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台州塑料產業萌芽於上世紀50年代,起步於70年代,成長於80年代,壯大於90年代。

目前,台州是中國塑料製品的源頭產地和集散中心,素有“塑料製品的王國和模具之鄉”之稱。全市共有塑料生產企業120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25萬。塑料日用產品約佔中國市場70%的份額。

台州的塑料製品包含日用塑料製品、工程塑料製品、工業塑料製品、農用塑料製品、醫用塑料製品和包裝等6大類,形成了從塑料模具、塑料機械製造,到塑料製品生產,再到原料貿易和產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從今年5月份開始

國內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垃圾分類熱潮

台州垃圾桶成了全國的網紅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台州一生產企業打出“上海挺住你們的垃圾桶我們包了”橫幅)

台州的塑料製品,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塑料垃圾桶,小到紐扣、吸管

,大到家電外殼、汽車保險槓,甚至是高鐵和飛機的塑料零部件,只要能想得到

都有“台州塑料製品”的身影。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不產石油的台州,是如何無中生有,創造出“世界塑料看中國,中國塑料看臺州”的傳奇。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萬丈高樓平地起

台州塑料產業是中國“零資源”產業的典型現象之一。不過,台州塑料產業從萌芽到發展,都離不開臺州的模具產業。

上世紀50年代,黃岩出現了第一家專業模具企業,生產一些小型簡單的塑料模具,催生了零星塑料加工廠,以拉絲塑料編織生產的各色網兜走俏全國。

三友塑業創始人張小赧,曾帶領員工生產過這個“爆款”。

後來,隨著注塑機等設備的引進,上世紀70年代台州塑料產業起步,開始生產鈕釦、牙刷等小型簡單日用品,其中國內紐扣和拉鍊行業的首家上市公司偉星股份,也能在此找到發展痕跡。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偉星紐扣、拉鍊等服裝輔料)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大量個體、民營注塑模具加工企業應運而生,塑料產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企業增加到500多家,塑料製品產品達到4萬多噸。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台州各塑料企業引進國際先進設備,產品設計及生產工藝不斷創新,使得台州塑料產業產生了質的飛躍。

“那時,台州人在塑料瓶生產上創新制造的‘兩步法’吹瓶設備,轟動了飲料界。”台州塑料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嘉增介紹,當時塑料瓶生產設備依賴國外進口的一步法吹瓶機,造價昂貴,一臺設備價格需要200多萬元,“但台州企業家琢磨生產的‘兩步法’吹瓶設備價格只要10萬元。”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台州塑料產業與台州模具、摩托車、家電等特色塊狀產業和市場的發展、興旺緊密相關,這些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塑料配件需求,大大拓展了當地塑料產品的市場空間。

那時,台州塑料產品從簡單的日用塑料製品,開始向汽車摩托車塑料配件、塑料型材、冰箱空調機電產品塑料配件等延伸拓展。一度,全國踏板摩托車70%的塑料配件出自台州廠家,電視機外殼廠家一半在臺州。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電動車塑料配件)


“改革開放初期,沒有大型商超,且交通滯後,靠著成千上萬走南闖北的台州人,通過肩挑手提把台州塑料製品帶到全國各地。”陳嘉增說,至今,全國各大塑料專業批發市場仍有眾多臺州人長期活躍著。

經歷了60多年發展,台州由中國走向全球,成為全球塑料製品重要加工基地之一。台州每年塑料原料消耗量600多萬噸,約佔中國塑料原料消耗量的十分之一。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然而 ,紅紅火火的數據背後,台州塑料行業“低小散”的事實難以掩蓋。據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台州市共有塑料生產企業12000餘家,實現工業總產值600多億元,平均每家企業工業產值500萬元左右,規上企業佔比不到5%。

“只要有一臺注塑機,就可以生產”,台州塑料行業中廣為流傳的這句話,這是台州人敢闖敢拼的精神象徵,同時也證明了台州塑料行業的低門檻。

今年,台州企業“承包”垃圾桶生產的現象,同樣暴露了台州塑料行業中小企業市場目標搖擺不定,跟風市場的現象。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台州一家垃圾桶公司的產品正等待裝貨出廠

“垃圾分類熱度下,台州有3000多家塑料企業都在做垃圾桶,除了本來在做的擴大了生產線,還有很多之前生產其他產品的也開了模具做垃圾桶。”台州市塑料行業協會副會長、雙馬塑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翠虹在看到台州企業一擁而上“搶蛋糕”後,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跟風式生產,容易增加行業競爭,帶來產能過剩。”

台州由12000多家塑料生產企業和2000多家配套的模具生產組成的高度銜接的“模具+塑料”產業鏈,是台州塑料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難以動搖的產業優勢。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位於黃岩的中國智能模具小鎮)


