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嚴格治理違法違規培訓機構,從根本上解決培訓熱

教育部:嚴格治理違法違規培訓機構,從根本上解決培訓熱

芥末堆10月29日訊 近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工作會。除了總結各地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經驗做法,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指出,將繼續深入推動下一步工作,從根本上解決培訓熱問題。

2018年2月,教育部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針對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學科類培訓及競賽活動的培訓機構,進行嚴格規範整頓。截至2018年12月30日,全國共摸排校外培訓機構40萬所,存在問題機構27.3萬所,現已完成整改27萬所,整改完成率98.93%。

鄭富芝總結道,各地推動治理工作基本健全了治理體系,基本摸清了機構底數,基本實現了監管常態化,基本遏制了大的亂象。鄭富芝也強調,要從根本上解決培訓熱,需要深入推進下一步工作,把握好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要源頭治理,要遵循教育規律、需求規律,徹底消除培訓熱的誘因。二要系統治理,統籌考慮招生、服務、教改、考評等各個環節,全鏈條推進;統籌線上線下機構,同步推進。三要嚴格治理,嚴查嚴辦違法違規培訓機構,及時通報問責,廣泛接受各方監督,實現全面監管,不留死角。

同時,鄭富芝要求,各地要堅持綜合施策,從招生政策、課後服務、教學改革、考試評價導向和查處違規等方面,加快推進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工作。具體措施為:

一是落實招生政策要突出“齊”。落實中央精神,執行免試入學規定要齊步走。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要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

二是保障課後服務突出“全”。要解決好保障機制,豐富課後服務形式和內容,實現全覆蓋。

三是推進教學改革要突出“深”。解決好學生在校內“吃不飽”“消化不了”的問題,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努力滿足學生不同需求。

四是扭轉考試評價導向要突出“不”。不下達升學指標,不搞排名,不超標命題,推動地方政府樹立科學的政績觀,推動學校迴歸教育本質。

五是查處違規要突出“嚴”。要明確細化標準要求,建立違規行為曝光制,實施好黑白名單制度,用好處罰問責機制,引導校外培訓市場有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