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面積取消藝術校考,到底是機遇還是挑戰?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除經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外,2019年高校美術學類和設計學類專業一般不組織校考;2020年起使用省級統考成績,不再組織校考。

其他藝術類專業校考原則上在學校所在地組織,確有必要在異地設立考點的,須經考點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同意,且校外考點數量最多不得超過5個。

美術校考院校大幅度減少,其他藝術類別校考的考點大幅壓縮,對於家庭條件一般、家庭較貧困的孩子,是最不利的。因為高昂的培訓費用、考試費用(機票、車票、住宿、吃飯等),將成為多數貧困孩子的攔路虎。

2020年大面積取消藝術校考,到底是機遇還是挑戰?

狼多肉少,競爭殘酷

以前,大家都說校考競爭激烈,一所好點的大學,有幾千學生參加校考。

可是,現在是幾萬人甚至十萬人盯著一個名校校考。

例如各大美院2019年報考人數:西安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均超10萬人,魯迅美術學院8萬人,中國美術學院7.9萬,山東工藝美術學院7.6萬,天津美術學院7萬人次,中央美術學院5.5萬,廣州美術學院5.3萬。

不僅如此,即使如北電、上戲、中戲等以影視傳媒為主的院校,美術專業校考也是異常火爆。

中國戲曲學院僅美術專業報考人數超1萬,上戲美術專業報考人數8000,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美術學院報考人數超1.4萬,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報考人數6543人。

其他藝術專業考生,也不容樂觀。雲南藝術學院、廣西藝術學院報考均達到十幾萬,南京藝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也達到八、九萬,中戲6.8萬、北電5.9萬、上戲4.6萬。

以前畢竟校考的學校太多,很多學校都是在同一天考試,平時成績還可以的考生,選擇最差的學校報考,總能撈到幾張校考合格證。

現在可好,美術類校考學校不到30所了,全部在聚光燈下,全國幾十萬美術生,都盯著這幾十所院校,你能想象那是什麼場面不?

“一考定終生”又回來了

2019年藝術考試改革,看上去,美術生更加輕鬆,因為你只要把聯考考好了,一大把學校可以供你們選擇。

但是,美術聯考只有一次機會,校考也就可憐的幾十所,一旦聯考失利,你的選擇權基本上都沒有了。

“一考定終生”或“兩考定終生(文化+聯考)”,已經逐漸成為現實了。

聯考試卷的評判,很多考生、家長、老師也是有比較大的分歧,所以常常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出現在熱搜上。

絕大多數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聯考成績佔綜合分的比重都非常大,有的省份甚至聯考成績佔80%,或者乾脆就按聯考專業成績作為平行志願投檔分。

美術聯考沒考好,成績不理想的,你還有什麼機會?

考試成本大幅提高,寒門或再難出貴子

1、培訓費上漲

藝術類比較好的大學大多都是獨立院校,而獨立院校每年就招這麼點人,而恰恰這些院校又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瀋陽等發達城市。

北京是個什麼地方?那消費不是地方的水平,隨便北京畫室報個班學習都得4萬以上,加上吃住,怎麼也得6-7萬了,但是儘管這樣,你還是隻能上個普通班。

像那種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家裡不差錢的學生,都是報幾十萬一期的校長班,十多萬一期的名校直通車班,那種都是各個機構最頂尖的師資來教,成功率高的不是一點半點,你說一般的家庭能拿得出來嗎?特別是家裡農村的孩子。

2、考試成本大幅增加

這些可以繼續組織校考的藝術名校,每年都只在少數幾個城市設置考點,全國考生都得到這幾個城市來,可能就是一場小型的春運。

火車票、飛機票、酒店住宿、吃飯等費用加起來,一場考試就要消費幾千元,非常昂貴。

而且有時候,頭一天還在北京參加考試,第二天馬上又要坐飛機到武漢參加校考,這裡頭的經濟、盡力、時間消耗,都是非常昂貴的代價。

考試時間撞車,被迫二選一

因為各大藝術院校之間,都是競爭關係,沒有統一的協調機構,將他們的考試時間合理安排,導致不少藝術院校考試時間撞車的情況。

這就使得藝考生的選擇更加狹窄,有時候甚至出現二選一的無奈。

有時候為了趕下一場考試,導致本場考試發揮不好,還要購買昂貴的機票/高鐵車票。

甚至因為上一場考試的發揮失誤,影響下一場考試的發揮。

無法自主選擇考場,成本劇增

2019年的校考,就出現了很多這樣的情況。

浙江考生,報考西安美術學院,無法搶到在杭州考點的名額,被迫到西安或蘭州考點參加考試。

不論是考試費用(機票、車票、住宿、吃飯等),時間精力的代價是非常大的。

更重要的是,南方人很難在短期(幾天)內適應北方,甚至是西北、東北的氣候,有時候甚至會遇到極端的惡劣氣候,嚴重影響考生的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