儘管很多臺州塑料生產企業在產品設計上,藉助“外援”,與國內一線城市、甚至海外設計師進行合作,但產品設計的落地始終在臺州。

“我們部分產品的外觀設計是外包的,但後面的結構設計和模具量產還是得放在臺州做,台州模具產業有優勢。”浙江日康嬰兒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利民說。

在洪利民看來,在產業配套優勢下,台州塑料產品跟風門檻更低的事實必須得到正視。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日康嬰兒用品的嬰兒澡盆生產車間)

如今,“市場上什麼賣得好,我們就做什麼。”“利潤低,生意難做,但還是有的做。新產品新設備投入成本太高。”諸多此類的聲音,在產業中實際存在。

專業生產功能性塑料廚房用品的雙馬塑業有限公司最怕的是同行業中防不勝防的“模仿”。

“我們從來不敢將公司最新的產品拿到國內展會參展。”陳翠虹表示,原創企業在產品創新上投入了高昂的費用,而國內“侵權”企業的違法成本卻很低廉。“曾經有家企業‘山寨’我們產品被相關部門罰款了,後來還是繼續山寨,只是把生產場所換到更加隱蔽的地方。”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雙馬的多功能食物處理器

雖然對比國內其他城市,台州塑料產業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佔據了先發優勢和規模效應。然而,台州塑料產業正面臨著來自國內其他城市的挑戰。

“台州的土地空間有限,用工成本高,讓台州塑料產業成本優勢減弱,被其他地方更優越的投資環境吸引。”陳嘉增說,台州部分塑料產業已經轉移到安徽、山東、江蘇、湖南、西安等地,出現企業外溢,產業轉移的現象。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踏平坎坷成大道

低門檻的台州塑料產業的成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是一段不斷衝破重重圍城的經歷。

由於雙酚A對嬰兒發育、免疫力有影響,2011年,含雙酚A的嬰兒奶瓶遭遇官方封殺,PC塑料奶瓶產銷遭遇重創。

正是這一年,浙江日康嬰兒用品有限公司在國內率先使用進口“黃金塑料”PPSU來生產奶瓶,憑藉新材料生產質量過硬的產品,再戰塑料奶瓶領域。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日康嬰兒用品的奶瓶生產線,每30秒生產兩個奶瓶。


走進雙馬塑業有限公司的注塑車間,記者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滿眼全是忙碌的機器,機械手上下左右揮舞不停,工人只需輕鬆地打輔助。

“在近年來的車間技改過程中,我們的注塑機器從140臺增加到280餘臺,操作工人減少了60%,產品質量和生產速度大大提升。”雙馬塑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文軍介紹。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雙馬塑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比人多

類似的車間革命,在臺州很多塑料企業中都有出現。

台州鑫鼎塑業股份有限公司採用10萬克注塑機,機器一次運轉同時製造出兩個垃圾桶,每一次只需170秒,大大提升生產效率。

不久前剛剛結束的“好產品 台州造”塑料製品活動週上,浙江瑞康日用品有限公司可承重5公斤的塑料垃圾袋等產品得到超市採購商的青睞。

垃圾袋的超強韌性怎麼來?浙江瑞康日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永建說:“我們引進先進生產線,採用多層共擠的加工工藝,按照獨家的配方比例將多種原材料混合像編辮子一樣纏繞生產,讓產品更加有韌性。”

此外,浙江瑞康日用品有限公司在可降解環保垃圾袋上開展研發探索。目前,他們用玉米澱粉作為原材料已經生產出相關塑料袋樣品。

美國對塑料製品關稅從6.3%提高到25%。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塑料產業及中小企業的影響很大。

依靠產品的創新及品質優勢,以及企業在專利技術保護上重視,雙馬塑業有限公司在中美貿易摩擦中影響有限。“每開發出一款新產品,我們都會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等市場申請專利保護。這些地方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有專利認證在,銷售商採購商品更放心,同樣其他模仿的產品也無法搶奪市場。”陳翠虹說,“因為有專利技術在手,關稅提高之後,很多美國客戶都願意和我們共同分擔關稅成本,亞馬遜客戶甚至表示願意降低利潤繼續合作。這段時間,光出口的訂單,我們都來不及做。”


在全國佔比提升到70%!台州塑料產業:創新為“劍”奮力再突圍

雙馬塑業組裝打包車間,工人們正忙著打包產品。

憑藉著自主創新,台州塑料企業面對挑戰,更有底氣!2019年,台州塑料日用產品產量佔全國市場的比重,已經從幾年前的60%上升到目前的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