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網陷入了“無限單打”的怪圈,主教練努力拯救“2人轉”現狀

三場比賽,歐文表現出色,場均得到37.7分,球隊1勝2負的戰績卻不太理想。

本賽季,杜蘭特由於跟腱傷病缺席,這是歐文證明自己單獨帶隊能力的唯一機會。個人進攻打得風調雨順,卻沒法帶領球隊贏球,歐文又陷入了過去“單兵作戰”的怪圈。

籃網陷入了“無限單打”的怪圈,主教練努力拯救“2人轉”現狀

騎士時期,歐文就開始被質疑其帶隊能力太差,並非一名合格的領袖。在詹姆斯來球隊之前,他的犀利進攻並沒有改變騎士隊的困境。

到了凱爾特人,情況更是如此。無論是不是由於賽程和對手的原因,塔圖姆和杰倫-布朗能帶隊在東部決賽中拼一拼,在歐文復出以後,球隊的戰鬥力並沒有太過明顯的改變。

籃網陷入了“無限單打”的怪圈,主教練努力拯救“2人轉”現狀

看了籃網隊的比賽和近期比賽中的數據分析,只想說:歐文還是那個歐文。想要提升對比賽的影響力,無論是歐文本人還是主教練,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球員使用率過高?球隊體系如何建立

在凱爾特人,歐文在進攻的同時要兼顧隊內年輕的持球手們的情緒,主教練也要考慮將球權在塔圖姆、海沃德、杰倫-布朗和歐文等人當中做到合理分配。

到了籃網隊,歐文終於可以毫無顧忌地敞開了打球。於是,球迷看到了本賽季的首個50分,以及三場比賽場均接近40分的得分盛宴。

籃網陷入了“無限單打”的怪圈,主教練努力拯救“2人轉”現狀

但這並沒有解決籃網隊的問題,每支換了核心的球隊都會面臨磨合陣容的壓力,但新賽季籃網的戰術可以說是簡單地出奇。

全新版本的凱里-歐文,背後是37%的使用率,這一數據對於球員來說嚴重過載。對比一下詹姆斯-哈登的使用率,上賽季初,哈登在傷兵滿營的情況下開啟大包大攬的模式。賽季結束後,哈登的USG為驚人的40.5%,高居聯盟第一,歷史單季第二。

而僅在賽季初期,歐文的使用率就已經非常接近這一高階數據。

籃網陷入了“無限單打”的怪圈,主教練努力拯救“2人轉”現狀

除歐文以外,其他球員的使用率也都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兩位主攻手丁威迪的使用率到達了30%,勒威爾相比上個賽季也有上升。3位主攻手已經習慣了有球在手後找不到戰術機會就無限單打的模式,並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這樣的體系中,比賽變成了一場二人轉。把球運到前場,2人唱戲,3人搭臺站著看,雖然這些天賦得分手們的成功率尚可,但如此下去,肯定不能稱之為健康的體系。一旦遇到全民皆兵的球隊,很容易打得焦灼或在最後時刻被一波帶走。

籃網陷入了“無限單打”的怪圈,主教練努力拯救“2人轉”現狀

單打太多的另外一個隱患問題,在於核心球員的體力問題,歐文沒有那麼能夠維持4節高質量單打的體力,到了第四節關鍵時刻和加時賽,就會明顯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也就更容易被對手翻盤。

這個問題原本在凱爾特人時期就已出現,綠軍教練採用手遞手傳球的方式來為歐文節省體力,確保他在最後時刻能打好關鍵球。目前籃網隊的現狀,把單打手們都放在了孤立無援的荒島上,他們能打出眼花繚亂的進攻,但距離真正的勝利還有一段距離。要調理好進攻,主教練就要將球隊從這樣一場“二人轉”中拯救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