章在那裡

促發董卿做《朗讀者》的不止這個原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視在人們生活中佔據重要比重的時候,一個美國的傳媒學家就說:電視讓人們都變成了遺忘症患者,人們只對過去24個小時發生的事情感興趣。我覺得這句話如今愈演愈烈了,互聯網和手機讓我們漸漸變成了健忘的人。”

這種“集體健忘”,在董卿看來,反過來又在影響著今天的創作者、影響著視頻內容的生產。“我們看到,很長時間裡有一些重形式輕內容、重表象輕本質,重潮流輕歷史、重伎倆而輕格局的形式長時間霸屏。這真是我們所需要的嗎?真是我們內心最渴望的嗎?”

“也因為這些,才使《朗讀者》一面市就引起了熱議。因為大家突然覺得心靈有了安放的地方,也覺得《朗讀者》在這樣一個喧囂的時代,敢於迴歸到文字的世界,讓大家體會到安靜的、雋永的、美好的體驗,並且在心靈的共振當中,有了一種重新認識自我、認知這個世界的可能。”

董卿:為什麼做《朗讀者》?因為文章在那裡

朗讀者的選擇標準是情懷而非光環

董卿也分享了《朗讀者》創作過程中的體會。

第一季《朗讀者》中,67位朗讀嘉賓中有15位是演員,但更多的是作家、科學家、外交家、企業家、導演,還有普通人。“究竟誰是朗讀者?我覺得朗讀者的氣質就是文字的氣質,豐富而且美好。我們最初是設定全明星陣容的,也希望通過明星的號召力,通過明星這種專業化的朗讀號召大家。後來我們發現這種相通是簡單、膚淺的,因為誰來讀取決於這是什麼樣的節目?人的情懷,一定是用人的情懷來完成,而不是人的光環。所以如果僅僅只是明星一定是太過狹窄。”董卿明確:“最終我們朗讀者的選擇標準是獨特的人生、飽滿的情感、深邃的思想、質樸的品格、頑強的精神、高遠的志向。”

董卿:為什麼做《朗讀者》?因為文章在那裡

讀本的選擇標準是打動人心

朗讀者的標準明確了,朗讀的讀本標準又是什麼?董卿坦言:“《朗讀者》在讀本上是不做任何限制的,一切可以打動人心的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讀本。為了使每一期節目相對的比較連貫,每一期節目都是主題。我們看到選擇、第一次、告別青春、遇見等等的主題詞,這些主題詞的設定就是生活的濃縮。這些主題詞對《朗讀者》的訪談會起到引導作用,對選擇最終的讀本也會有一個導向。當然讀什麼是朗讀者決定的,跟朗讀者本身的經歷有關。”

董卿:為什麼做《朗讀者》?因為文章在那裡

打破曲高和寡,“朗讀熱”絕非偶然

文化類節目最怕曲高和寡。在董卿看來,打破這個魔咒除了創新的勇氣,還要有12萬分的決心在裡頭。

《朗讀者》每一期節目的開場有一個短短1分半鐘的札記,邀請了國內最好的紀錄片團隊。此外,開場彈奏的團隊是國內最優秀的鋼琴家,片尾曲的演唱也是國內最優秀的民謠歌手。董卿說:“我們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最後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朗讀者》在喜馬拉雅手機客戶端的收聽達到了4.25億次,全網的視頻播放達到了9.7億次,微信公眾號突破10萬+的文章達到了312篇。一般來講,一個季播節目在一季結束之後,10萬+的文章最多在40篇左右,我們是312篇。這是一個很令人驚訝的數字,這些數據也證明了,節目得到了新媒體的追捧,或者說是得到了青年人的喜愛。”

但她更想分享另一組和《朗讀者》有關的數字。“朗讀者第一季有67位嘉賓,我們真正聯繫的嘉賓數超過了400位,最後確認了67位朗讀者;在舞臺上我們呈現的篇目是近百篇,但是我們真正準備的超過了1000篇;我們的節目時長是90分鐘,實際的錄製時長每一期達到了900分鐘;我們的朗讀亭,走進了全國的13座城市的,81個人文景點,大約有2萬人次參加,留下了240小時的素材。”

董卿和她的團隊打破了文字類節目曲高和寡的魔咒,使《朗讀者》成為今年最火的節目,也引發了一波“朗讀熱”,絕非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