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十年了,自信些,在國際同類題材的影視劇中,它也是一流

2009年《團長》播出了,當時的宣傳力度很大,畢竟是《士兵突擊》的原班人馬,康洪雷導演帶著他的團隊歸來了。我也滿懷期待,然而,看了不到兩集就棄劇了,神馬玩意兒!我要看的是,我軍將士的英勇無畏,激情高昂。這電視劇太沉悶,太鬱悶了。就這樣,一扔,就是八九年。

去年,偶爾看到一個對這部劇的評價,大概意思是,自信點,這部劇即使放到世界軍事影視作裡,也是一流的。我就挺不自信的,然而,很多人對這個評價表示了認可,於是我抱著懷疑的態度,忍著耐心去看了。

《團長》十年了,自信些,在國際同類題材的影視劇中,它也是一流

龍文章要求炮灰們洗澡除蟲

一個星期的時間,我把這部劇看完了。嗯,真的可以這樣自信!

看完之後,情緒是久久不能平靜,彷彿和劇裡最後的那位老人一樣,思緒飄忽不定。就像他說的那樣,時常想念這群赤膊黑皮的兄弟,想念著豬肉白菜粉條子。我忍不住,後來也多次回看。

孟煩了是幸運的,川軍團的這群炮灰們都是幸運的,在他們低迷,彷徨,苦悶的時候,他們遇到了龍文章,一個能把這群行屍走肉們擰到一起的核心。

行屍走肉,對,他們就是一群行屍走肉,他們是一群保家衛國的抗戰軍人。但是,對於綿延幾千公里的國土上,一直吃敗仗,看著身邊的戰友親人一個個死去的時候,都麻木了,習慣了。一直有希望,一直希望破滅。孟煩了,從一個剛開始積極有理想的青年學生,成了老兵油子,而且嘴特損!

《團長》十年了,自信些,在國際同類題材的影視劇中,它也是一流

炮灰們正在做豬肉白菜燉粉條子

在這群炮灰裡,東北軍的張迷龍,算是比較悲慘的一位,從東北敗到西南,在雲南邊境的一個破爛的收容站,做起了東北的豬肉白菜燉粉條子。一頓飯,讓我們認識到了,這群形形色色來自中國各地的潰兵。

我就覺得特別驚奇,很多影視劇裡的角色,都有自我介紹,但是從來沒有像《團長》這樣的劇情,令人深刻。

“粵軍步兵連下系,馬大計”。

“鄧寶,阜南人,打過小東洋”,“長官,人在槍在哪。”

“我叫谷小麥,河北保定嘞。”

“林譯,上海人,沒打過仗。”

……

《團長》十年了,自信些,在國際同類題材的影視劇中,它也是一流

蛇屁股在自我介紹

一個個的自我介紹,就是一個個鮮活的角色人物,一群令人魂牽夢繞的故事。我時常會把《士兵》當作《團長》的續集來看,因為這樣,會有一絲安慰。我覺得孟煩了下輩子轉世成為史今班長是來報恩的,對,他是在報獸醫的恩。五十多歲的郝獸醫,在他們裡面就是一個父親的存在。他醫術不高明,但是,他依然會虔誠的為每一個傷患治病。他把炮灰們當作自己的孩子,儘管他們都不認,尤其是對這個失了志,從來就是頹廢嘴損有心理疾病的孟煩了,更是呵護關懷。

劇中令人感到搞笑而又動情的一幕,是在迷龍家裡,郝獸醫帶著不辣圍堵孟煩了,要給這個瘸子換藥,我不知道演員們在演出戲的時候,有沒有笑場,反正我是樂了。老頭圍堵拉扯,瘸子咆哮拒絕,不辣幫忙添亂,最後孟煩了贈的贈詩,我當時沒感覺到什麼,直到獸醫走後,才覺得那麼惡毒,才感到如此傷懷。然而,不辣摁著煩了換藥的時候,唱起了《劉海砍樵》,又讓人捧腹大笑。

《團長》十年了,自信些,在國際同類題材的影視劇中,它也是一流

獸醫強行給煩了換藥,不辣唱《劉海砍樵》

是的,這部劇就是有這麼個特異功能,讓人笑中帶哭,哭中有樂,悲傷與歡笑自然轉換。

炮灰們天天不知道在瞎忙活什麼,但是龍文章卻也是天天忙活,去軍需官小老婆那兒陪睡,去找不待見自己的虞師座要東西,還要經常巴結自己的炮灰們幹這幹那。他不經常在自己的營地裡,因為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忙碌。他就像個為生活奔波的父親,巴結領導,努力幹活,讓自己的家裡能夠過得下去,但是他從來顧不了多少家。而炮灰們就像與父親隔閡的孩子,不待見他們的團座,但是又少不了他。龍文章彷彿天天充滿著精神,死皮賴臉的,去追求著心裡所想的,從不動搖。

直到他昏倒了,炮灰們才感受到他們的這位團長累了,而作為觀眾的我,也才明白,這個人物揹負了有多大的壓力。

《團長》十年了,自信些,在國際同類題材的影視劇中,它也是一流

導演:康洪雷

豆餅回來了!他一身重傷,臭氣熏天,奄奄一息的被炮灰們抬到收容所。老頭子力不從心無可奈何的發著脾氣,大家都在等豆餅死。那時候,有人問豆餅的名字時,包括我也懵了。對啊,豆餅叫什麼呢?大家就只知道一個小兄弟,小跟屁蟲叫豆餅而已,誰又在意他的真名呢?

谷小麥!這個時候,我才明白了電視劇為什麼在一開始的時候,都有角色的自我介紹。他們不單單只是個名字而已。抗戰十四年,有多少抗戰烈士像豆餅一樣,沒有被人記住名字,甚至連什麼印象都沒有,就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豆餅,要麻,蛇屁股,大鬍子,克虜伯,獸醫……劇中一個個經常彼此呼喊的綽號,都很熟悉,但是,後來,我又都一個個記住了他們的名字。

《團長》十年了,自信些,在國際同類題材的影視劇中,它也是一流

老年孟煩了

因為沒有其他方法,四十萬遠征軍,犧牲了幾十萬人,誰能記住這些小人物的名字呢,唯有記住這部影視劇的角色,向他們表達敬意!

09年初播此劇時,南天門的故事過去六十多年了,而現在又是十年過去了。這些人物,這些故事,離我們漸行漸遠。

老人逐漸遠去,留下了一句話,讓我們記住他們吧,記一輩子!

《團長》十年了,自信些,在國際同類題材的影視劇中,它也是一流

記住他們吧,記一輩子

《團長》十年了,有幸的是,他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被人遺忘。

反而成為人們心中的經典,越來越被人們認可。人們記住了,記住了這個名叫《我的團長我的團》的軍事戰爭劇,記住了劇中的每一個角色,彷彿他們就曾經真實的生活過一樣。

我們應該慶幸,慶幸有《團長》這部電視劇,讓我們正視歷史,記得有這麼一群人,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戰鬥過,拼搏過,甚至犧牲。

讓我們記住他們吧,記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